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催孩子

家裏大人睡覺晚,孩子也跟着睡覺晚。大人不考慮自己的問題,卻來責怪孩子,爲什麼磨磨蹭蹭。

孩子是弱勢力,面對強勢的大人,無法辯解,要麼哭,發脾氣,要麼把這種不好的情緒發泄給弟弟或妹妹。於是大的孩子哭,小的孩子鬧,雞飛狗跳的生活,就這樣每天重複。

反思後發現,大人也喜歡磨磨蹭蹭,尤其是家裏人都睡了之後,在清淨的環境下,遲遲不肯睡。

當我想催促孩子的時候,想到自己也曾在睡前磨蹭,就忍住了。

在安靜的環境裏,無人干擾,孩子玩玩具,做手工,最後還把妹妹的玩具拿回屋,把正在充電的手機拔下來給我。

晚睡就晚睡吧,既然家裏人忙忙碌碌沒有給孩子營造出早睡的氛圍,爲何還要爲孩子睡覺晚生氣呢?即便真的對孩子生長髮育有影響,那我們的催促又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影響,這是二次的傷害啊。

給孩子磨蹭的空間,她不睡我可以先睡。雖然連着兩天睡得晚,孩子卻可以按時起牀。結果,第三天晚上她困得不行,主動很早上牀睡覺。

孩子會在睡前計劃好幹什麼、怎麼幹,大人橫加指責,催促變牢騷,打亂孩子的計劃,孩子還如何相信自己對事情的掌控能力。

工作也是如此。樊登說,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別人完成任務。管理者事無鉅細安排,反而給一線人員困擾,本來這樣幹着順手的,爲什麼要那樣做?

在一致目標的指引下,管理者給予員工鼓勵和肯定,激發其內在的動力,管理者會輕鬆,有時間考慮更多問題。工作人員因爲得到信任和鼓勵,也會更認真、負責,圓滿地完成工作任務。

不催孩子的同時,做好引導,以自己的行動,向孩子展示該怎麼做。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孩子也是最會模仿的。不信,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走姿或者是站姿,是不是和父親或母親的一模一樣?

即便回到家裏,也要裝一裝,做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因爲,家裏有孩子看着你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