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愿借钱给你?

朋友开店还差5万要不要借?

二叔全款买房还有10万缺口要不要借?

同事做期货投资被套了需要资金周转要不要借?

同学结婚买车想一步到位上档次可是还差2万要不要借?

.................

熟人之间相互借钱周转很常见。

(这里所说的熟人借贷是狭义上的熟人,仅指亲属、朋友、同事之间的借贷,不要联想到广义的民间借贷。)

然而奇怪的是,大部分人在周而复始的践行借贷行为的同时 ,对这个平常的现象又都很反感。

由于对“要债难”现象的耳濡目染,大部分时候我们对于借钱的第一反应是不想借,不情愿。

只是怕有借无还,但并没有深入的想清楚这不情愿不想借背后的经济学逻辑。

之所以找熟人借钱是因为图方便,省事。

常用的逻辑背景是“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

这确实是引发这一普遍现象的合理性前提。

虽然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品种在不断增加、遍地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各种P2P借款通道业务也已经非常发达便捷了,但熟人借贷,仍然是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

因为之所以便捷快速,是省去了征信这个环节

实际上,因为“熟人”这个特殊关系,在借款邀约发生的一瞬间,一个全方位的征信体系就自发启动了。

并且以过往的交往经验及了解情况作为判断依据,迅速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诚信程度、借款用途风险大小等方面形成一个迅速的评估,是否借款的决定甚至可以在一瞬间决定。

但这一便捷的评估体系实际上双方都承受着很大的隐形风险和成本

虽然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随时处于借贷双方的任何一方,但下文中出现的“你”、“我”仅仅是为了表述方便而分别代表借钱的一方和出借的一方。


倾向熟人借钱替代第三方金融机构借贷,除了时效性的考虑,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金使用成本的减免。

钱是天然具有利息属性的。

为什么天然,请查阅犹太民族的被迫害史,因为他们最先发现了“复利”的存在这个秘密。

而这个天然属性会在熟人借贷时被天然忽略。

利息是钱本身的时间价值

无论通过银行、小贷公司、P2P甚至民间借贷体系借钱,都是要付出利息的,用钱越急、征信评分越低,所付的利息越高。

但是向熟人借钱非常想当然的就忽略了利息,或者是约定很低的利息。

即便约定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都少之又少。

这是一种占便宜的心理,和“既然是熟人那你给我打个折呗”、“都是熟人,你那么会画画,给我文章(免费)做个插画呗”这类的心理并无二致。

但问题在于,这是个零和游戏

你节约的成本,是我本该得到的收益。

也就是你拿走了原本属于我的东西,而你却不自知。

甚至被拿走的人也不自知。

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刚才我们为了直观说明利息的问题假设了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事实上,这根本没有这么简单,除了天然产生的利息,还有机会成本的付出。

什么是机会成本?简单说,就是我选择做这件事而导致的放弃做另一件事的可能性。

机会成本,就是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我一旦选择借钱给你,就等于我放弃了用这部分钱在同等期限内用于任何其他投资或消费行为的所有可能性。

也就是放弃了其他任何投资收益和消费快感的可能性。

在这里你可能会说,你也可能投资失败呀,你也可能过度消费呀,我还帮你避免损失了呢。

这就是一种诡辩了。

机会成本只是一种可能性,是一种选择权利的放弃

我只能给你证明已经发生了的,无法证明没有发生的。

从这个层面讲,利息,实际上是借款人对出借人因为出借资金从而付出的机会成本的买单。

而熟人间发生的借款,常常单方面想当然的认为对方的资金除了躺在保险柜里睡觉就是借给自己还能发挥点余热。

全然不知闲钱除了是钱,除了因为具有时间价值而天然具有孳息之外,同时还是资本,具有获取投资利差的属性,具有钱生钱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要加上通货膨胀率。

借款期限越长,通货膨胀率对资金成本的的影响越大。

这个太好理解,举个例子,20年前你借我1万,20年后终于归还,然后还说“你看我就是个讲信用的人,虽然20年了我完全可以赖掉,但是一旦我有了还款能力我马上就自觉的找到你一定要还给你这1万。”

眼前飘过一万匹浮云。

20年前你借走了我的万元户称号,20年后你还给我一部苹果手机。

以上就是借贷双方关于资金使用成本核算标准的不统一性,你认为我的资金没有成本,而我认为我的资金成本很高。


在做借款决策各项因素里面,和借款金额同等重要的就是借款期限。

奇怪的是,一个借款邀约发生时,我们关注的焦点都在金额上,而很少敲定期限。

即便约定了还款期限,也不是具体的时间点,而是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

比如:“等我发奖金了我就还你钱”,

"等我银行贷款批下来了我就还你钱",

“等我这次投资盈利了我就还你钱”......

