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不願借錢給你?

朋友開店還差5萬要不要借?

二叔全款買房還有10萬缺口要不要借?

同事做期貨投資被套了需要資金週轉要不要借?

同學結婚買車想一步到位上檔次可是還差2萬要不要借?

.................

熟人之間相互借錢週轉很常見。

(這裏所說的熟人借貸是狹義上的熟人,僅指親屬、朋友、同事之間的借貸,不要聯想到廣義的民間借貸。)

然而奇怪的是,大部分人在週而復始的踐行借貸行爲的同時 ,對這個平常的現象又都很反感。

由於對“要債難”現象的耳濡目染,大部分時候我們對於借錢的第一反應是不想借,不情願。

只是怕有借無還,但並沒有深入的想清楚這不情願不想借背後的經濟學邏輯。

之所以找熟人借錢是因爲圖方便,省事。

常用的邏輯背景是“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

這確實是引發這一普遍現象的合理性前提。

雖然銀行個人貸款業務品種在不斷增加、遍地小額貸款公司以及各種P2P借款通道業務也已經非常發達便捷了,但熟人借貸,仍然是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

因爲之所以便捷快速,是省去了徵信這個環節

實際上,因爲“熟人”這個特殊關係,在借款邀約發生的一瞬間,一個全方位的徵信體系就自發啓動了。

並且以過往的交往經驗及瞭解情況作爲判斷依據,迅速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誠信程度、借款用途風險大小等方面形成一個迅速的評估,是否借款的決定甚至可以在一瞬間決定。

但這一便捷的評估體系實際上雙方都承受着很大的隱形風險和成本

雖然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隨時處於借貸雙方的任何一方,但下文中出現的“你”、“我”僅僅是爲了表述方便而分別代表借錢的一方和出借的一方。


傾向熟人借錢替代第三方金融機構借貸,除了時效性的考慮,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資金使用成本的減免。

錢是天然具有利息屬性的。

爲什麼天然,請查閱猶太民族的被迫害史,因爲他們最先發現了“複利”的存在這個祕密。

而這個天然屬性會在熟人借貸時被天然忽略。

利息是錢本身的時間價值

無論通過銀行、小貸公司、P2P甚至民間借貸體系借錢,都是要付出利息的,用錢越急、徵信評分越低,所付的利息越高。

但是向熟人借錢非常想當然的就忽略了利息,或者是約定很低的利息。

即便約定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都少之又少。

這是一種佔便宜的心理,和“既然是熟人那你給我打個折唄”、“都是熟人,你那麼會畫畫,給我文章(免費)做個插畫唄”這類的心理並無二致。

但問題在於,這是個零和遊戲

你節約的成本,是我本該得到的收益。

也就是你拿走了原本屬於我的東西,而你卻不自知。

甚至被拿走的人也不自知。

然而更大的問題是,剛纔我們爲了直觀說明利息的問題假設了這是一個零和遊戲,事實上,這根本沒有這麼簡單,除了天然產生的利息,還有機會成本的付出。

什麼是機會成本?簡單說,就是我選擇做這件事而導致的放棄做另一件事的可能性。

機會成本,就是一種無限的可能性。

我一旦選擇借錢給你,就等於我放棄了用這部分錢在同等期限內用於任何其他投資或消費行爲的所有可能性。

也就是放棄了其他任何投資收益和消費快感的可能性。

在這裏你可能會說,你也可能投資失敗呀,你也可能過度消費呀,我還幫你避免損失了呢。

這就是一種詭辯了。

機會成本只是一種可能性,是一種選擇權利的放棄

我只能給你證明已經發生了的,無法證明沒有發生的。

從這個層面講,利息,實際上是借款人對出借人因爲出借資金從而付出的機會成本的買單。

而熟人間發生的借款,常常單方面想當然的認爲對方的資金除了躺在保險櫃裏睡覺就是借給自己還能發揮點餘熱。

全然不知閒錢除了是錢,除了因爲具有時間價值而天然具有孳息之外,同時還是資本,具有獲取投資利差的屬性,具有錢生錢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通貨膨脹率。

