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狀態檢修信息管理系統--開篇 電力設備檢修分類【文摘】

電力設備檢修分類:故障檢修、計劃檢修、狀態檢修。

早期的檢修方式爲故障檢修,也稱故障後檢修,其主要是對功能失效的設備或設備部件進行維護、修理或更換,檢修工作在故障發生後才進行。由於故障的不可預期性,設備故障可能造成本設備嚴重損壞甚至對系統內其他運行設備產生影響,因此故障檢修一般不用於重要場合。目前,在一些設備投資低且故障後果輕微的地方,故障檢修還在發揮作用。

計劃檢修,也稱定期檢修,是目前我國變電站應用最爲普遍的檢修模式。計劃檢修是按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檢修,這個時間間隔是電力規程規定的,根據經驗得來的。隨着技術的發展,規程規定的檢修週期在很多方面已經不再適用,而這種與設備狀態無關的定期檢修缺少針對性,極易造成設備過檢修,又由於人爲原因,也會造成設備的欠檢修。過檢修是一種浪費,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有可能釀成新故障,特別是在檢修週期較短時更爲突出。欠檢修又會造成有潛在故障隱患的設備得不到及時維修,從而使故障更加嚴重化,甚至釀成更大的事故。

狀態檢修是根據狀態監測和診斷技術提供的設備狀態信息,判斷設備的異常,預測設備的故障,在故障發生前進行檢修。它根據設備狀態安排檢修計劃,實施設備檢修,從而克服計劃檢修缺乏針對性的缺點,防止設備過、欠檢修,既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有效避免事後檢修造成設備的重大破壞。

摘自《變電站設備狀態檢修現狀分析及前景展望》--
張成林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要研究方向爲電力系統測量、控制及自動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