这是何其荒谬

我们已经知道了核算资金的使用成本包括计算利息和评估机会成本。

利息源于时间价值,本金的机会成本源于我自己选择做其他用途的收益可能性。

那么这笔资金的使用期限就必须是确定的,仅以时间为单位的一个确定期限。

而绝不能以某事件的触发作为期限结束的条件。

更何况,这事件的触发完全围绕你进行,而与我没有任何交集。

换言之,以时间为期限,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双方都是对等的,且是绝对确定的。

而以事件的触发为期限,则是单方的,带有主观意愿的,同时最可怕的是具有不确定性。

当一笔债权的期限没有确定性,债权就失去了作为债的存在感

甚至比一笔确定了时间期限而逾期未还的坏账还要可怕。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何时应该将这笔长期挂账的借款列为坏账,何时计提坏账准备,何时进行坏账核销。

借款期限的不明确和不确定性,以及逾期处置条款的缺失,使得借款发生时,出借人心里非常不情愿,因为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还。

很有可能钱借出去了,因为借款期限将被无限延长,使得在钱借给你的一瞬间,我就将其列为了坏账,并将借贷行为转化为赠送行为。

(那么在是否出借的决策过程中,我用的就不是成本和风险核算机制,而是用的赠送或者慈善评估机制)。

但这种情况会出现的问题是,对行为性质的认同不一致

我认为这是赠送或是慈善行为,我站在道德高地决策、评判,甚至希望你有相应的情感回馈(哪怕感激之情)。

但你是不认同的,首先你认为这是一种借贷行为,纯经济往来。

虽然迟迟没有归还,但不代表你不归还。

哪怕事实上你也可能不再归还了,但在这个事实发生的最终一刻之前,你始终认为主观上你是准备要归还的。

这样你不认为除了经济关系,你们之间在借贷这件事上还需要付出任何其他形式的回馈(情绪付出也是成本)。

这就麻烦了,由于对借款行为性质的认定不一致,我们从借款发生直至债务消除的这个期限内,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情感纠结都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然后会通身的别扭,自己别扭,双方的关系也别扭。


                                    资金用途                  

我们在借钱的时候,特别关注金额数量。

听到借钱,第一反应是借多少钱,很少先问一下做什么用。

其实用途比金额重要,用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笔钱该不该借,以及应该借多少。

很多人说你就管你想不想借,你管人家干什么用,那是隐私。

对,在你自己行为的闭环中,你用钱做什么是你的隐私,但是当你向我借钱时,就有明确告知的义务,因为我要承担本息要不回来的风险!

举几个例子,当然同一种用途在不同的人会触发不同的决策结果,我只是展示一下资金用途这个因素在风险评估中的会触发的逻辑推理过程

如果你借钱是用来还钱的,不好意思不借,你的上笔借款都换不清,我怎么确定我借给你的钱你能还清?

你借钱是去赌博的(不管是去赌场还是投资到股市、期货、P2P统统属于赌博的范畴)。你用我的钱企图去搏高风险高收益,你这种思维就很荒谬,我借钱给你就是同样荒谬。

你借钱是要买房,请确定是一套房还是二套房?

一套还是二套对我决策有影响吗?

有!一套是刚需,我可能优先慎重考虑是否借给你钱。

二套就是改善生活,改善生活没有先后之分,我也有再买辆路虎改善生活的需要。

改善生活请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要把享受生活的成本转嫁到别人身上。

借钱做生意。做生意简直不能借钱给你了,做生意要有做生意的资本,有资本就有能力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渠道贷款。

做生意风险多大,我分担你这么大的风险我不如自己投资做生意了。

或者你跟我讲这是多好多好一笔投资,必然稳赚不赔,绝对到期还本付息。这么有把握,你不如邀请我入伙当股东得了。风险一样大,收益却无限。

你借钱救急,资金周转。这种用途我一般会选择出借。当然这个理由有点笼统了,你可以具体分析。

一般在评估风险大小的时候,对个人信用体系的评估占非常大的比重。

比如你是否是一个诚实的人,是否守信,是否很少借钱,过往是否借钱必还,是否是个品质良好的人...

如果答案都是“是”,基本上在用途合理的范围内(上述问题答案都是"是"的人,基本上也不会提出不合理用途的借款需求)的话,我一般会选择出借。因为一贯的好人品就是对风险有效控制的强大背书


风险评估体系中,社会关系在做全程背书。

这一点其实很有意思。是在熟人借钱这个事的整个运行环节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这个社会关系,就是我和你之间的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亲疏远近、信赖程度、信用评价(人品认可)等等各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体系,但却在借贷行为中起决定性作用。

你决定提出向我借钱,首先在你的决策体系里是充分评估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你一定认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定的分量,同时我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朋友或亲属(毕竟不是谁的钱都用的放心)。

而我决定借钱给你,哪怕是觉得抹不开面子拒绝你,实际上也是因为我考虑了我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权衡利弊之后所做的决策。

那么当一个熟人间的借贷行为发生时,金额大小、期限、甚至利息大小都是考虑了双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

是否该借,是否能按期归还,在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社会关系无处不在的做了背书。

甚至可以说,应该付出的资金使用成本,并不是因为我们熟,所以可以少付或者不用付,而是我们用“熟”这个社会关系作为支付成本的对价,替代了本该用金钱结算的时间利息和机会成本。

这样,问题来了,而且大了。

表面上看的所谓便利,并没有太便利,只是以熟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风险评估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度量。

表面上的成本节约,并没有太节约,你到底还是付出成本了嘛,只是这个成本没有实际结算时,你看不出它的损耗。

表面上的占便宜,一点也没有占到,你占到的便宜,是你拿社会关系换的呀,说到底,还是一场等价交换。

但,实际效果上,对自己来说,真的是等价交换吗?

