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擎天頭勢重,十年踏地腳跟牢

最近看了一些關於對聯的資料,記錄一下。

喫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

這句廣爲引用的楹聯懸掛於河南省內鄉縣三省堂前。

說到河南的內鄉縣衙,它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是中國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

內鄉的楹聯文化更是負有盛名,被中國楹聯學會授予“全國楹聯文化重點教育基地”和“中國楹聯博物院”。

縣衙裏的幾十副楹聯,語言之精煉、含義之深刻,幾百年來令世人讚不絕口。楹聯所折射出的民本思想和親民愛民理念,在今天仍有寶貴的借鑑意義,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被專家、學者稱爲“一座內鄉衙,半部官文化”。

關於楹聯,清梁章鉅《楹聯叢話》有:嘗讀書邑之粵山,名其齋曰“學易”,即今南浦書院地也。《三才圖會》有春聯雲:“坐看吳粵兩山色,默契羲文千古心。”

古時候做官的人,常常會在衙署廳柱上自書楹聯,目的是標明官署名稱,或概括地理位置,或描寫山川形勝,或申明施政宗旨,或以官箴戒約自勉,或效法古人爲官,或省視自身功過,形成了一種很特別的文化。

我國從宋代起,就開始在官署衙門撰題對聯,至明代就更爲多見了,到了清代,幾乎成了各級官衙普遍要做的事了。

關於衙署楹聯的起源,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衙署楹聯爲餘玠所題。餘玠是南宋末期抗蒙名將,字義夫,號樵隱。淳祐二年(1242年)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後又兼四川總領兼夔路轉運使。

餘玠到任後,大改弊政,遴選守臣,懲殺悍將、潰將,整頓軍政;輕徭薄徵,設置屯田;修學養士,延納賢才。“一柱擎天頭勢重,十年踏地腳跟牢”就是餘玠一到任在行署大門自題對聯。

現在內鄉縣衙大門聯是:

治菊潭,一柱擎天頭勢重
愛酈民,十年踏地腳根牢

據說這副對聯是當時的五品知縣章炳燾所撰。因爲內鄉縣舊時稱爲酈縣、菊潭,對聯中的天、地、柱分別指天子、百姓、地方官。

這副對聯上聯的意思是說,作爲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託,下系百姓安樂,責任非常重大;下聯的意思是說,要想做一個愛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職的思想,還要有在本職崗位上腳踏實地爲老百姓辦實事的決心,只有這樣才能在內鄉站穩腳跟。

這副對聯語言樸實,一柱擎天、十年踏地充滿哲理,感人肺腑。核心是說做官的人,不僅要正確對待自己,淡化“官本位”,以勤政爲己任,造福一方水土。還要正確對待百姓,尊崇“民爲貴”,以百姓爲天,愛民如身。

這種自覺與百姓一等,時時想着爲老百姓謀利益的民本思想,不僅在封建社會,就是在今天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