《嗝嗝老師》:乖巧與叛逆,一場愛的較量與救贖 01 有些孩子的叛逆是因爲缺愛,而其缺愛的本質在於內心的匱乏感 02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是一場愛的較量 03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需要一場愛的救贖

 



文/呂馥旬


最近連續看了兩部教育電影,其中一部《嗝嗝老師》,讓我印象頗深,其中打動到我的情節有兩點:


一是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徵的嗝嗝老師不畏求職艱難,放棄父親爲她找好的“好工作”,扛下無數失敗的面試結果,終於找到一份她所熱愛的教育工作;


二是一羣被所有老師放棄的孩子,在嗝嗝老師的愛和教育下,終於喚醒9F班每個孩子心中“假睡”的善良和激發出他們的潛能,原本“叛逆”的孩子,變得乖巧懂事又上進,並從此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們的乖巧與叛逆,最關鍵的因素究竟是取決於什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這幾乎是所有家長和教育者永遠關注的話題。


本文我將就孩子的乖巧與叛逆,探討一場愛的較量與救贖。



01

有些孩子的叛逆是因爲缺愛,而其缺愛的本質在於內心的匱乏感


浙江大學心理學博士,知名心理諮詢師,阿里巴巴商學院特聘教授陳海賢在他的《幸福課》一書中說過:“匱乏無處不在。……深處匱乏的人,總是想要逃離匱乏,還會加劇匱乏。於是,他們常常陷入了這樣的循環:匱乏——擺脫匱乏的痛苦和焦慮——無效的逃離——匱乏的維持和加劇。”缺愛的雖然是一個很廣的詞,但是很多時候,缺愛的本質在於內心的匱乏感。


缺愛對我們內心的影響是複雜、難以預料、多方面,且難以控制的。缺愛的人總會想各種方法逃離、擺脫內心的匱乏感。


可是,這並不容易,他們努力擺脫內心因匱乏感而產生的痛苦和焦慮,最後卻發現內心的匱乏感越發嚴重。


有些孩子叛逆就是因爲太過缺愛,所以爲了擺脫內心的那種強烈的匱乏感,以各種叛逆的行爲來吸引別人的關注,渴望能夠因此得到愛。可是,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們看不懂孩子這種,叛逆行爲背後對愛和關注的需求,只當作孩子頑劣,甚至用打罵的方式回饋給孩子們。




電影《嗝嗝老師》裏,9F班的14個學生的叛逆,都是學校貧富階級分層的氛圍造成的。


所有老師把聖諾特克斯中學9F班的14個學生,當作是全年級最調皮、已經沒辦法拯救的頑劣學生,卻從未有人想過,這些學生的叛逆和搗蛋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對這些孩子帶有偏見的老師,都被這些“無可救藥的頑劣學生”捉弄,並都被嚇跑了。


可實際上,這些所謂“無可救藥的頑劣學生”原本也是乖巧的學生,讓他們變得叛逆的原因,是因爲9F班的14個學生都來自貧民窟。


除了他們,聖諾特克斯中學其他學生全都是富家子弟,本來這種貧富差別就已經讓9F班的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自卑感,那些富家子弟還看不起他們,這讓9F班的這14個學生感覺到階層分級的不公平對待。




於是,他們的內心深處漸漸的產生匱乏感,心理極度缺愛,爲了打破這種現象,他們也嘗試去努力融入其他同學的氛圍中,可一點用處都沒有。


由於他們再怎麼努力還是被看低、被排斥,他們開始叛逆,搗蛋、捉弄老師,成爲學校最頑劣的學生。慢慢的,他們瘋狂的證明其他同學和老師們不愛9F班學生而陷入無限循環的焦慮,真把自己當成“無可救藥的頑劣學生”。




02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是一場愛的較量


經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缺愛心理是一種內心缺乏“安全基地”的心理狀態,內心是由不安全依戀派生出的“內部工作模式”。這“內部工作模式”的核心特徵是不安全感和無價值感。不安全感影響個案的情緒穩定和個體能力成長,無價值感讓個案在社交關係和親密關係中缺乏被愛的信心和愛人的能力。


擁有缺愛心理的人,心裏的不安全感和無價值感使得他們覺得自己不該被愛,更以爲自己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無形之中把主動權交給了旁人手中,一場愛的較量決定着孩子對乖巧與叛逆的選擇。




很明顯,電影《嗝嗝老師》裏的9F班的孩子們,把主動權交給了學校的老師和其他同學們,他們對9F班孩子的不認同感,衍生出9F班孩子們內心的不安全感、無價值感,加上不管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讓他們改觀,9F班的孩子們內心增加了一種匱乏感……結果,缺愛心理一方勝出,9F班的孩子們選擇叛逆的方式進行了最後的掙扎。