资金成本可以核算,有公式,有标准。

风险损失也可以提前评估是否有承受能力。

但是作为成本替代而存在的社会关系呢?

主观意愿性太强,万一你评估错了呢,万一你无法承担削弱或失去部分社会关系的风险呢?

当你在没有评估其他借钱途径而轻率的选择向熟人借钱时,如果我没有借给你或者出借的数额不及你的预期,你会不会怀疑我们的关系是否有之前认为的那么好(虽然借钱之初你可能认为这是纯经济行为,但是你无法确保过程中不启用情感维度,毕竟我们是熟人)?

在借款发生之后无视你的客观无力还款原因,我却屡次催促要账,你是否会从欣喜感激的初心渐渐变为对我吝啬无情的厌恶?

而在屡次逾期无法还款之后,你是否又会从最初的纯经济行为的平等地位逐渐变为心怀歉意不对等愧疚心态中?

再或者,一切开始都很美好,而一旦发展方向不及预期,我们是否会对彼此产生负面的看法,是否从此若即若离?

更甚者,因为我们用来替代金钱成本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会产生机会成本的。

这就是,假如我们的社会关系在本次借贷的过程中,发生了主观层面的损耗(就是我们彼此不再认同了,或者关系不再那么铁了,或者总之就是有嫌隙了,你知道社会关系有时候其实很脆弱,就像一个朋友的维护需要一生的时间,可是朋友关系的损坏可能只是一句话的时间),有可能我们会丧失未来更好更深层次合作的可能性。

可能性这种东西,就像我上文中强调过的,你没有办法证明它的不存在。


经过上面的分析,你应该清楚了,熟人借钱,并不是动一下嘴皮子那么简单,你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三思而后行。

但并不是说就不能找熟人借钱,而是把风险(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根据资金使用的成本要素,怎么样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思路也非常明晰。

首先先确保找熟人借钱是你诸多借钱途径里面经过仔细筛选后所剩唯一最优途径。

比如你借款金额小,相比到银行或其他借贷公司借钱要付出的精力和成本都太不成比例了。

否则,不要轻易启动社会关系的评估体系。一旦开启评估体系,对彼此之间社会关系的修正和重构过程简直不受控制。

其次一旦确定借款,请明确告知对方借款金额、用途、期限、利息以及逾期发生后的违约责任。

熟人社会不习惯先小人后君子的处事风格,一牵涉到钱就放不下面子谈清楚,好像谁纠结谁贪利似的。

可往往又最终因为几个小钱不惜撕破脸闹得不可开交。

其实不是容易忘记初心,而是那初心本就是用虚荣装点过的,走着走着就真不记得初心是怎样了。

真君子必然事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各种可能性都充分的进行预估,拿出解决对策。

其后即便确实发生不可抗力,也能报以最大的善意和宽容的心胸予以接纳。

只有双方充分自主行使选择权,而非被情感绑架作出的理性决策,最终才能善始善终,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第三就是借贷发生之后,请务必如期归还。

前面都已经详细论述了,违约成本很高,要付出损耗社会关系的代价。

即便客观原因导致确实可能逾期,也一定要在债务即将到期之前主动联系债权人,告知现状,协商展期。

请注意,及时告知债权人债务履约情况是债务人的基本义务。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不要妄图期待债权人能自行揣测你履约困难的现状和需要展期(而不是赖账)的需求。沉默是金的后果就是债权人对双方社会关系的重新修正。

不要不齿于主动提及即将逾期的事实,借款行为是契约行为,就要有契约精神的责任感。说到这里,特别想呼吁大家哪怕是熟人也要养成主动签署书面借款合同的习惯,养成契约思维。

以前都说谈钱伤感情,其实不谈钱,才是真的伤感情

本文虽是以借贷为例,但触类旁通。

在与熟人进行任何经济往来时,包括业务合作、合伙经营、共同投资,甚至往小了说到熟人店里吃个披萨、请朋友帮忙做个设计,都请一定事先谈钱,而且谈清楚,让熟人与你合作时没有后顾之忧。

不要企图让熟人帮忙,也不要妄图占熟人的便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样浅显的道理,睿智如你,就不用我再重述了吧。

你节约的金钱成本,都会以另外的形式被分毫不差的拿走。

但,你可能还将失去更多无法预估的机会成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