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 | 孔孟之道(完結)

【第一章】孔子的立身處世之道(1)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七十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於巴黎共同在一份會議宣言中寫道:“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翻開《論語》,我們不難找出孔子關於立身處世方面的主張。

  “學而”篇——

  孔子說:“敏於事而慎於言。”

  意思是勤敏做事,注意自己的言論。多辦事,少說空話大話。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守信用,不要認爲朋友不如自己。有了過錯就要改正。”(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莊重、忠誠、守信,尊重他人,有錯則改,是一個有修養之人應具備的品德。

  子貢問孔子:“貧窮時不巴結別人,富有時也不驕傲,這樣的人怎樣?”孔子回答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樂觀,富有而好禮之人。”(譯文,原文略)

  “爲正”篇——

  孔子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說,不管是求學還是做事,都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意思是說要先行動後言論,避免說大話、空話。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說,講信用是立身處世的根本,不能做背信棄義之事。

  “里仁”篇——

  孔子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意思是說,發家致富要符合仁義之道,違背道義和法律的發財之路,是絕對不能走的。

  孔子說:“見到賢能的人,就想着如何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與他相同的毛病。”(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要把優秀的人當做學習的榜樣,把卑劣的人當作一面鏡子,“反求諸己”,不斷完善自我。

  孔子說:“因爲嚴於律己而犯錯誤是很少的。”(譯文,原文略)

  孔子說:“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能生存,那不過是僥倖免於禍害罷了。”(譯文,原文略)

  “述而”篇——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學習別人的優點,看到別人的缺點就要反省自身,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孔子說:“被任用就施展才能,不被任用就潔身自好。”(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在人生道路上,面對進退之時,應有良好的心態,“用行舍藏”是個好辦法。

  “泰伯”篇——

  孔子說:“恭敬而不符合禮就會勞倦,謹慎而不符合禮就會畏縮,勇敢而不符合禮就會作亂,直率而不符合禮就會尖刻傷人。”(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恭敬、謹慎、勇敢、直率都是良好的品德,但要做到適度,做得過頭了,反而使人反感,貶損自身。

  孔子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意思是說,隔行如隔山,對不瞭解的事,不要蠻幹,否則只能添亂。


【第一章 】孔子的立身處世之道(2)

  “子罕”篇——

  孔子說:“嚴正的告誡,能不聽從嗎?但要以確實改正爲可貴;恭維的話,聽了能不高興嗎?但要以冷靜分析爲可貴。”(譯文,原文略。)

  他人對自己的評論必須正確對待,逆耳忠言要釆納,恭維之詞要分辯是非。

  “顏淵”篇——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裏說的“禮”,可以理解爲道德規範。意思是說,要約束自己,使視、聽、言、動都符合道德規範,不做違法的事。

  “子路”篇——

  孔子說:“自身的行爲端正,就是不發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該怎麼做;自身的行爲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沒有人聽從。”(譯文,原文略。)

  這是強調以身做則的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孔子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意思是說,急功近利,貪小便宜,不顧大局的做法,是辦不成大事的。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說,有修養的人不僅能與人和諧相處,還有個性,不一味逢迎,盲目苟同,喪失自我。

  “憲問”篇——

  孔子說:“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處困頓之中,不忘平時的諾言,也就可以稱爲完人了。”(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要見利思義,不要見利忘義;要見危授命,不要推卸責任;要迎難而上,不要半途而廢。

  孔子說:“一個人大言不慚,那他實踐起來一定很困難。”(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說大話,言行一致,纔會有威信。

  孔子說:“以正直的行爲回報別人的怨恨,用恩德回報恩德。”(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不要以怨報怨,以怨報德。

  “衛靈公”篇——

  孔子說:“說話忠誠守信,行爲篤實嚴謹。”(譯文,原文略。)

  “忠信篤敬”是孔子教導學生做一個通達的人的準則。不欺詐,不虛僞,才能與人和詣相處。

  孔子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說,做什麼事都要有所準備,“磨刀不誤砍柴工”,“不打無準備之仗”。

  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意思是說,要防犯於未然,目光應放長遠些。鼠目寸光,必然招致憂患。

  孔子說:“多批評自己,少責怪別,這樣就不會招致別人的怨恨。”(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遇事能“反躬自省”,寬容他人,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共處。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就是儒家提倡的“忠恕之道”,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孔子說:“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意思是說,對於花言巧語,要提高警惕;對於看不慣的小事情,要學會忍耐,多爲自己的大事着想,以免因小失大。