可誰知,這種魚死網破的行爲,是一種另類的拼命追求愛的行爲,卻讓9F班的孩子們一直在愛與被愛的焦慮中反覆徘徊。


一次次“鬧騰”下來,不僅沒治標,更沒治本,9F班的孩子們跟學校老師和其他學生的關係降至了冰點。


有人認爲:“缺愛是心病之源,有愛是幸福之本。”


心裏缺愛容易成了病,心中有愛才有機會收穫幸福。有時是缺愛的一方贏了,而有時是有愛的一方完滿全勝。前者與後者,勝出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另一部印度電影《神祕巨星》的主角少女伊西亞,她從小就不受她的父親待見,甚至經常被她的父親拳打腳踢,雖然她天生擁有着一副好嗓子,但是她知道父親是絕對不會支持她的音樂夢想的。


這樣艱難的成長環境,伊西亞並沒有成爲缺愛的孩子,因爲她的母親給了她足夠的母愛,彌補了那缺失的父愛。


就算她的父親再怎麼阻撓,由於伊西亞的母親給了她最大程度的自由、成全、支持和愛,使她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過音樂夢想,最後,她發表在網上的音樂作品被觀衆們喜愛,在夏克提和好朋友欽騰的幫助下,她開始慢慢的靠近夢想,並相信總有一天她會真的成爲音樂巨星。


伊西亞的父親給了她不愉快的童年,好在她的母親和好朋友們給她的愛,支撐着她,她纔不會以叛逆的方式去魚死網破。


一場愛的較量,每天都在上演,孩子的乖巧與叛逆,就看哪一方勝出。



03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需要一場愛的救贖


有時,人的心理出現了問題,很多都源於缺愛。


就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裏說的:“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五種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第三層次社交需求,也叫情感與歸屬需要。


這也就是人一旦缺愛,就會出現消極心理和消極行爲的原因,因爲,每個人都需要被愛。




缺愛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 雖說它不是看醫生喫點藥就能痊癒的,但是它具有可愈性。


· 雖說它沒有生離死別那般可怕,但有時卻比生離死別還可怕。


缺愛,會帶來消極情緒,它容易讓人失去理智和判斷能力,使大腦處於混沌狀態,很多人會因此做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我曾在《善解童貞4:孩子的愛情》這本書見過這句話:“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成年人。”


聖諾特克斯中學校長爲9F班換了很多個老師,都沒辦法將這14個孩子們從缺愛的漩渦裏救出來,不是這些老師不會教,是他們看不懂這些孩子叛逆行爲的背後,是滿目滄桑,渴望被愛的心。


也許在這些老師手中出過無數個佼佼者,但是他們卻不懂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所以不管他們曾經有多優秀,只要不懂孩子的心,就教育不好孩子們。




試想一下,假如所有的老師都能像嗝嗝老師一樣,給予學生們足夠的愛和關懷,給他們最基本的尊重和公平待遇,他們是否就都能被愛治癒、獲得愛的救贖?學生們是否從此也不會再用叛逆的方式,去抗議這世間的不公平?


孩子的乖巧與叛逆,往往只缺一場愛的救贖。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爲缺愛心理承受着各種各樣的苦難和挫折?究竟怎樣做,才能擺脫缺愛心理對我們的消極影響?


答案是用“愛”去治癒內心。


首次提出“缺愛心理”和“缺愛型抑鬱”這兩個心理學概念的光之泉老師,告訴了我們治療缺愛心理的方法中,其中就有一樣,就是靠愛拯救心靈。


光之泉老師說:“每個人內心都有愛的種子,但缺愛者內心的愛被壓抑了。缺愛,讓愛的能量被堵住了。”


因此,想要治癒缺愛的人,就要把愛的能量疏通起來,才能讓人們都感受到愛的能量。只有“愛”,才能拯救人們的心靈。


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滿足他們最基本的被愛需求,這些愛的能量會成爲他們的信念,愛帶給他們的幸福感,可以使他們在愛的薰陶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結:


電影《嗝嗝老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給孩子營造一個有愛的家庭和環境,是每個成年人該有的責任。


大家都明白,成年人的生活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容易,他們常常承受着壓力,他們會笑,也會喪;他們會堅強,也會脆弱;他們的世界會出現陽光,也會偶爾只剩黑暗。


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們擁有自我治癒的能力,可孩子們沒有,他們需要一個有愛的童年,讓他們在愛的能量促使下健康成長。愛,不僅會在他們的內心紮根發芽,成爲他們的堅定信念,還會心智逐漸成熟的同時,不怕未來荊棘滿途,頑強前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