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启人生闪光大门的金钥匙?

写作到现在断断续续居然已3年半。参加日更的写作营这大概是第四次,并且除了第一次开始写作,每次都是在一年之初。想来应是每年年末岁初发现写作又被丢下了,于是下决心捡起来追上去,年初用了一两个月劲,就又松懈下来。三年来每年如此,因此,写了三年,却没有大的长进。

三年半前一起开始写作的伙伴有百余,现在还在继续写的大概有几十个,而每天持续写的大概只有个位数。

当年开始写时,大家都信誓旦旦,说要写满百万字再说,而在路上,大家逐渐放弃。有因为写不出来的,有想出版出版不了的,有写了没有大的长进阅读量仍不达预期的,有发现了其他爱好的,有没有时间的,有懒惰了的,总之,坚持者寥寥无几。

我们从小学习了水滴石穿,愚公移山,近几年10000小时定律也人尽皆知。我们都相信积累的力量,凡事,覆以时间,都能有所成就。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运用这个定律,为自己所希望做的事情覆以足够时间的人正是那寥寥无几的成就者。

为什么?

我们很容易将坚持与马拉松这类的耐力运动联系起来。参加者少,因为它难,它所需要的体力和毅力超过了普通人能成熟的限度。

然而,其他任务如每天写500字、每天练琴半小时,每天朗读英语500字之类其实从智力和体力来说是在普通人承受力的下限,也就是说,实际上应该是十分简单,容易做到的。

那么,是什么让这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变得十分困难呢?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没有明确所做事情的意义

为什么写作?为什么学琴?为什么练习英语?为什么锻炼身体?等等。意义为一件普通的事情赋予价值。价值感给予人开始的动力,坚持的力量。

意义与人有很深的情感联结。也就是说,意义往往是一个人心灵深处渴望的某些东西,而绝非我们所以为的表面需求。因此,当我们挖掘自己做一件事情的真正原因时,只有当我们的内心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才真的找到了。

通常,真正的原因是爱,尊重,自由,成就,自我价值的实现,幸福这类人类高层次的需求,而非如我们表面所以为的,写作为了挣钱,学琴为了考学,练习英语为了找工作。

假如除了这些原因我们无法找到更深的意义,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情持续不了。

这是为什么许多人冲着这个证那个证去,学了考了却再也没有以后了。

第二,急功近利

人类被训练成为崇尚成功的动物。当我们以成败衡量一个人,并因此而赋予这个人尊重、荣耀时,我们就变得无法耐住坚持的寂寞。我们需要快速地,实时地获取成功以得到应有的称赞和奖赏。

而坚持的过程中除了枯燥地重复固定的动作,可能长时间里看不到进展,并且没有“成功”以向“观众”证明我们有所成。这个过程是孤独的,不被人理解的,甚至遭受家人的反对,朋友的鄙视。

从人的技能上来讲,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快速获得结果,就将逐渐丧失坚持的能力。

这好比让一个50米跑的运动员去跑马拉松,他所需的不光是体力上的训练,更需要的是在心理上习惯他要在马拉松漫长几小时后才可能到达终点线获得人们的掌声,而不是如50米跑,发令枪响后几秒钟就可能收获荣誉。

第三,对捷径的不死心

我们所听到的成功故事都只是一个人突然发光的那一刻,于是,那些成就者听起来都带有幸运光环的神奇色彩,让我们相信实际上,默默无闻的积累并不能带来什么,真正有所成就的只会是少数几个幸运儿。他们或时运碰巧,或机缘巧合,或具特殊背景,或有贵人提携,总之,我们的大脑自动略过了那些人在发光之前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打磨。

若我们真正留意身边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身边普通人通过坚持量变成质变的鲜活的例子。

我的一位大学老师,以前是英语讲师,中途改弦易辙去国外学习了心理学和神学,十几年的积累之后如今成为对西方心理学和东方佛教进行融合研究的业界权威;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曾经和我一样是公司白领,十几年前去国外学习了政府治理,如今成为大学教授,对中国政府的数据公开进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同学十几年前开始创业,如今管理着自己的跨国公司;十几年前开始练习瑜伽,如今成了专业的瑜伽教练,等等等等。

这些人在我与他们相识的十几二十几中我确实没有在意他们的进展,直到某一天蓦然发现他们已然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和大师,我才惶惶然心生敬意。

什么是发展中最有力的武器?我想正是坚持和积累。

时间的积累是别人无法轻易赶超的大山。时间的积累是一个人最强有力的竞争力。

若要赶超别人所积累的时间,除非你有超凡卓著的天赋或者付出几倍的努力,然后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点以加速度与别人相遇。

所以,在宣称赢在起跑线的年代,这个道理对也不对。先出发一定存在优势,因为时间可以将后知后觉者甩出一大截,然而,真正成为持久优势的则不在于出发的早晚,而在于坚持的长短。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它最终考验的是我们坚持的力量。因为漫长,坚持者总有机会。以人的平均寿命80岁计算,若从20岁到80岁每十年为一等分切分,我们拥有6个十年。6个十年意味着我们可以至少开始6次,每次均有可能让我们有不菲的成就。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20岁,30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我们手握坚持的钥匙,我们都能开启人生中一扇扇新的闪光大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