  孔子說:“有過不改,是謂過矣。”

  意思是說,要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否則就是錯上加錯。

  【第一章】孔子的立身處世之道(3)

  “季氏”篇——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戒忌:年少時,血氣尚未穩定,要戒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旺盛剛烈,要戒爭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弱,要戒貪得無厭。”(譯文,原文略。)

  在這裏,孔子對人生的三個階段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提出了告誡,對我們仍有警醒的作用。

  “陽貨”篇——

  孔子說:“恭敬就不會受到侮辱,寬厚就能服衆,誠信就能得到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效,慈惠就能領導他人。”(譯文,原文略。)

  “恭、寬、信、敏、惠”這是孔子回答什麼是“仁”時闡述的五𠆤要點,是“仁德”實際運用的方法,不管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都值得汲取和借鑑。

  孔子說:“喜好仁德卻不喜歡學習,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歡學習,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歡學習,弊病是拘於小信而傷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歡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歡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譯文,原文略。)

  這就是孔子提出的“六言六弊”,仁、智、信、直、勇、剛都是好品德,但是,如果缺乏文化知識和社會經驗,就會生搬硬套,理論脫離實際,從而產生負面影響,貶損自身。

  “堯曰”篇——

  孔子說:“君子德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這就是孔子提出的“尊五美”的觀點。“惠而不費”意思是說,幫助別人自己不需要耗費,也就是助人爲樂;“勞而不怨”意思是任勞任怨;“欲而不貪”是說對利益雖有慾望但不貪婪;“泰而不驕”是說遇事泰然自若但不驕傲;“威而不猛”就是要有威嚴,但不以勢壓人,要讓人敬,不要讓人怕。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命”可以理解爲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以及人生的發展方向和歸宿,不懂得這些,就不能成爲有修養的人;“禮”可以引申爲社會公認的傳統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等,不懂得這些,就無法立身處世;“言”指他人的言論、著作,不瞭解他人的言論、著作,就無法知道他的思想品德和學識水平。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思想(1)

  孔子是中國第一𠆤偉大的教育家,不論在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對象、教學態度、教學方法,還是求知態度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歷史性貢獻。《論語》中有關孔子教育方面的言論也不少。

  “學而”篇——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意思是說,把求知當做一件愉快的事來對待,就不會覺得厭倦。

  孔子說:“同學們在父母面前要孝順;與兄弟相處要尊敬兄長;說話要謹慎而講信用;博愛大衆而特別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這些之後,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要先學習做人的品德,再談學習文化知識,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德育第一,智育第二。”

  “爲政”篇——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意思是說,能從溫習舊的知識當中獲得新的東西,無師自通,推陳出新,纔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岡,迷?思而不學則殆。”

  意思是說,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𢜟,只空想不讀書就有危害了。

  孔子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說,求知不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懂得了就說懂了,沒有懂就說沒有懂,這纔是真懂。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只要學問有成,哪怕年歲遲暮也不要緊。這是一種探索真理、獻身真理的態度和精神。

  孔子說:“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卻以穿得不好,喫得不好爲恥,那就不值得和他談論什麼了。”(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做學問的人不能貪圖物質享受,應戒“驕奢”二字。

  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意思是說,勤勉好學,敢於向位卑者求教,就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最終取得更大的成就。

  “雍也”篇——

  孔子說:“廣泛地學習文化知識,並且用禮來約束自己,也就不會離經叛道了啊。”(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既要學習文化知識,又要提高思想修養,做到品學兼優。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思想(2)

  “述而”篇——

  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篤誠而喜愛古代文化,私下裏與老彭相比。”(譯文,原文略。)

  孔子喜愛古代文化,對古代文化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以“集羣聖之大成”,所以“述而不作”。句中“老彭”是指商朝的賢大夫。

  孔子說:“默默地牢記知識,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對我來說,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呢?”(譯文,原文略。)

  孜孜不倦地學習,勤勤懇懇地育人,是一個優秀教育工作者要具備的品質。

  孔子說:“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時候不去啓發他;不到他想說什麼而說不出來什麼的時候不去引導他;告訴他一方,他不能類推其餘三方,也就不再重複告訴他了。”(譯文,原文略。)

