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人際交往中的主導權——2020/第1本《掌控》

人際交往的過程實際上是心理博弈的過程。這本書以心理學、社會學、行爲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爲基礎,並結合案例,揭示如何擁有溝通與掌控力,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應對自如。並將接觸的人做了區分,劃分爲合作性關係、權威式關係、平等關係、非對等關係等,展示自身如何自處。並提倡在不同角色中建立人際邊界。總覽全文,合起來從立己、固己以及己控以這三段式行文。並且在這三段中,指出大量應注意的細節和會犯錯的重點。值得一提的是,敘述方式不是複述大量道理,而是將心理學、社會學、行爲學、語言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夾在大量案例中,深入淺出地講述,讓人排斥性降低。

1.隱性討好者

隱性討好者的出發點是別人,而不是自己。害怕拒絕別人,獲得愧疚,而委屈了自己。以上可以區分討好者,要區分隱性討好者,重要的是區分隱性討好者的心理動機。討好行爲既壓抑了自己,又會傳遞給別人“自己不重要”。拒絕討好,不同於自私,自私是爲了自己利益傷害別人,而拒絕討好,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感受,是自重的表現。一般常見例子可以從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單相思或者一廂情願的傻傻付出,俗說千斤頂。這類劇情一般都得不到對方正眼相視,或者僅僅是兩個不健全的人的互補。

2.惹人煩的控制者

無數爭吵實質都有一個共性,一方想讓另一方承認自己的想法,但另一方並不想這麼做或者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矛盾就產生了。一旦你只關注自己的“好意”,而忽略對方的實質需求,就會從一個建言者變身爲一個控制者。這種較常見於父母期望或子女相處中,帶着上一代人生的執念強行規劃或控制子女的人生。當然父母有着子女沒有的視角以及經驗,要避免這一點之外的言行,但依然要注意溝通方式。

3.鑽牛角尖

當一再篤定自己是對的時,可能判斷僅僅是侷限於自己的視角,或已知的信息。這種信息差或者信息壓制的情況非常常見,無論是左右輿論,或者是遇到事情揭穿前自己信誓旦旦後的滿臉通紅。另一個則是視角,一般說來是缺乏從他人視角去看去分析的能力,或者是無知,缺乏經驗。當得到淺顯結論後,缺乏更深或更廣的論證。

4.從衆心理

又稱樂隊花車效應,吸引我們的往往不是絢麗的花車和美妙的音樂,而是不斷聚集在花車周圍的人羣。轉發越多,人越去看,買的人越多越去買。大家都喜歡跳泥坑,喬治也喜歡。常見的也被用在銷售裏,爲了開發客戶,讓潛在客戶看到一兩頁假的訂單,尤其同村或者熟知的人也買了。

5.抓住思維漏洞----他的漏洞,你的機會

這是一種迂迴說服他人的技巧。要達到目標,首先得有前提,得充分了解對方的興趣、近況和想法。接着發現對方的“阿基里斯之踵”。最後漏洞入手,劃定一條路徑。過程中需要注意,先揚後抑,多認同,求同存異。這種常見的地方也有公司內,領導找員工談話時,領導一般是工作多年的前輩,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並且站在的平臺有着更多的信息,而下屬又較瞭解,容易發現下屬的漏洞,使下屬心悅誠服。另外,文中,山姆大叔利用叛逆少年,希望被頂撞,來攻克他們的思維特徵,達到自己目的的例子(避免自己家外牆被塗鴉),也甚是精彩。

6.與兩種人格不健全者的應對

應對依賴者最好方法是直接拒絕,否則,對方會更加肆無忌憚,利用你的情感操縱你。應對強迫人格:強迫人格者相比理性控制,更喜歡情感操縱。因爲操縱對方的情感,比操縱對方的理性更加容易。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想他/她,然後會誤以爲自己愛上了對方,PUA學用的就是這個路子。另外,女性在家庭生活的弱勢地方,多少也有封建社會的殘留,不甘於做女僕,他們大聲喊出自己的獨立人格。這在挪威戲劇家、詩人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曾被比作婦女解放運動的宣言書)中演繹。

7.人際交往中的態度選擇

“一旦兩個人產生了交際關係,就等於彼此建立一個溝通的心理空間,此時你要做的就是能夠迅速地進入對方的領地,佔領他心中的制高點。這樣,你就可以引導他的心理活動,讓他聽從於你。”以上是作者提出的“強勢刺激”的方法,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是至少可以最大化地保證自己的利益。

知道哪裏是陷阱,對方會如何行動,自身的缺陷會使什麼,作者都一一分析入微,使自己避免掉入他人套路,並獲得主導權,合理維護自身權益。該書從原理到可操作性以及實際案例都一一講解。有類似困擾的朋友倒是可以一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