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植物一樣活着的生命狀態

窩在家裏,出不去門也不能出去。每每夜半或是清晨瞭解一些信息,下意識中心裏爆過無數次粗口,過後告誡自己,現在卻是實在不想再說什麼。只能爲處於疫情漩渦中被裹挾的人、努力爭取活着機會的人祝福。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討厭數字,一個數字怎麼能替代哪些鮮活的生命記憶,被人牽掛、也曾牽掛過人、做過有意義有價值事情的草民。使勁糟踐吧!自大無知愚蠢的人總以爲自個聰明、能量很大,以玩人、喫人、攉取別人利益爲生命真諦。

想起以前總想過活一種有把握的日子。何其幼稚,想必是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村人的唸叨:“端鐵飯碗”“旱澇保收”不用奔波,不看人臉的生存方式。似乎只有植物才能過一種有把握的日子,紮根於土地,只要有陽光與水分就能生存。一直以來,還以爲自己生出的慾望是受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這句話的蠱惑;原來,骨子裏只不過是想過一種有把握的日子,像植物一樣的活着。

“被禁足”的日子裏,不能換地方,不便走動,想着人人就似長在家裏的植物一樣,時不時走到陽臺曬曬太陽。多麼奢侈的活着,能夠自由呼吸,能夠自由思想,能夠做些飯食與家人喫飯、聊天、互問好、互叮囑……看自己喜歡的書,喝自己喜歡的茶,與往日的朋友在羣裏鬥鬥嘴……不敢多看多想,哪些增長的冷冰冰的數字,被密集爆發疫情吞沒、孤立無助的人,被貽誤時機救治、失去生命不被計入數字的人 ……這一切都不能想象。那被吞沒、被裹挾、曾努力生活過的生命,曾經是他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生命。對於生命,最重的懲罰莫過於——個人生命流逝中最後的狀態是:以孤立自己屏蔽自己、保護他人生命。

上演的蹩腳戲太多了,實在讓人想吐。只能拿起書本,從去年就在陸續閱讀的殘雪作品。2019年十月、十一月讀完殘雪的《黑暗地母的禮物》、《赤腳醫生》。後擱置了一段時間,穿插讀了兩本朋友推薦過的書。這幾天讀了《呂芳詩小姐》、《最後的情人》、《五香街》。

想着需要將一些沉澱下的想法寫成文字,以備後續認知更新。中斷閱讀間隙——早晚或飯間,穿插進一些殘酷的現實——看着荒誕的現實版事實,頭腦與心就會遊走。坐在馬桶上悲傷時,就會想:“他們不懂生命。他們以爲生命存在的樣子——就是攉取別人的利益、自己高高在上耍猴的樣子——大瓜皮。屎殼郎滾着大屎球也認爲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呢!”

這幾本小說中,《五香街》應該是相對比較早一點的作品,可能是讀了殘雪真正生命潛意識裏迸發出的力量所寫文字,讀《五香街》就感覺失卻了點深層次的力量。《最後的情人》、《呂芳詩小姐》、《黑暗地母的禮物》、《赤腳醫生》都是她近幾年的作品。在讀這些小說時,最爲明顯的就是:小說中的人都是在內心深處的冥想囈語中,面向自己的靈魂深處敘述;以自己冥想狀態機制的大腦思維活動推動、並展現自己的靈魂深處、潛意識流裏、赤裸裸的慾望。

慶幸自己長篇最先讀的是《黑暗地母的禮物》,與之前所閱讀過的所有作品特別不同。閱讀中,慢慢意識到:人心的意識活動分爲好幾個層面;反應到表層的微表情、微動作上又分爲好幾個層面;再至表面的言語行爲上又分爲好幾個層面;再進一步到制度規程化代表的世俗文化,又分爲好幾個層面。大腦活動亦是因心識境地的改變而處於不同的時空,大腦空間亦可劃分出不同的域。人啊,可依靠自己的心識境地開闢自己的大腦空間。突然意識到,空靈不神祕,只是人身上潛在靈性的釋放。

哪些流逝走的生命是活着的生命的一部分。每日規律的、盡情盡心的投入生活,坦然自若享受自由呼吸、自由思想的空間,愛家人、朋友、愛周邊的人,舒展就是最好的生命狀態。

(2月4日寫就了一些文字,心思有些散亂,無法繼續寫成。拖至今日,閱讀筆記就擱置了,當時的好些感覺就隨着流失了。今日亦是悲從心來,彷彿流逝的生命亦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接續完善幾日前文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