  激勵、誘導、啓發,這就是“舉一反三”的啓發式教學。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說,好學的人不拘於專門固定的老師,隨處都可以學到東西。別人的優點,加以學習,別人的缺點,當作一面鏡子,反躬自省。

  “子罕”篇——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他感嘆時光易逝,往事難再。人應當珍惜時間,把握現在,求知的腳步不能停息。

  “子路”篇——

  孔子說:“熟讀《詩經》三百篇,交給他政事卻不能處理得好;讓他出使國外,也不能獨立應對。雖然讀得多,又有什麼用處呢?”(譯文,原文略。)

  孔子認爲,人不能讀死書,應求實務本,學以致用。

  “憲問”篇——

  孔子說:“做了讀書人卻很戀家,那就不配做讀書人了。”(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求學要耐得住寂寞,艱苦奮鬥,才能取得好成績。

  “衛靈公”篇——

  孔子說:“不說‘怎麼辦,怎麼辦’的人,我也不知道拿他怎麼辦了啊!”(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不僅要勤學,還要好問,應主動提出問題,動腦筋想辦法。

  孔子說:“有教無類。”

  意思是說,對待教育對象,要一律平等,不能有親疏貴賤之分。

  “陽貨”篇——

  孔子說:“同學們怎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激發情志,可以體察社會,可以交友,可以鳴不平;近的可以知道如何侍奉父母,遠的可以知道如何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譯文,原文略。)

  孔子高度評價詩對社會的積極作用,鼓勵學生學詩。

  “子張”篇——

  孔子的學生子貢說:“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蟲小技,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處。但是,如果熱衷於它,恐怕會妨礙實現遠大的目標。所以君子不屑於這些玩藝兒。”(譯文,原文略。)

  意思是說,求知不要玩物喪志。

  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學習要廣博,志向要堅定,多問多想當前的事,應理論聯繫實際。

  孔子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意思是說,做了官有餘力就要學習,學業有成了,就可以去做官。也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打造學習型社會”、“學以致用”以及“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等。

【第三章】孔子與孟子的識人之術

  “爲政之要,唯在得人”。如何識人也是儒家關注的重點,《論語》和《孟子》中都有不少論述,本文只錄譯文,原文從略。

  一、從外表方面識人

  在《論語·堯曰》中,孔子說:“君子衣冠整齊,目不斜視,莊重而嚴肅,使人望而生畏,這就是威嚴而不兇猛。”

  在《孟子·離簍上》中,孟子說:“觀察一個人,再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了。眼睛不掩蓋一個人的醜惡,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閃閃。所以,聽一個人說話的時候,注意觀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惡真僞還往哪裏藏呢?”

  二、從言論方面識人

  在《論語·學而》中,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好人臉色的人,少有仁德。”

  對於這一點,又在《論語·公冶長》中作了進一步說明,認爲“巧言令色之人是可恥的。”

  在《論語·憲問》中,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善言就是好的言論或著作。

  在《孟子·盡心下》中,孟子說:“狂放的人志向很遠大,有進取心,但語言很誇張。四處討好的人,就是老好人。”(孔子認爲,老好人是偷道德的賊,很不好。)

  在《孟子·離簍下》中,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得有結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三、從行爲方面識人

  在《論語·述而》中,孔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人,是少有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沒有過。”

  在《論語·爲政》中,孔子說:“看他的所作所爲,考查他的經歷,觀察他的興趣,這𠆤人還能隱瞞什麼呢?”

  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人的過錯各有不同,觀察一個人的過錯,也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仁心。”

  觀過知仁,就是從一個人所犯錯誤中識人,是從反面看問題的辯證思想。

  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說:“做一件事,不明白爲什麼要做,習慣了不想想爲什麼習慣,一輩子隨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這樣的人,是平庸的人。”

  如果一個人沒有奮鬥目標和進取心,就太平庸了。

  四、從性情方面識人

  在《論語·雍也》中,孔子說:“智者喜愛水,仁者喜愛山;智者好動,仁者好靜;智者快樂,仁者長壽。”

  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君子心懷道德,小人卻心裏想着自家的田地.;君子心懷法度,小人卻一心貪圖實惠。”

  孔子又說:“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

  在關鍵時刻,取義還是取利,是君子與小人的根本區別。

  在《論語·述而》中,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意思是說,君子光明磊落,小人患得患失,庸人自擾。

  在《論語·子路》中,孔子說:“剛強、果敢、質樸、沉默寡言,這幾種品質近乎仁。”