借款期限越長,通貨膨脹率對資金成本的的影響越大。

這個太好理解,舉個例子,20年前你借我1萬,20年後終於歸還,然後還說“你看我就是個講信用的人,雖然20年了我完全可以賴掉,但是一旦我有了還款能力我馬上就自覺的找到你一定要還給你這1萬。”

眼前飄過一萬匹浮雲。

20年前你借走了我的萬元戶稱號,20年後你還給我一部蘋果手機。

以上就是借貸雙方關於資金使用成本覈算標準的不統一性,你認爲我的資金沒有成本,而我認爲我的資金成本很高。


在做借款決策各項因素裏面,和借款金額同等重要的就是借款期限。

奇怪的是,一個借款邀約發生時,我們關注的焦點都在金額上,而很少敲定期限。

即便約定了還款期限,也不是具體的時間點,而是一個事件的發生與否。

比如:“等我發獎金了我就還你錢”,

"等我銀行貸款批下來了我就還你錢",

“等我這次投資盈利了我就還你錢”......

這是何其荒謬

我們已經知道了覈算資金的使用成本包括計算利息和評估機會成本。

利息源於時間價值,本金的機會成本源於我自己選擇做其他用途的收益可能性。

那麼這筆資金的使用期限就必須是確定的,僅以時間爲單位的一個確定期限。

而絕不能以某事件的觸發作爲期限結束的條件。

更何況,這事件的觸發完全圍繞你進行,而與我沒有任何交集。

換言之,以時間爲期限,時間的流逝是客觀的,對雙方都是對等的,且是絕對確定的。

而以事件的觸發爲期限,則是單方的,帶有主觀意願的,同時最可怕的是具有不確定性。

當一筆債權的期限沒有確定性,債權就失去了作爲債的存在感

甚至比一筆確定了時間期限而逾期未還的壞賬還要可怕。

因爲你根本不知道何時應該將這筆長期掛賬的借款列爲壞賬,何時計提壞賬準備,何時進行壞賬覈銷。

借款期限的不明確和不確定性,以及逾期處置條款的缺失,使得借款發生時,出借人心裏非常不情願,因爲我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還。

很有可能錢借出去了,因爲借款期限將被無限延長,使得在錢借給你的一瞬間,我就將其列爲了壞賬,並將借貸行爲轉化爲贈送行爲。

(那麼在是否出借的決策過程中,我用的就不是成本和風險覈算機制,而是用的贈送或者慈善評估機制)。

但這種情況會出現的問題是,對行爲性質的認同不一致

我認爲這是贈送或是慈善行爲,我站在道德高地決策、評判,甚至希望你有相應的情感回饋(哪怕感激之情)。

但你是不認同的,首先你認爲這是一種借貸行爲,純經濟往來。

雖然遲遲沒有歸還,但不代表你不歸還。

哪怕事實上你也可能不再歸還了,但在這個事實發生的最終一刻之前,你始終認爲主觀上你是準備要歸還的。

這樣你不認爲除了經濟關係,你們之間在借貸這件事上還需要付出任何其他形式的回饋(情緒付出也是成本)。

這就麻煩了,由於對借款行爲性質的認定不一致,我們從借款發生直至債務消除的這個期限內,在對待這件事情上,我們的情感糾結都是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的。

然後會通身的彆扭,自己彆扭,雙方的關係也彆扭。


                                    資金用途                  

我們在借錢的時候,特別關注金額數量。

聽到借錢,第一反應是借多少錢,很少先問一下做什麼用。

其實用途比金額重要,用途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筆錢該不該借,以及應該借多少。

很多人說你就管你想不想借,你管人家幹什麼用,那是隱私。

對,在你自己行爲的閉環中,你用錢做什麼是你的隱私,但是當你向我借錢時,就有明確告知的義務,因爲我要承擔本息要不回來的風險!

