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底

本周净值增长1%,勉强跟上上证指数。

简单谈一谈对当下行情的判断。

基本面非常严峻,尽管国内企业基本已经复工复产,但订单量锐减是不争的事实,周四多数创业板公司披露了年报和季报,尽管大家对业绩下滑都有个心理预期,但事实数据依旧让人大跌眼镜,周五创业板即迎来一波下跌潮。反倒是以蓝筹股为主的上证50早盘还一度大涨,午后开始跳水,最终以微跌收盘。

又到了用脚投票的时刻。

为了应对基本面下滑,刺激经济,各国都开启了撒钱模式,就连一向强调以我为主的中国政府,3月末M2增速也达到了10.1%,释放的资金将流向哪儿。

普通老百姓的可投资渠道无非是股市和楼市。

先说说楼市。

尽管深圳近期频频爆出秒光盘,但就全国房价整体下跌的态势而言至少说明买盘承接力度不强,在房住不炒政策指导下,中央不让涨,地方政府不让跌,高位横盘几年,逐步消化估值最符合各方利益。

再来看股市。

在基本面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大公司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容易在不利环境中存活下来,等待下一轮周期的到来。中小企业对抗风险能力弱,一旦经济下滑,很容易资金链断裂,引发破产倒闭。这就给了行业头部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如果国外拐点迟迟不来,头部公司至少会抗跌一些。

如果股市楼市不能充分吸纳资金,那货币只能直接流向社会,催生一波通胀,受益的必然是消费类公司。

目前这类公司估值不算贵,又大多是业绩稳定增长的公司,用来抗通胀会有奇效。

所以下一步的主线非常明确,就是龙头+消费。

当然,疫情不明朗的情况下,你也可以选择持有现金,但代价必然是贬值。

股市已经在底部了,不是疫情也不会到这个位置。但未来一定是明朗的,200万年的人类史,疫情最多只是历史中的一朵浪花,永远不要低估人类在生命面前的韧性和与大自然长期抗争过程中所形成的自身免疫。

一旦疫情好转,经济大钟又将摆动起来,长期受压制的优质资产价格将出现报复性反弹。

往下有公司基本价值撑着,往上又没有业绩支撑,窄幅振荡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在磨底阶段用余钱低吸优质公司股权,慢慢等待经济复苏,可能是当下最为明智的选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