  在《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別人。”

  孔子又說:“君子注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好勝,團結羣衆而不結黨營私。”

  在《論語.子罕》中,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意思是說,年歲寒冷,然後才知道松樹和柏樹最後萎謝的道理。比喻經過嚴酷考驗之後,纔會看到人的高貴品質。

  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說:“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根植於肩背,充實於四肢,通過四肢的動作,不用言語,別人也能理會。”

  意思是說,君子是表裏如一的。

【第四章】孔子的用人觀

  本文錄入《論語》中有關孔子在用人方面的言論,基本上只錄譯文,原文從略。

  “憲問”篇——

  孔子說:“對於千里馬,不稱讚它的力氣,要稱讚它的品質。”

  意思是說,人才的品質比才幹更重要。

  “泰伯”篇——

  孔子說:“即使有周公那樣的才幹,只要驕傲吝嗇,那他其餘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意思是說,沒有謙遜和寬容大度的品德,即便他很有才幹,也是不能重用的。

  “爲政”篇——

  孔子說:“把正直的人提撥到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才服從;把不正直的人提撥到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從。”

  意思是說,任用幹部要尊重民意,提撥正直的人。

  “子路”篇——

  孔子回答向他請教政事的人說:“先派好各部門的負責人,再赦免部下的小過失,然後提撥德才兼備的人。”

  意思是說,各部門的責任要明確,各司其職。對於部下的小過失要諒解,不求全責備。德才兼備的人就應當提撥他。

  “衛靈公”篇——

  孔子說:“道不同,不相爲謀。”

  意思是說,人生志向、思想觀念、學術主張、奮鬥目標不一致的人,是不能在一起謀劃共事的,以免產生矛盾,走向對立面。

  “憲問”篇——

  在談到衛靈公昏亂無道時,季康問孔子爲什麼衛國不會敗亡。孔子回答說:“這是因爲衛國在主管外交和軍隊方面,有得力的人支撐着。”

  意思是說,有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將,即使領導者自身沒有什麼能力,也可以開創一個良好的局面。

  “泰伯”篇——

  孔子說:“老臣舊屬沒有什麼大過錯,就不要遺棄。”

  意思是說,老幹部閱歷深,經驗豐富,只要不犯大錯,就應當讓他們發揮餘熱,爲社會做更大的貢獻。

【第五章】孟子的仁義學說(1)

  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義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學術和政治思想,在儒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孟子》關於仁義方面的論述比較多,本文只提取精華部分。

  “公孫丑(上)”篇——

  公孫丑向孟子請教什麼是“浩然之氣”,孟子回答說:“難言也。其爲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爲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怍義襲而取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意思是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它是充滿仁義道德的正氣,必須要靠正義蓄養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爲就能獲得的,一旦做了有愧於心的事,這種氣就缺乏力量。

  孟子還講了“拔苗助長”的故事來說明“浩然之氣”不能急於求成,要靠個人平常生活中,以仁義道德作爲行爲標準,日積月累而成。

  孟子說:“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意思是說,以德服人,能讓人心悅誠服,就像七十二弟子歸服孔子一樣。以力服,只能讓人暫時屈服,不能讓人誠服。

  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意思是說,人所固有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四心),是“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的發端(四端),像星星之火,燃燒後可以燎原,像涓涓細流,彙集後可以成江河。要懂得“擴而充之”,進行後天的培養,就能夠具備足以安天下的能力。

  孟子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就是包含“四心”在內的憐憫體恤別人的心情,用這種心情來行政,就是“仁政”,實行“仁政”可以治理好天下。

【第五章】孟子的仁義學說(2)

  “公孫丑(下)”篇——

  孟子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這是孟子在向他的學生講了天下形勢之後說的一句感言,“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𠆤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表現出孟子以天下爲己任的精神,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滕文公(下)”篇——

  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這是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之道,句中的“廣居、正位、大道”,就是“仁、禮、義”。“大丈夫”的所作所爲,都應符合仁、禮、義的要求。得志的時候與老百姓一同前進;不得志的時候就堅持自己的原則。富貴不能使我驕傲淫逸,貧賤不能使我改變節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孟子這段話,曾激勵過衆多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仁人志士。

  “告子(上)”篇——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這是孟子關於魚和熊掌,生命和道義的著名論述。孟子認爲,正義的事業比生命更可貴。這種“捨生取義”的精神,曾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正義之士,爲實現美好的理想,奮鬥不息,捨生忘死。