舉幾個例子,當然同一種用途在不同的人會觸發不同的決策結果,我只是展示一下資金用途這個因素在風險評估中的會觸發的邏輯推理過程

如果你借錢是用來還錢的,不好意思不借,你的上筆借款都換不清,我怎麼確定我借給你的錢你能還清?

你借錢是去賭博的(不管是去賭場還是投資到股市、期貨、P2P統統屬於賭博的範疇)。你用我的錢企圖去搏高風險高收益,你這種思維就很荒謬,我借錢給你就是同樣荒謬。

你借錢是要買房,請確定是一套房還是二套房?

一套還是二套對我決策有影響嗎?

有!一套是剛需,我可能優先慎重考慮是否借給你錢。

二套就是改善生活,改善生活沒有先後之分,我也有再買輛路虎改善生活的需要。

改善生活請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不要把享受生活的成本轉嫁到別人身上。

借錢做生意。做生意簡直不能借錢給你了,做生意要有做生意的資本,有資本就有能力通過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渠道貸款。

做生意風險多大,我分擔你這麼大的風險我不如自己投資做生意了。

或者你跟我講這是多好多好一筆投資,必然穩賺不賠,絕對到期還本付息。這麼有把握,你不如邀請我入夥當股東得了。風險一樣大,收益卻無限。

你借錢救急,資金週轉。這種用途我一般會選擇出借。當然這個理由有點籠統了,你可以具體分析。

一般在評估風險大小的時候,對個人信用體系的評估佔非常大的比重。

比如你是否是一個誠實的人,是否守信,是否很少借錢,過往是否借錢必還,是否是個品質良好的人...

如果答案都是“是”,基本上在用途合理的範圍內(上述問題答案都是"是"的人,基本上也不會提出不合理用途的借款需求)的話,我一般會選擇出借。因爲一貫的好人品就是對風險有效控制的強大背書


風險評估體系中,社會關係在做全程背書。

這一點其實很有意思。是在熟人借錢這個事的整個運行環節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這個社會關係,就是我和你之間的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以及這種關係的親疏遠近、信賴程度、信用評價(人品認可)等等各個維度的綜合評價體系。

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評價體系,但卻在借貸行爲中起決定性作用。

你決定提出向我借錢,首先在你的決策體系裏是充分評估了我們之間的社會關係的,你一定認爲你在我心裏有一定的分量,同時我也是一個值得託付的朋友或親屬(畢竟不是誰的錢都用的放心)。

而我決定借錢給你,哪怕是覺得抹不開面子拒絕你,實際上也是因爲我考慮了我們之間的社會關係,權衡利弊之後所做的決策。

那麼當一個熟人間的借貸行爲發生時,金額大小、期限、甚至利息大小都是考慮了雙方之間的社會關係的。

是否該借,是否能按期歸還,在整個風險評估過程中,社會關係無處不在的做了背書。

甚至可以說,應該付出的資金使用成本,並不是因爲我們熟,所以可以少付或者不用付,而是我們用“熟”這個社會關係作爲支付成本的對價,替代了本該用金錢結算的時間利息和機會成本。

這樣,問題來了,而且大了。

表面上看的所謂便利,並沒有太便利,只是以熟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作爲風險評估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度量。

表面上的成本節約,並沒有太節約,你到底還是付出成本了嘛,只是這個成本沒有實際結算時,你看不出它的損耗。

表面上的佔便宜,一點也沒有佔到,你佔到的便宜,是你拿社會關係換的呀,說到底,還是一場等價交換。

但,實際效果上,對自己來說,真的是等價交換嗎?

資金成本可以覈算,有公式,有標準。

風險損失也可以提前評估是否有承受能力。

但是作爲成本替代而存在的社會關係呢?

主觀意願性太強,萬一你評估錯了呢,萬一你無法承擔削弱或失去部分社會關係的風險呢?

當你在沒有評估其他借錢途徑而輕率的選擇向熟人借錢時,如果我沒有借給你或者出借的數額不及你的預期,你會不會懷疑我們的關係是否有之前認爲的那麼好(雖然借錢之初你可能認爲這是純經濟行爲,但是你無法確保過程中不啓用情感維度,畢竟我們是熟人)?

