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豆瓣評分9.3《千與千尋》中蘊含的王陽明心學思想

 文/呂馥旬


“創作一部動畫也就是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慰藉着那些失去勇氣的、與殘忍現實搏鬥的靈魂。”——宮崎駿


《千與千尋》作爲宮崎駿畢生53部作品當中的第33部,他監督動漫電影中的頂峯之作,以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爲背景,講述了千尋一家三口搬家途中誤入湯屋魔女控制的奇幻世界,她的父母因觸犯法則而變成了豬,她的名字也被強行拿走,最終在與白龍的互相幫助下,拿回了名字,救了父母、白龍、無臉男和解除了湯屋所有人險境的故事。


《千與千尋》裏面關於善惡的反思、名字的含義、人性的剖析、現實社會的深思比其他53部作品要深刻,宣傳攻勢的強大,讓它至今仍立於日本票房之首,因此依舊常被大家討論。


也許提到《千與千尋》,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千尋父母失去本性的貪婪,是無臉男失去自我的孤獨,是千尋和白龍純潔溫暖的愛情,是湯婆婆的幼稚的巨嬰孫子,是千尋純真善良的性格和危險的奇遇。


但是,這部動漫電影有這般多的觀衆,這般高的成就,其價值當然也不止在於此。宮崎駿專注於對人性的思考,對“心”的探尋。本文將通過東方的角度,帶着大家一起看其中蘊含的王陽明心學思想。



王陽明先生用“四句教”揭示了其心學的爲學宗旨:“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爲善去惡是格物。”


他看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惻隱之心,仁義禮智之端”這個觀點,知道孟子相信仁義禮智都是從心而發的;也知陸九淵的心學,也是強調個人修身的。


《宋明理學十五講》一書中講道,“本心”概念是陸九淵思想的核心,也是解開陸九淵思想的一把鑰匙。陸九淵的“本心”概念根源於孟子,他特別運用孟子所講的“良知”“良能”來解釋“本心”這一概念,並強調這種“良知”“良能”是“我固有之,非由外鑠我也”,也就是說這一本心不是從外面陶鑄、塑造而成,是我本來就有的。


王陽明先生認爲,所有的事都在於人的內心,所有的善惡是非、良知,都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也就是“本心”。


本心,指原來的心願。舊指天生的善性;天良。它天性善良。在它的認知裏,有些被判定不能做事情就不會去做。不管旁人怎麼做,它都能驅使人們保持“本心”,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事。



01

從千尋忍受現實的誘惑中守住本真,見其“致良知”的思想,並用其揭開人性面紗


王陽明“四句教”中的“知善知惡是良知”。


大概意思是心意發動處的善惡,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


而“致良知”,也就是要對照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分辨善惡,擴充自己的“知”,使心的意念只有善沒有惡,使惡念在“致”過程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張岱對王陽明的“致良知”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爲暗室一炬”。


王陽明基本遵循陸九淵的路線,認爲“心”是天地萬物的本原,一切都遵循內心去行動。如果一個人他是有善惡之分的,那麼他便有良知。


《千與千尋》的主人公荻野千尋便是“致良知”思想最大的踐行者。



千尋跟她的父母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面對誘惑的時候,能保持自己的本心,即良知、善良,不去喫沒經過別人允許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只要還有經過別人的允許,這些東西就還是別人的。像這樣從小到老,幾乎每人都知的道理,千尋的父母難道會不懂嗎?


他的父母自認爲錢包裏有錢,任何一種支付方式都可以支付,就可以在沒有經過食物主人的允許的情況下,拿起櫃檯前的食物,自顧自的吃了起來。似乎他們已然忘記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他們明知故犯。


食,人之天性也。


都說“民以食爲天”,在小孩子面前,食物一直以來都是最具有誘惑的東西。在這些看起來特別美味的食物面前,千尋本該是最先拿來喫的人,可是她沒有。


真正抵不住誘惑的,是大人們。


真正忍受現實的誘惑,守住本心的,是千尋。


不管是她本性善良,還是從小被教育要善良、要有教養,當她看着自己的父母做出違背自己認知裏的事情時,並沒有跟着他們一起做錯事,而是保持良知。


千尋明白不能動沒有經過他人允許的東西。只要是沒有經過錢物交易這個動作,那麼這食物就不是自己的,所以她不喫。抵不住誘惑、貪婪的人性再怎麼肆虐,在她這裏只能無可奈何。


陶淵明討厭黑暗腐朽的現實,爲了留住本心的那一份高尚純潔,毅然選擇辭官歸隱。


孟子用語言去規勸行動,他說,世界上總有一件事“所欲有甚於生者”,總有一種東西“所惡有甚於死者。”因此,他不失本心。


千尋亦是如此。


因她的“心”對其行爲的引導,見其性本善的“本心”。這是一顆抵住現實的誘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本心”,這正是王陽明心學思想中的“致良知”。



02

從千尋名字被奪,身陷危險,仍舊守住本心,見其“知行合一”的思想


王陽明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先生他畢生的思想就在於知行合一,他也用身體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將他的思想貫徹到行爲裏。這裏的“知”即認知、思想,“行”則是行動、行爲。他認爲“知”和“行”本就是一體的,在“知”的同時也在“行”。如果“不行”,那就說明是“未知”的。


可是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很多人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做任何的實際行動,這時候知行就不是一體的。


《千與千尋》中,也蘊含着王陽明心學這種知行統一的思想。



千尋因知名而知心,因知心而知行。名即名字,是千尋知本心、知思想、知行爲的源頭,也就是要時刻記住自己是誰。


她的這顆“心”所帶來的認知和思想,才能指引她的行爲,即使她曾忘記自己的名字。


千尋意外到了湯屋,與湯婆婆簽訂契約時,全名“荻野千尋”被魔法抹去,只剩下一個“千”字。


什麼是名字?


