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郵件+實習+簡歷+

轉載自面試求職那些事

求職經1︱直投簡歷給HR,像這樣發郵件,100%石沉大海!

給HR直投郵件的幾個要注意的點。做到這些,纔算是給HR發了一封“得體”的郵件。

1、發送郵箱:

最好用新浪郵箱、網易郵箱發送;用QQ郵箱發送也行,但請將郵箱名設置爲求職者姓名,不要直接顯示網名。

2、郵件標題:

採用“崗位+姓名+學校+專業+畢業時間+可入職時間+每週可實習時間+以往閃光的經驗+或者招聘信息的渠道”的形式,讓HR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你。具備5項以上,可以爲求職者加分。

3、個人簡歷:

A、可以以附件形式發送,但要將文件名稱保存爲求職者的姓名;

B、也可以保存成JPG形式,直接粘貼在郵件正文裏,增加被HR關注的機率,也便於HR下載保存。

C、如果是設計同學求職,需要給HR展示作品的,可以將簡歷和作品分開,簡歷放在附件中發送,作品以網站鏈接形式在郵件正文中發送最好,不建議超大附件。

4、求職信:

求職信絕對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非常重要。在HR收到的海量郵件中,如果能在求職信中提簡短說明自己的優勢和與應聘崗位的匹配點,一定會給HR留有印象。

給自己加分的求職信主要有這幾方面:

A、簡單說明跟求職崗位相關的經歷經驗,說明自己和崗位的匹配度。

B、表達自己對應聘崗位和應聘公司的興趣,增加好感。這裏不要千篇一律把同一封求職信複製粘貼到處發,好的求職信一定是爲某一公司某一崗位定製化撰寫的,有針對性的。

C、求職信要簡短,保證300字以內可以說清楚全部內容,長篇大論無法突出重點也沒人愛看。

D、在求職信尾部再次留下自己聯繫方式,便於HR聯繫你。


求職經49︱項目經驗怎麼寫?3招教你來包裝!

一般來說,工作經驗反映的是求職者的工作內容,而項目經驗反映的是求職者某個方面的實際動手能力、對某個領域或某種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在應聘IT類職位、研究員職位或者教師職位時,項目經驗都是比較重要的。

具體來說,工作經驗可以寫自己負責什麼工作,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哪些成果,包括但不限於項目;而項目經驗要挑選工作經歷中含金量比較高的一兩個項目做重點突出,介紹項目內容,個人在項目中的角色,項目開展過程,項目結果等。

所以,寫簡歷時要將工作經驗和項目經驗區分開,這樣做可以讓HR很清晰地瞭解求職者整個工作情況,還可以通過項目經驗瞭解求職者從事實際項目的經驗和能力。

項目經驗可以寫哪些內容呢?我們可以舉例說明:

比如,IT技術類學生給母校開發一款校園通app,用於院系和院團委的各種信息告知,積累了5K安裝用戶,迭代了3個版本,這是非常棒的項目經驗。

再比如,研究生參與導師或院系的科研項目,這也是值得寫的項目經驗。

還比如,應屆生參與高校社團活動、參與社會實踐等,都可以包裝成項目經驗。例如,組織全校的辯論賽、在實習企業參與校園推廣活動、或者社會實踐中參加了“家電下鄉”主題調研等等。

以“家電下鄉”爲例,求職者制定調研主題,採訪調查對象、做相關的數據統計整理,並最後寫了調查報告,這可以作爲項目經歷來包裝。

第2招:牢記項目經驗的五大要素,重點介紹一兩個項目

一個完整的項目經驗應該包含以下五部分內容,HR在看到這個框架時,能夠對求職者的技能、素質有直觀的印象。

1)項目名稱

2)項目時間

3)項目描述:用簡短的語言來介紹項目,不要有太多的技術詞彙。

4)求職者的角色:這是求職者應該向HR重點介紹的內容,要說明自己的身份、職責,突出自己工作中的難點、重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5)業績成果:要注重項目成果、相關技能關鍵詞的總結說明,同時適當地對項目進行簡要介紹。

項目經驗介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重點突出,着重介紹一兩個項目即可。項目在於精,不在多,求職者在介紹項目經驗時,要有所突出,重點介紹一到兩個有代表性有含金量的項目即可。

第3招:通過STAR法則介紹項目經驗

求職者在描述自己具體的項目經驗時,要充分利用STAR法則

STAR法則是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縮寫,具體含義是:

Situation:當時的背景情況是什麼?

