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遠比你想象的更加在乎你

在一段家庭關係中,存在孩子——父親——母親這三個角色,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讚頌偉大的父愛或是母愛,

因爲我們能從很多行爲中觀察到“父母十分在乎孩子”。

那孩子呢?

這裏我要告訴大家,孩子遠比你們想象的要更加在父母。



親子關係的核心其實是愛

同樣有價值的課程,比起老師,孩子更傾向於讓父母去了解,去學習。

教師和父母,同爲應試教育與孩子打交道的兩個端口,但孩子們爲什麼更傾向於分享給父母呢?

因爲孩子真正在乎的其實不是學習,而是愛。學生與教師的關係,其核心是學習,而親子關係的核心則是愛。父母們認爲,愛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而孩子們也知道,成績與愛是劃等號的。

爲什麼我會這麼說?從我接觸的很多中學生的口中都提到過類似的話語:“我只有取得了好成績,我的父母纔會誇我”“我只有學習好,我父母纔會給我好臉色看”,孩子們將學習與愛之間畫上了等號,因爲他們知道,只有學習好,才能贏得父母的愛。

孩子們十分在乎父母們的情緒

相比已經成年的父母,喜歡用理性思維去分析去推理,孩子們更像是一個很感性的心理學家。當父母在不斷爲他們考慮他們將來的生存問題的時候,孩子們更在乎的是父母的情緒。

不得不承認的是孩子們對父母的心理變化十分的敏感,他們很容易圍繞着父母的情緒轉,而父母也會有意無意的利用自己的情緒去控制孩子。當我高中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們還沒有像是現在的等級考,我們面臨的其實就是文綜和理綜的分科,我個人不論是喜好還是思維模式都更傾向於文科。但是有一天,在父母的對話中,我的父親說了這樣一句話“怎麼老徐家的孩子都是文科生,這是咒嗎”,就是這無意識的小小的一句話,讓我感受到了父母情緒中的遺憾。而我則選擇了自己最不擅長的理科,其實這就是我自己被父母情緒所控制的一個親身經歷,雖然父母並不是有意流露出這種情緒,但不得不承認這種影響對於感性敏感的孩子來說是十分顯著的。



用情緒控制並影響孩子無異於轉嫁壓力

父母不高興”“父母不給孩子好臉色看用這種類似於冷暴力的方法去控制孩子也必然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便是加劇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因爲父母並不是學習這一行爲的當事人,那麼就不能真正的體會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所以在用這種方式給孩子施壓的時候也會很容易失去控制。其次這種影響手段也會侵犯孩子的個人空間,在父母不斷地影響之下成長的孩子會缺少心理疆界的概念,父母不尊重他們的個人空間,他們自然也學不會尊重自己的個人空間。這種影響模式同樣也會令孩子形成外在評價系統,即小時候的孩子太在乎父母的評價,長大之後他就更容易在乎同學、老師、老闆的評價,整日活在別人的評價中,甚至連做事情也不是爲了滿足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爲了的到別人好的評價。


那麼如何解決呢?

首先,我們要給予孩子空間,父母只有給孩子留出充裕的個人空間,孩子們才能發展出完整的獨立人格,如果只是一味的包辦,孩子自然也就學不會果斷和自我思考。

其次,自我成長,這裏的自我不僅僅指的是孩子,還有父母。家長們應該明白,家庭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孩子出了問題,必然能從家長身上找到相關信息。而想要孩子得到改變,不妨先從自己入手,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最後,學會進化自己表達愛的方式。父母的時代,物質匱乏,父母之愛更多的是以保障孩子物質生存條件來體現。但是現在呢?物質已經處於次要地位的現在,我們比起物質需求,則更應該去考慮孩子的人格成長與心理需求。

作者:徐鳴皓       這是我的第五十一篇日更原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