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寫錯了?小學生指出《西遊記》一大漏洞,專家:這誰能想到

明清時期,誕生了我們至今奉爲經典的“四大名著”,其中文學成就最高的公推《紅樓夢》,而若論老少皆宜、雅俗共賞,非《西遊記》莫屬。

《西遊記》的成功,首先在於原著的質量夠高。吳承恩寫作《西遊記》,腦洞開得夠大,而且筆下富有文采,讀來趣味盎然。

數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人的閱讀,《西遊記》已經被“喫”得很透了。其中一些有爭議的地方,也被廣泛討論過,就算是古典文學專家,也很難再提出什麼新穎的觀點。

然而,近年來,偏偏有人發現了《西遊記》裏一個明顯的漏洞,從這部書問世以來,還沒有人提到過。

更令人驚奇的是,發現這一漏洞的,居然是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這位小姑娘的名字叫馬思齊,和同齡人一樣,她也是86版電視劇《西遊記》的鐵粉,幾乎每播必看。

有一次,她看着電視上唐僧師徒喫飯的情節,突然意識到有地方不對勁:

唐僧從長安一路跋涉到天竺,遙遙萬里,可是師徒們喫的東西,爲什麼從頭到尾都離不開饅頭、蘿蔔和豆腐?

就算在國內,各地的飲食習慣也是不同的,比方四川人愛喫辣,東北人愛喫亂燉,山東人喜歡麪食,廣東人喜歡喝湯,各有不同,爲什麼唐僧取經經過那麼多國家,喫的東西居然都一樣呢?

帶着這個疑問,思齊開始查原著,發現原來在吳承恩那裏,師徒們的食物就一直沒變化。

在女兒國、駝羅莊、朱紫國這些地方都寫到了菜譜,像米飯、蘑菇、豆腐、木耳、蘿蔔、紫菜湯等等,幾乎都出現過。

原來,這些都是典型的淮揚菜,而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顯然,吳承恩寫的全是當地的美食。

於是,思齊把這個發現寫成了作文,她還說,她想穿越到明朝,去勸勸吳承恩,請他多請教專業人士。

沒想到,這篇小學生作文一下子流傳開了,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很多人都爲這個小姑娘獨立思考、勇於質疑的表現點贊。

但既然作爲話題提出來了,我們也想知道,爲什麼吳承恩會犯下這樣一個連小學生都能發現的錯誤呢?

有專家解釋,作家總是有他的侷限性。吳承恩小說裏寫的是神仙,但他本人並不是神仙。

吳承恩不像李白、蘇軾那樣,全國各地到處跑,走一路喫一路,也不像《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對傳統飲食文化有過深入研究。

換句話說,在飲食文化方面,他沒有生活。

也有專家說,這算不上什麼錯誤。身爲一名古代書生,要把西域至印度這一路上的飲食都弄清楚,絕無可能。

當然,從普通讀者角度看,如果吳承恩能把各地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在《西遊記》裏體現出來,自然是件錦上添花的事。

既然豬八戒那麼貪喫,就讓他在喫飯方面多鬧點類似喫人蔘果的笑話,讓我們讀者多些快樂,豈不更好?

對這件事,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