在借款發生之後無視你的客觀無力還款原因,我卻屢次催促要賬,你是否會從欣喜感激的初心漸漸變爲對我吝嗇無情的厭惡?

而在屢次逾期無法還款之後,你是否又會從最初的純經濟行爲的平等地位逐漸變爲心懷歉意不對等愧疚心態中?

再或者,一切開始都很美好,而一旦發展方向不及預期,我們是否會對彼此產生負面的看法,是否從此若即若離?

更甚者,因爲我們用來替代金錢成本的社會關係,同時也是會產生機會成本的。

這就是,假如我們的社會關係在本次借貸的過程中,發生了主觀層面的損耗(就是我們彼此不再認同了,或者關係不再那麼鐵了,或者總之就是有嫌隙了,你知道社會關係有時候其實很脆弱,就像一個朋友的維護需要一生的時間,可是朋友關係的損壞可能只是一句話的時間),有可能我們會喪失未來更好更深層次合作的可能性。

可能性這種東西,就像我上文中強調過的,你沒有辦法證明它的不存在。


經過上面的分析,你應該清楚了,熟人借錢,並不是動一下嘴皮子那麼簡單,你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三思而後行。

但並不是說就不能找熟人借錢,而是把風險(成本)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根據資金使用的成本要素,怎麼樣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思路也非常明晰。

首先先確保找熟人借錢是你諸多借錢途徑裏面經過仔細篩選後所剩唯一最優途徑。

比如你借款金額小,相比到銀行或其他借貸公司借錢要付出的精力和成本都太不成比例了。

否則,不要輕易啓動社會關係的評估體系。一旦開啓評估體系,對彼此之間社會關係的修正和重構過程簡直不受控制。

其次一旦確定借款,請明確告知對方借款金額、用途、期限、利息以及逾期發生後的違約責任。

熟人社會不習慣先小人後君子的處事風格,一牽涉到錢就放不下面子談清楚,好像誰糾結誰貪利似的。

可往往又最終因爲幾個小錢不惜撕破臉鬧得不可開交。

其實不是容易忘記初心,而是那初心本就是用虛榮裝點過的,走着走着就真不記得初心是怎樣了。

真君子必然事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各種可能性都充分的進行預估,拿出解決對策。

其後即便確實發生不可抗力,也能報以最大的善意和寬容的心胸予以接納。

只有雙方充分自主行使選擇權,而非被情感綁架作出的理性決策,最終才能善始善終,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第三就是借貸發生之後,請務必如期歸還。

前面都已經詳細論述了,違約成本很高,要付出損耗社會關係的代價。

即便客觀原因導致確實可能逾期,也一定要在債務即將到期之前主動聯繫債權人,告知現狀,協商展期。

請注意,及時告知債權人債務履約情況是債務人的基本義務。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不要妄圖期待債權人能自行揣測你履約困難的現狀和需要展期(而不是賴賬)的需求。沉默是金的後果就是債權人對雙方社會關係的重新修正。

不要不齒於主動提及即將逾期的事實,借款行爲是契約行爲,就要有契約精神的責任感。說到這裏,特別想呼籲大家哪怕是熟人也要養成主動簽署書面借款合同的習慣,養成契約思維。

以前都說談錢傷感情,其實不談錢,纔是真的傷感情

本文雖是以借貸爲例,但觸類旁通。

在與熟人進行任何經濟往來時,包括業務合作、合夥經營、共同投資,甚至往小了說到熟人店裏喫個披薩、請朋友幫忙做個設計,都請一定事先談錢,而且談清楚,讓熟人與你合作時沒有後顧之憂。

不要企圖讓熟人幫忙,也不要妄圖佔熟人的便宜。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樣淺顯的道理,睿智如你,就不用我再重述了吧。

你節約的金錢成本,都會以另外的形式被分毫不差的拿走。

但,你可能還將失去更多無法預估的機會成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