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使用基礎

今天安裝了FreeBSD, 對於習慣了Linux的用戶而言, 還是有點不一樣。

1. SSH登陸. 用putty登陸BSD主機, 輸入root賬號和密碼, 會出現 Using keyboard-interactive authentication, 並且無法登陸成功, 原因在於bsd的ssh默認禁止遠程使用root登陸主機, 可以用vi修改 /etc/ssh/sshd_config文件, 將permitRootLogin no 改成PermitRootLogin yes, 然後進入/etc/rc.d/, 運行./ssh restart即可


2. TAB補齊, FreeBSD默認只支持部分TAB補齊, 如果用的是CSH的shell(可以用echo $shell查看當前的shell), 在/root/.cshrc文件最後一行加上 set autolist. 保存再重新登陸就可以使用TAB補齊功能了


3. 軟件包的安裝。 對於習慣了Debian的apt安裝的用戶, 可能不太習慣BSD的軟件包安裝。BSD的軟件安裝有幾種方式, 1)主要用ports安裝軟件, ports是一個分佈式軟件安裝工具, 如果ports已經安裝(未安裝ports要用sysinstall命令安裝ports工具), 進入/usr/ports目錄, 這裏有很多的軟件可以安裝, 比如進入/usr/ports/editors/emacs, 然後運行make install, 這時ports就會自動下載並安裝emacs, 用ports安裝缺點是編譯太慢, 每個軟件都要編譯, 而且時間很久(我安裝一個Emacs用了40分鐘)

2)pkg_add 快速安裝。 先設置環境變量,setenv PACKAGESITE  ftp://ftp.freebsdchina.org
安裝vi  就可以這樣 pkg_add -r vi

查看軟件安裝的情況, pkg_info | grep *** (有點像debian的dpkg命令)


4. C編譯器. FreeBSD目前主要用gcc編譯器, 命令是cc,  但cc只能編譯C代碼, C++代碼要用g++編譯, 這個跟Linux沒什麼區別


5. FreeBSD中安裝emacs. 編輯器是程序員最基本的工具。安裝emacs, 進入ports/emacs, 然後進入emacs-nox目錄, Make install, 安裝成功(一定要裝nox)

運行, BSD中啓動emacs奇慢無比(30多秒), 解決辦法是將emacs作爲守護進程啓動 emacs --daemon, 每次編輯的時候用emacsclient -t  filename來運行emacs, 這樣速度會達到最快效果

6. 安裝screen,  進入Ports的screen目錄, cd /usr/ports/sysutils/screen, make install即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