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基本流程

軟件測試基本流程

根據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爲測試流程應如下:

需求評審→測試計劃→根據需求編寫用例→測試前準備階段(編寫腳本數據)→搭建測試環境→提測→冒煙測試→執行用例→提bug→交叉測試→測試報告→總結回顧

需求評審

根據產品經理給出的需求,給出需求評審,判斷需求是否符合用戶需求,不符合要求的給予否定。

測試計劃

測試計劃簡潔內容如下:
背景: 產品簡介、目的、範圍
測試工期與人力資源安排: 測試進度人員安排
測試標準: 測試准入標準、測試結束標準、bug等級與處理約定以及性能測試通過標準
測試環境: 測試執行環境、測試平臺、測試工具、兼容性測試瀏覽器列表、測試服務部署配置(測試服務硬件配置、測試服務軟件配置)
測試策略: 功能測試、接口測試、性能測試
風險分析

根據需求編寫測試用例

可以根據測試方法進行編寫,如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場景法、判定表法、錯誤推測法等,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用例
例如:在測試軟件的添加信息功能時可以使用等價類劃分法,根據輸入框的字符長度、特殊字符、輸入框能否爲空、能否能全數字或字母以及多次提交是否報錯等進行編寫測試用例
注:用例儘量簡潔明瞭,意思表達明確,用例數量儘量多。

測試前準備階段

接口腳本數據性能腳本數據
在準備階段需要準備一些數據來應對接口以及性能測試,例如在測試軟件更新信息的接口測試時,需要大量數據來驗證,這是就可以準備csv文件來存儲數據,在postman測試接口時調用變量就能實現批量運行,當然測試環境,傳值方式,測試代碼這些不要出差,不然也沒結果。

搭建測試環境

首先要熟悉掌握linux操作系統,通常都是在linux上搭建測試環境。(注:測試環境操作系統:CentOS 7.0以上)
禪道搭建:方便後續的用例編寫以及bug提交、bug統計等。
需要xmapp包、zentaopms包,將禪道項目部署到lampp上

軟件運行環境
需要準備:tomcat、jdk(JDK 1.8 以上)、mysql的壓縮包。注:linux環境下
然後傳輸到linux中,可以用FPT也可以使用安裝rz插件,使用rz命令
解壓後,配置環境,具體不細講,可以通過百度查詢

提測

將開發給出的jar包運行到測試環境下
運行jar命令:java -jar xxx.jar

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主要目的是快速驗證軟件基本功能是否有缺陷
例如:標籤這一項中的編輯個人資料,對是否能進行內容編輯進行冒煙測試,如果不能進行編輯,就不用進行後續的測試。

執行用例

將之前寫好的用例導入到禪道中,然後使用禪道來執行測試用例,執行有通過、失敗、阻塞等狀態,通過實際來判斷

提bug

把失敗的用例提交bug,根據功能的缺陷來編寫bug標題,根據模塊優先級、功能嚴重性來確定bug等級及優先級,bug結果最好用圖片來進行描述,能更直觀的展示錯誤

交叉測試

在測試完自己的用例後,執行別人的用例,確保bug沒有遺漏

測試報告

測試結論 ----確定測試是否通過
測試執行
版本bug分析----bug嚴重程度分佈
附錄-bug列表

總結回顧

對這次的測試提出好的、不好的的地方已經建議,爲以後的測試提供方便,少犯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