電視劇《白狐的人生》曾在畫妖尋找畫自己的那個男子賈生,希望能夠看到他的面貌的這一集裏,賈生爲畫妖取名,以此引出了對名字的定義:


“名字乃最短的咒。咒爲限制,亦爲通祝。名字使萬物從未知變有知,是混沌萬物得以晴朗,是以爲限。人篤信言靈,言則有力,凡話語念千萬遍者,便可成真,是以爲祈。每喚一遍名字,既爲彼氏限制,又爲彼氏祝福。”



這樣文言文風的定義,不夠通俗,故男主角白逍對上面這段話翻譯成易懂的句子:


“有了名字,才真正成爲世間存在。萬物皆有靈,語言也是一樣。一句話被重複千千萬萬遍,這話的本身就有了力量,而每天呼喚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名字。名字是限制,也是祝福。”


名字不僅僅是每個人的標誌、稱呼,因爲有了名字,我們才真正的存在。它因被呼喚了千萬變而變得有力量,讓我們時刻記住自己是誰,從哪裏來,要做什麼事。


名字被湯婆婆抹去之後,千尋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名字。要不是白龍告訴她,並一直叮囑她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名字,也許她永遠記不起來。


如果她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就永遠走不出湯屋了。



雖然湯屋裏除了白龍,其他人喚她“千”,但正因爲她仍時刻記得她父母賦予她的名字“荻野千尋”,時刻記得自己的“心”,記得自己是誰,記得自己要做的事。


千尋從不計較別人對她的惡,這是她最難得的地方。


害她暴露身份的青蛙、不肯給她藥浴牌子的同事、有難搞的客人時把她推在最前的湯婆婆,這幾個哪個沒擠兌過她?可她就是始終沒有放在心裏,而是秉承心中的善,不計前嫌,從無臉男肚子裏救下曾經擠兌她的“同事”,幫助湯屋裏其他人脫離了危險。



爲什麼她自始自終都能遵循自己的“心”,遵循“心”所帶來的認知,去做自己認爲該做的事情?


這是因爲她能做到知行合一。她無時無刻都認爲,作爲一個人,就該善良。如果身邊存在惡,那就力所能及的度化惡,令其變成善,而不是無視或者同化惡。


即使千尋的名字被奪,身陷湯屋裏面面對排擠和危險,千尋的“本心”,她對善惡的認知,指引了她向善的行爲,無形中也爲她指引了拯救父母、拯救白龍的方法和回家的路。



03

千尋進入湯婆婆的奇幻世界直到和父母安全離開,其從未變的“童心”見王陽明心學思想:用“光明心”昭日月


王陽明心學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簡易明快的哲學之一。


《王陽明:心學的智慧》這本書中說:


“王陽明認爲,人心的本體原來是明白清楚的,可由於氣量的拘束和物慾的矇蔽,逐漸變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們只是想要窮盡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卻不向自己的內心探求,捨棄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矇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惡的原因,體察不到真假的異同。


“只有當矇蔽本心的那些物慾被清除,本心恢復純明,才能真正激發心的巨大能量。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迴歸到純樸自然的狀態,回到初來人世時那頭腦空空的初心之境,具體說就是重返童心,做迴心靈上的兒童。”


你面對世界所做的選擇和反應,都來源於你的意識,這個一直又受認知影響,你按照你的這個最初認知去做選擇和反應,便是王陽明所說的本心。


而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越長大,所接受的事物越多,思考的東西越來越多,使得很多人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變了樣。因此,他們所做的很多選擇和反應,都在各種慾望之間權衡,摻雜了太多的因素。


本心變得不再純明,那種心的力量漸漸失去,於是也漸漸失去了本心。



千尋在和她的父母進入到奇幻世界,直到安全離開,依舊保持着自己剛開始的那顆“童心”,是她的“本心”,亦是“光明心”:


不貪婪,不喫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乾脆拒絕;

不嫌棄,即使是又髒又臭的客人,也是平等對待,腐爛神就是因爲得到千尋的幫助而得以將身上淤積的廢物全都清除了出來;

不狹隘,雖然湯屋有待她不好的人,但是仍舊希望湯屋裏所有人好好的;

最後,面對無臉男想把所有金子都給她時,她依舊不貪婪,而是拒絕他的所有。因爲她知道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能救所有人,並和父母平平安安的離開這裏。



千尋懷有一顆“光明心”。這裏的“光明”指的是良知的光輝,千尋用她的良知的光輝,閃耀整部電影的所有角落,照亮每一位觀衆的“本心”和良知。


也許就是因爲如此,《千與千尋》時隔19年,在影視界的地位和影響依舊如“光明心”昭日月。


曾在《格·局》這本書看到過這句話:“本心猶如日月當空,照亮地球,也照亮星空。”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吾心自有一輪光明月,所有的理就在心上,無論生命的節奏動靜如何,都不應失卻本心,在動靜間才能彰顯自己的智慧。




總結:


在《千與千尋》中,王陽明心學思想比比皆是。整本書中蘊含着王陽明心學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思想,以及自始自終的“光明心”,可見其始終貫穿電影對人性的指導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