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oin官方與節點的博弈

這是一場博弈。博弈中著名的囚徒困境。
行爲經濟學中有描述,人在經濟活動中往往是不理性的,比如股市中的追漲殺跌。
綜合來講,人性複雜且容易被影響,在決策過程中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可能會做出損害集體利益的行爲。
對於區塊鏈來說,其公有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通過智能合約設定規則,引入Token通證的獎罰機制激勵個體間的相互協作,共同維護項目的穩健發展。
早期公鏈內的經濟活動比較簡單,其經濟架構也相對單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比如比特幣的博弈——獲取通證收益+交易手續費——節點們通過不斷升級硬件,提升算力佔比來獲得更多的比特幣。
這雖然有些不環保,但也進一步擡高了作惡成本,保證了比特幣網絡的穩定運行。
但是,隨着區塊鏈逐漸商用化,公有鏈通證經濟架構的設計也不能只關注節點能否維護網絡的安全性,還要關注應用層面如何協調網絡與用戶的關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Filecoin官方的通證經濟模型,就展示了官方團隊對經濟模型在應用層面更深入的思考。可謂是一場精彩的博弈:
問題1:早期節點易流失
公有鏈的獲取通證模式往往是越早期參與,越能獲得更多Token獎勵。這是大家的共識,現在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宣傳“早入局,拿首波通證”。
不能否認,這種設計可以激發早期節點的參與熱情,但也同樣促使獲得大量FIL後節點不再對網絡進行長期維護,甚至選擇拋棄用戶的數據離開網絡,對Filecoin網絡造成不利影響。
解決1:網絡基線
在最初獲取通證過程中,區塊獎勵可能會從一個較低的水平開始,隨着總存儲量的增加而增加,待達到某程度之後再開始原來的指數衰減模式,也就是區塊獎勵逐漸降低。
這是一種更加公平的方式,同時也鼓勵節點對網絡進行長期的維護,而不是賺一波就走。
解決2:短期鎖定
FIL在早期的獲取通證中無疑是稀缺的,爲了降低節點的進入門檻,節點所需要的前期質押量會降低但未來的獲取通證獎勵將會被部分鎖定,待節點完成存儲協議後釋放給節點。
此舉一方面降低了節點的入局門檻,另一方面如果節點沒有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那麼懲罰部分也會更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問題2:節點弄虛作假
這一部分可以說是最難的部分,絕大數節點都會選擇最便捷的方式——直接通過封裝自己生成的數據來提升自己的有效算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區塊獎勵。
這對於整個Filecoin網絡來說毫無意義,整個項目也將因爲沒有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而走向凋零。
解決1:權重比
Filecoin將節點提供的存儲分爲三個類別:
1.空的硬件存儲容量
2.存儲了數據的存儲容量
3.存儲了價值數據的存儲容量
第3類的存儲對於整個網絡重要性不言而喻,分配的比重自然也是最高的。
但是如何判定數據是否是有價值的呢?
解決2:驗證者
驗證者將通過一系列的算法對數據進行評估,具體的評判規則還沒有透露,可能是檢索的熱度、訂單匹配情況等多維度的考量。
假設這一驗證者的角色的確可以分辨出有價值的數據,那麼節點將會不斷降低第2種情況的比例,而且會保持空的存儲容量以期待真實數據的存儲,滿足客戶的真實需求。

雖然FIlecoin經濟模型中有些實現方式和參數比較模糊,還需經過進一步的調試和驗證,但Filecoin官方謹慎細緻的工作態度的確讓人欽佩。
期待即將在幾個月內上線的FIlecoin主網,爲社會提供更安全、高效、便宜的分佈式存儲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