  “告子(下)”篇——

  孟子說:“爲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爲人子者懷仁義以事其父,爲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其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意思是說,只要人與人之間都心懷仁義相處,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大家忠誠正義,世界就能保持穩定與和平。

  孟子在第一次見梁惠王時也說,要講仁義,不必談什麼利益。他認爲,從治國方面上說,仁義比利益更重要。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這是孟子最爲著名的言論之一。文中說一個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鍊,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鍊意志,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裏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沉絕望,往往導致滅亡。

  在孟子看來,逆境和憂患並不一定是壞事,對於仁義之士來說,是一種必要的磨鍊。這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強不息的精神,曾激勵過無數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

  “盡心(上)”篇——

  孟子說:“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是孟子對“士”(即知識分子)的教誨。窮困時不失去仁義,才能安然自得;顯達時不背離道德,才能不讓百姓失望。窮困不得志時就修養自身,完善自我;顯達得志時就要把恩惠施於百姓,兼善天下。孟子這種修心養性和兼善天下的人生態度,成了歷代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主要方式。

  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也。”

  意思是說,政治清明吋,用道義立身行事;政治黑暗時,用生命捍衛道義。孔子也說過:“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都要求“士”應把仁義道德提高到比自己生命更爲重要的地位。不要以犧牲道義爲代價去屈從他人。突顯出儒家捍衛道義的壯烈情懷。

【第六章】孟子的民本思想(1)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生爲本,仁愛爲懷”的觀念,影響深遠。《孟子》中關於這方面的論述,以下作簡要介紹。

  “梁惠王(上)”篇——

  梁惠王一面顧盼着鴻雁麋鹿等飛禽走獸,一面說:“賢人也以此爲樂嗎?”孟子回答說:“正因爲是賢人才能以此爲樂,不賢的人就算有這些東西,也是不能夠快樂的。”接着,孟子以周文王建“靈園”的事來說明,賢人雖然用了百姓的勞力來修建遊玩的場所,但百姓樂意出力,因爲周文王能與民同樂。孟子又以暴君夏桀爲例,來說明不賢的人即使擁有珍禽異獸,但不能與民同樂,自己得不到快樂,百姓還對他恨之入骨。

  “與民同樂”的思想,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組成部分。

  孟子對齊宣王說:“沒有固定的產業收入,卻有固定的道德觀念,只有讀書人才能做得到。至於一般百姓,如果沒有固定的產業收入,也就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一旦沒有固定的道德觀念,那就會胡作非爲,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所以,賢明的國君制定老百姓的產業政策,一定要讓他們能贍養父母,撫養孩子;好年成豐衣足食,壞年成也不致餓死。然後督促他們走正道,老百姓也就容易聽從了。”

  這段話的意思類似管仲說的“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孟子認爲,有恆產纔有恆心,所以,要先讓百姓豐衣足食,然後才能知禮義。

  “梁惠王(下)”篇——

  孟子說:“國君以百姓的快樂爲快樂,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爲快樂;國君以百姓的憂愁爲憂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爲憂愁。如果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這是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政治觀點。

  “公孫丑(上)”篇——

  孟子說:“尊重賢才,使用能人,傑出的人物都有職位,那麼,天下之士都樂於在這樣的朝廷任職;在市場上提供儲貨的地方卻不徵稅,把滯銷的貨物依法收購不使積壓,那麼,天下商人郄樂於在這樣的市場做生意;海關只稽查不徵稅,那麼,天下的旅客都樂於在這樣的路上旅行了;種莊稼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徵稅,那麼,天下的農民都樂於在這樣的土地上耕種了;居民區沒有額外的土地稅和勞役稅,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樂於成爲這裏的居民了。真正能夠做到這五點,就連鄰國的百姓都會把他當父母一樣仰慕。如果有誰想帶人攻打他,就好比率領兒女去攻打父母,從來就沒有人會成功。這樣,他就會天下無敵了。”

  這段談到了尊重人才和稅收問題。孟子主張免除在當時屬於不合理的稅收,以減輕百姓的負擔。他的立足點都在天下百姓,其目的是使國君成爲“天下無敵”的明君。

【第六章】孟子的民本思想(2)