Task:當時的目標任務是什麼?

Action:針對當時的情況,你採用了什麼方法?

Result:結果怎樣,你學習到了什麼。除了項目所取得的成績之外,求職者還可以說明自己做完項目的感受,包括項目中哪些環節做的不錯,哪些環節有提高的空間,自己在做這個項目中有何收穫等。

無論是介紹自己的IT產品開發經歷,還是在學生社團的活動經歷,或者是在其他公司的實習項目經歷,求職者都可以運用STAR法則來具體說明,輕鬆表現出自己分析闡述問題的清晰性、條理性和邏輯性。

面試經10︱當面試官說,“你有什麼要問我?”怎樣回答最加分?

很多面試官在面試結束前都會問,“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這是求職者瞭解公司的重要機會,如果很想加入的話,可以再次利用這個時機表忠心,表決心,展現自己的優勢。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求職者怎樣回答才更得體,給自己加分。

1、不要直接說“我沒有問題了”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它的潛臺詞是,“你還想了解一些什麼?幫助你更好地留在這裏?”換句話說,“你有多想留在這裏?”

很多求職者覺得雙方溝通得差不多了,往往會直接回答,“我沒有問題了”。

這樣回答有2個負面影響:

第一,你居然不想知道詳細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在公司網站和媒體無法獲知的情況?這可能會讓面試官認爲你對這個職位的興趣並不大。

第二,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員工的個性和創新能力,回答“沒問題”,可能會讓面試官認爲你是一個“沒想法”的人,給你貼上否定的標籤。

2、一定不能問很容易在網上搜到答案的問題,如業務,產品

提問也是有學問的,千萬不要問通過互聯網搜索就可以瞭解答案的問題,比如公司的主營業務,產品名稱,行業地位等,否則會讓面試官覺得你信息閉塞,對公司瞭解不夠,對此次面試準備不足。

3、薪酬、加班等問題,不建議上來就問,可放在提問的最後

很多求職者非常關注薪酬福利,第一個問題會問薪資待遇,第二個問題會問是否要加班,這非常不妥。

直接問薪資,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一個重利的人;直接問加班,會讓面試官潛意識裏認爲你是一個拒絕加班的人。

這裏並不是說薪資和加班不可以問,提幾個其他問題之後再問,也順理成章。如果其他都不問,只問這個,就會讓人感覺求職者非常功利。

4、像這樣提問,表現你是一個非常上進的人

如果問以下問題,會讓面試官感到求職者很有進取心,會增加對求職者的好感。

爲了更好地勝任這個崗位,我還需要補充哪些技能?

入職後是否有產品培訓和技能培訓?

這個職位在公司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有什麼晉升機制?在什麼條件下,可以獲得晉升機會?

5、像這樣提問,表現你想加入公司的意願非常強烈

如果問以下問題,相當於表達了求職者加入公司的強烈願望,說明求職者對這個工作機會很在意。

贏得這個崗位需要幾輪面試?接下來的流程是什麼?

團隊成員有多少人?大家怎麼分工?目前團隊的核心工作是哪些?

如果我來到公司之後,每天的日常工作是什麼?

公司對我這個職位的期望是什麼?

如何評估員工在試用期間的表現?考覈標準是什麼?

6、如果溝通得比較順利,你可以這樣提問,加深面試官的印象

在溝通得比較順利的前提下,也有求職者會這樣提問,“請問面試官,你爲什麼會願意留在這家公司?”這會拉近彼此的距離,面試官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像朋友一樣和你分享她的一段經歷。

如果與面試官溝通得比較愉快,求職者也可以在提問的最後這樣說,“我沒有其他問題了,與您交流非常愉快,能留一張您的名片麼?(或者方便加一下您的微信麼?)”

在前面溝通得比較好的基礎上,面試官一般不會拒絕你的要求。這樣做可以和麪試官建立長線聯繫,後續不僅可以諮詢面試結果,還可以請教其他問題。無論是否入職這家公司,都可以把面試官當成朋友來相處。

在我6年的面試經歷中,有一個實習生提問讓我記憶猶新,跟大家分享下。

他在面試中表現不錯,我們聊得很愉快,他問我,在金山工作了幾年?當得知已經超過6年時,他下一個問題是,“這些年裏,讓你記憶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有情懷的問題,我也認爲他是一個很有情懷的人,這正是我喜歡的類型。所以我決定當場發offer。

結論:

面試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面試官有不同的風格和喜好,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求職者不能機械和教條,需要隨機應變,靈活運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