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雲計算一:互聯網的基建——雲計算

從今天開始,我將開啓走近雲計算系列,這一系列不是高屋建瓴的科普,而是我的學習筆記,因爲,我也是個菜鳥。如有謬誤,敬請評論區或私信交流。
這裏是第一篇,初探雲計算。
本文首發於個人公衆號:fanyongjian1994

我上大學的時候,雲計算類似於今天的區塊鏈,更多是一種技術概念,聽着高大上,但並沒有大範圍在商業環境落地。短短數年後,雲計算已經成爲業界的一個新的發展浪潮。亞馬遜作爲雲計算行業的先行者,其旗下的雲計算服務 AWS 已經成爲亞馬遜的王牌業務,據數據統計,2017 年,AWS 貢獻的銷售額,超過了阿里巴巴一年的總營業收入。

亞馬遜之後,微軟、谷歌等國際互聯網大廠相繼推出自己的雲計算服務,國內也有阿里雲、騰訊雲、華爲雲等重磅玩家入場。當互聯網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服務模式轉型,產業互聯網成爲新的戰場,而云計算在這樣的變革中,屬於大有可爲的基礎設施。

可以做這樣一個比喻:雲計算,正是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基建。

那麼,到底什麼是雲計算?

什麼是雲計算

試想這樣一個場景,我們要做一個個人網站,來發布一些想要分享的東西,例如拍的照片、寫的文章等。在互聯網的早期,要實現這樣的需求,意味着你要做以下的事情:

  1. 擁有一臺接入互聯網的服務器
  2. 搭建服務器環境
  3. 編寫博客軟件(這意味着你要學習 Web 前後端的若干種編程語言)
  4. 部署軟件:你要使用一些 web 服務器,來讓你的軟件跑起來,例如 Nginx,WAMP 等
  5. 服務掛了,你還要懂一些運維的知識

也就是說,你爲了寫一篇博客,需要一些硬件的資源,還要能夠編寫軟件,搭建網絡服務,才能將這樣一個簡單的個人網站搭起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自己的服務器硬盤滿了,你還需要給服務器擴容,還可能升級 CPU 等等,夠麻煩,是不是?

事實證明,我們不需要這麼麻煩,否則互聯網也不會有如今的普及度。現在的世界,我們想要搞一個個人網站,有太多的可供選項,你可以選擇類似於微信公衆號、微博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如果你懂一些編程知識,可以通過 WordPress 等服務搭建自己的博客站點;你如果更想折騰一下,大可以買一臺虛擬主機,這裏已經繼承了很多我們需要的服務環境,不需要你自己一一搭建,你只需要上傳自己的軟件就可以。

你發現了沒有,這些服務的特徵是:不需要自己搭建服務器,我們和世界各地的各個用戶共享資源池,可以快速部署自己的服務,之後只需要關注上傳個性化內容。

通過上面的這些特徵,我們已經對雲計算有一個朦朧的理解:共享資源池、快速部署與交付、虛擬化的服務器

事實上,當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你已經參與到到雲計算的服務之中。

從使用者的角度講,雲計算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按需提供網絡資源,按使用量來計價,來獲得需要的技術服務,而不需要自己購買、擁有物理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

而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雲計算服務的基礎,是虛擬計算環境,或者你可以理解爲虛擬的網絡資源與服務,用戶通過互聯網來獲得彈性的易擴展的虛擬化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就是雲計算服務器廠商來提供。

重複強調,雲計算的核心是基於共享的虛擬化資源和服務。有一個常見的類比,就是電力設施,我們每個家庭,或者組織都需要使用電力,那不能每家都維護一個發電廠,我們只需要一條電線和插板,就能夠獲取到電力。而電力的生產、運輸、維護則由國家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來負責。如果把電網看作用電的基礎設施,那麼,如今的雲計算可以看作上網的基礎設施,如同普通人不用關心如何發電,如何運輸,你也不用擔心硬盤擴容、CPU、甚至服務構建,這些東西你會使用到,但是並不會具體接觸,因而它們是虛擬的。

所以,雲計算擁有以下的基礎特徵:

  1. 多人共享:你一個小博客不用佔一整臺服務器,可以和很多類似的用戶共享這部分資源。
  2. 彈性計算:根據你的使用量,來動態地計算你需要的資源,最大化資源的使用率。
  3. 按需付費:既然你只用了小小的一部分資源,就不需要付整臺服務器的費用,這樣大大節省成本。
  4. 虛擬化:你不需要接觸硬件,甚至基本的平臺軟件。
  5. 快速部署:根據指引,你可以快速部署自己的服務,將之發佈到互聯網上。

爲什麼需要雲計算

爲什麼需要雲計算這個問題,其實在上面已經有一部分答案,對於用戶來說,省力、省錢是最直接的原因。

對於行業來說,我認爲,這裏的彈性計算是主要的原因,隨着互聯網應用的日益複雜,對於應用架構的基礎服務要求較多,你作爲一個小的企業,如果用戶量在短期內井噴式爆發,僅靠自己來擴容服務器,這就涉及到人力、資源、技術、維護的投入。反之,某一天你的用戶量流失嚴重,你的機房大部分服務器處於閒置狀態,這同樣是一種浪費和成本流出,所以,雲計算服務,實際上是將這些可能出現的情況,委託給雲計算服務商處理,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彈性計算、負載均衡、網絡存儲等技術幹這些事,爲你提供你所需要的服務,不多不少,正好。這對於一些創業公司以及中小型公司十分重要。

做個總結吧:本文主要是對雲計算的主要特徵有一個基本的把握,首先,對於雲計算服務的使用者來說,你所接觸的服務是虛擬化的,很多時候是和互聯網上的各個節點互相共享的(當然私有云這樣的形式,是你獨有一部分資源,這塊後續再來介紹),雲計算服務商通過彈性計算,來爲你動態匹配需要的資源和服務,以讓你花最少的錢,來享受最滿意的服務。

雲計算的另一個類比:
正文以用電來類比雲計算,同樣,我們可以用用水來類比。你只需要拎開水龍頭,就可以喝到水,不需要關心水的處理、管道運輸,更不會鑽到下水道去看自己家的污水流到哪裏去了。

下文預告

走近雲計算系列之二: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