  “離婁(上)”——

  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爲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百姓的支持,是因爲失去了民心。……獲得民心的辦法:百姓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百姓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們身上。這樣,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野跑一樣。替深淵把魚趕來的是水獺;替森林把鳥雀趕來的是喫鳥雀的鷂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百姓趕來的是殘害百姓的夏桀和殷紂王。”

  孟子認爲,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何得到民心,孟子提出了以民爲本的“仁政”,只有實行“仁政”的國家,天下百姓纔來歸服。

  “告子(下)”篇——

  孟子說:“仁德的語言不如仁德的聲望那樣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樣贏得民心。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愛。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財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政令”屬法治範疇,“教育”屬德治範疇。孟子主張側重德治,德治是贏得民心的所在。

  “盡心(上)”篇——

  孟子說:“搞好耕種,減輕稅收,可以使百姓富足。飲食有一定數量,費用有一定節制,財物便用之不盡。……聖人治理天下,使百姓的糧食像水與火一樣充足。……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

  這裏說的是衣食足而知禮義的道理。經濟搞上去了,抓精神文明就容易了。

  孟子說:“君子對萬物愛惜它,但談不上仁愛;對百姓仁愛,但談不上親愛。親愛親人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而愛惜萬物。”

  孟子說的“仁民而愛物”,就是國君要應百姓的生活需要去支配物資,不要無限度地追求物質利益而役使百姓。親愛親人,仁愛百姓,愛惜自然資源。

  “盡心(下)”篇——

  孟子說:“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所以,得到民心者做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做國君,得到國君歡心的做大夫。國君如果危害國家,就改立國君。”

  這是孟子關於“民貴君輕”的著名論述。國君可以被百姓改立,天下百姓則無法被更換。

【第七章】孟子的修養方法(1)

  孟子的“修心養性,自善其身”,是一種完善人的學問,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作簡要介紹。

  “公孫丑(上)”篇——

  公孫丑問孟子擅長哪一方面,孟子回答說:“我知言,我養我浩然之氣。”

  孟子講的“知言”,是指對於“詖(偏頗)、淫(誇張)、邪(怪闢)、遁(躲閃)”等言辭,都能看出它“所蔽(片面)、所陷(過分)、所離(離奇)、所窮(理窮)”之處。他講的“養浩然之氣”,是強調人的內心修養。他認爲要“配義與道”,即加強儒家仁義道德的思想修養,日積月累地行仁義之事,“浩然之氣”才能水到渠成。

  孟子說:“子路在別人指出他的過錯時,他就很高興;大禹聽到有教益的話,就給人家敬禮;舜帝更是能與別人共同做善事,捨棄自己的缺點,學習人家的優點,非常快樂地吸取別人的長處來行善。……所以,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別人一起來行善。”

  孔子的學生子路,能聞過則喜,夏禹聽到有教益的話還高興地下拜行禮,大舜不僅能拚除自身的缺點,非常快樂地學習別人的優點,還能與別人一同做善事。這三𠆤人是聞過則喜、善言則拜和與人爲善句楷模。

  “離婁(上)”篇——

  孟子說:“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不夠;管理別人卻不能夠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管理才能是否有問題;禮貌待人卻得不到別人相應的禮貌,那就應反問自己的禮貌是否周全——凡是行爲得不到預期的效果,都應該反過來檢查自己,自身行爲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會歸服。”

  孟子所說的“反求諸己”,是儒家自我完善的主要方法之一。他認爲,只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克服不足,修正自身的行爲,就能做一個讓人敬仰的人。

  孟子說:“本來很近的路,卻跑到老遠的地方去找;本來很容易的事,卻往難處去做。其實,只要人人都親近自己的親人,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意思是說,凡事不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要使天下太平,只要人人都從自己身邊平凡的事做起。

  孟子說:“使自己真誠有辦法: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所以,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極其真誠卻不能使人感動,是沒有過的;不真誠是不能夠感動人的。”

  孟子強調“誠”的重要性。真誠是立身之本,一個人如果缺乏真誠,一切都無從談起。

  孟子說:“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好爲人師”是古今文人的通病,都認爲自己比別人技高一籌,成了奮發進取的障礙。孟子提出來,以引起人們的警惕。

【第七章】孟子的修養方法(2)

  “離婁(下)”篇——

  孟子說:“廣博地學習,詳盡地解說,目的在於融會貫通後返歸到簡約去。”

  意思是說,做學問要深入淺出。

  孟子說:“君子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是仁,是禮。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不是仁愛的事不幹,不合於禮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禍患到來,君子也不會感到憂患了。”

