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分離,是成長的必修課

分離,這是一個聽上去就感覺有點憂傷的詞,

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斥着形色各異的分離,

親人的離世,朋友的遠去,遠離父母的獨立。

可以說我們的一生被各種各樣的分離所糾纏,

而讓孩子學會分離,便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


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個時刻開始,我們便遭遇了人生第一份分離——出生。從原本安靜舒適的媽媽體內,來到這嘈雜的世界上。陌生的環境,並不是那麼舒適的溫度,還有周圍忙忙碌碌的醫生護士,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初來乍到的嬰兒感到陌生,於是他哭出了第一聲。

慢慢的,當嬰兒適應了這個陌生的世界,在媽媽的懷抱中時,它依舊覺得自己跟媽媽是一體的,因爲不論是餓了還是渴了媽媽都能感受到。但是很快,他開始意識到其實自己與媽媽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就像是已經確認很久的關係突然之間被告知:這段關係只是臆想一樣,孩子們會發現自己並沒有任何辦法對這個世界或是對媽媽做出任何事情,於是哇哇大哭成了他們發泄的唯一手段。

長大一點之後呢,孩子們漸漸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明白“媽媽是媽媽,我是我”,但他們卻無法理解或是說無法接受,爲什麼媽媽會離開自己去工作,去學習,去參加活動。於是每一次媽媽或是其他親人離開你的時候都會感到萬分痛苦,生怕自己突然之間就會被拋棄。

而後呢,孩子們不得不面對沒有媽媽和親人的陪伴下獨自去闖蕩世界,這也是第一次幼兒園會有大片孩子哭成一團的原因。因爲這份分分離讓他們感到痛苦。隨着長大,與之相伴的便是i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漸漸的我們也徹底的離開了家。

大家看,無論分離有多麼的難受,我們都必須要這麼做,因爲分離和愛是同等重要的。愛會給予孩子健康的內心與自我,而分離則會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讓他們最終成爲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沒有愛孩子不能夠長大,沒有分離,孩子則不能夠成人。


處理分離的三種不同結果

(一)成熟分離:

一邊給予愛,一邊堅定的告訴孩子,你是你,我是我。我這依賴,關係依然親密,但關係中的兩個人都各自擁有獨立而健康的人格。

(二)拒絕分離:

拒絕分離的關係不一定親密,甚至還可能非常惡劣。關係中的兩個人基本都是黏在一起的狀態,相互干涉彼此的空間,互相侵佔彼此的思緒,就彷彿兩個人在同時出演愛與恨的雙簧。

(三)單純分離:

這種分離的處理結果雖然名義上是親人,但卻彼此拒絕愛與親密。若是雙方都爲成年人,這份關係很難長久的維持下去。而如果是親子關係呢?孩子一方便很容易遭到難以挽回的傷害。

正確的教導孩子分離,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必修課,正確的分離和愛的給予才能夠讓孩子茁壯的成長。

作者:徐鳴皓     這是我的第四十六篇日更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