  孟子認爲,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內心應保持仁和禮的觀念,首先敬愛別人,別人也會敬愛你,不做違背仁和禮的事。在這段話中,孟子還強調了反躬自省,別人爲什麼不敬愛自己,首先應從自身找原因。“仁者愛人”也是儒家“忠恕之道”的出發點。

  “告子(上)”篇——

  孟子說:“仁是人的本心,義是人的大道。放棄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尋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雞狗丟失了會去找回來,本心失去了卻不知道去尋求。學問之道沒有別的什麼,不過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來罷了。”

  這是孟子的“求放心”理論,它與“反求諸己”共同形成了孟子的“內省”說。孟子認爲,人性本善,人具有先天的良知良能,因而,“反求諸己”和“求放心”就是求這種內在的良知良能,或把失去的先天善性尋找回來。

  孟子說:“眼睛、耳朵這類器官不會思考,所以被外物所矇蔽,一與外物相接觸,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這𠆤器官則有思考能力,有思考就有所得。這是上天特意賦予我們人類的。所以,首先把心這𠆤重要的部分確立好,其他次要部分就不會被引入迷途。這樣便可以成爲君子了。”

  孟子這裏說的“心”,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腦”。“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是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只有樹立正確的觀念,視聽纔不會被外物所矇蔽。

  “告子(下)”篇——

  孟子說:“君子不講信用,怎麼會有操守呢?”

  意思是說,有修養的人是應當講信用的。孔子也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說明“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之一。

  “盡心(上)”篇——

  孟子說:“充分運用心靈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靈的思考,涵養本性,這就是對待天命的方法。無論短命還是長壽,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主張“養性事天,修身立命”。按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不能虛度光陰,浪費生命。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充實自己,機遇總有一天會到來。

【第七章】孟子的修養方法(3)

  “盡心(上)”篇——

  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反躬自問,誠實無欺,便是最大的快樂。盡力按恕道辦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句中的“方物皆備於我”,意思是說對世界萬事萬物都有了透徹的瞭解;“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以高標準認識事物,以高要求社會實錢,是最大的快樂。

  孟子說:“人的品德、智慧、本領、知識,往往產生於災患之中。那些受疏遠的大臣和賤妾所生的兒子,經常操心着危難之事,深深憂慮着禍患降臨,所以能通達事理。”

  意思是說,面對逆境,不要悲觀,應從容面對,成功之路就在自己腳下。

  孟子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他水流所吸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他言論所吸引了。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要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不放過每條小縫隙;流水有規律,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向前流;君子立志於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達。”

  意思是說,做一個通達有修養的人,立志要高遠,胸襟要開闊,基礎要紮實,循序漸進,厚積薄發,才能使自己的學識水平和思想境界達到理想的高度。

  孟子說:“飢餓的人覺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乾渴的人覺得任何飲料都是可口的。他不能夠喫喝出飲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是由於飢餓和乾渴的妨害。……人的心靈也有像飢餓和乾渴那樣的妨害,一個人如果能夠克服掉它,不讓它去妨害心靈,那就不會以自己不如別人爲憂慮了。”

  意思是說,心靈不能受到像飢渴那樣的干擾,否則就會失去辨別力,以致好壞不分,胡亂吸收不健康的思想和觀念。人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己,使心靈經常性地吸收養分。能夠這樣,即使發現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也能迎頭趕上。

  孟子說:“做事好比掘井一樣,掘到六七丈深還沒有見到水,仍然只是一口廢井。”

  意思是說,做事要有恆心,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不能懈怠,半途而廢。

  孟子說:“只是奉養而𣎴愛,那就如養豬一樣;只是愛而不恭敬,那就如養畜生一樣。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禮物之前就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虛留。”

  意思是說,贍養老人,不僅要滿懷愛心,還要做到恭敬。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跟養牲畜差不多了。

  “盡心(下)”篇——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意思是說,讀書時應善於獨立思考,結合實際,不能唯書本是從。

  孟子說:“言語淺近而意義深遠的,是善言;操守簡約而施與廣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語,講的雖然是平常事,卻蘊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從修養開始,然後才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往往在於放棄自己的田地不耕種,卻到別人的田地除草——要求別人的很多、很嚴,要求自己很少、很寬。”

  意思是說,有修養的人說話要言簡意賅;行爲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作風要求實務本,推己及人。

  孟子說:“修心養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慾望。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一個人如果慾望很多,即便本性還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意思是說,慾望太多,則利令智昏,做出愚蠢的事來。因此,孟子認爲,修心養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清心寡慾。句中的“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在孟子看來,人所固有的“善”,會被慾望蠶食。

【第八章】《大學》告訴我們什麼?

  《大學》首先提出的是“三綱八目”。

  【三綱】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儒家學說基本上按“三綱八目”展開來。“三綱”是目標,“八目”是方法,是人生進修的階梯,其中以“修身”爲根本。

  明明德——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從思想上和精神上不斷更新自己;

  止於至善——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爲人子,止於孝;爲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格物致知——對萬事萬物認識、研究,融會貫通,從而獲得豐富的知識,掌握萬事萬物的原理;

  誠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誠,不自欺欺人;

  正心——端正自己的內心而無邪念;

  修身——提高自身品德修養;

  齊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使家庭家族和美興旺;

  治國——治理國家;

  平天下——使天下太平。



【第九章】《中庸》強調的是什麼?

  《中庸》被儒家推崇爲“實學”,闡述的是“中庸之道”,並提出人性修養的教育理論。其中,着重強調的是“誠”。

  《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萬物之性;能盡萬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化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意思是說,最真誠的人,能完全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完全施展出他的才能,並能帶動他人,激發他人的潛能和智慧,還能讓天地萬物更好地繁衍壯大,成爲不朽的人傑,達到“天、地、人”三者並列的理想境界。

  《中庸》用了相當多的篇幅,來論述如何做到真誠——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也: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意思是說,要想做到真誠,就要選定一個好的目標,執着追求,廣泛學習,詳細詢問,周密思考,明確辨別,忠實履行。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能化。”

  意思是說,致力於某一方面做到真誠,要通過“形、著、明、動、變、化”這幾個階段,最終能化育萬物,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意思是說,真誠到了極高的程度,就能預知未來。心誠則靈,心靈達到“至誠”的境界,不被身外事物迷惑,就能洞悉萬物的根本規律。

  “至誠無息。”

  意思是說,最高程度的真誠是沒有息止的。

  《中庸》認爲,“誠”是長久悠遠、廣博深厚的,甚至連自然法則都可以用一個“誠”字來概括:寬廣的天空能覆蓋萬物,遼闊的大地能承載萬物,浩瀚的大海能包容萬物……都是由“誠”從少到多、從小到大不斷積累形成的。

【第十章】儒家倫理思想與和諧社會

  儒家倫理思想是以“仁”爲核心的道德規範體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調和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以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孟子說:“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一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自己要想有所作爲,也使別人有所作爲,自己要想飛黃騰達,也使別人飛黃騰達;二是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說,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這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仁”的品德,就是尊重他人的觀念;以尊重公衆的意願、滿足公衆的要求爲己任。

  社會的和諧,有賴於社會成員完善自我道德,獲得“仁”的品德。

  《大學》明確告訴我們從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大學》中說:“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從內修到外治有序地展開來,是人生進修的階梯,從低級到高級,不斷地完善自我,實現自我的道德價值。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人生階梯上,鑄造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

  社會的和諧有賴於家庭的和諧,儒家提倡的“愛人”,首先是愛自己的家庭、家族成員,即“親親之愛”。孝悌之道就是這種“親親之愛”的表現形式。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長。儒家認爲“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和組成部分,所以對父母的孝敬只是對自身生命之本的培植,而對祖先的祭祀也不過是對自己原始生命之源的緬懷。兄弟則是手足,對兄弟的關愛也是對自身的愛護。把自己對家庭、家族成員的愛,擴展到社會,力求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孔子說的“泛愛衆”(見《論語》)。“親親之愛”和“泛愛衆”都是一種對人的和睦、友愛的情誼,對人的尊重、同情、關心和愛護,有助於使整個社會形成一個相親相愛的、溫暖和諧的大家庭。

  社會的和諧,有賴於正確處理信、義、利的關係。

  孔子認爲,“信”是做人的一項重要原則,“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爲政》)就是說做人要講信用,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賴,否則就很難做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就是主張當政者對百姓要講信用,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在“義”、“利”方面,孔子認爲,君子“義以爲上”、“義以爲質”,就是把“義”看作做人和處理事務的基本道理,主張“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孟子則強調:“其所取之者,義乎?不義乎?而後受之。”(《孟子·萬章上》)在利與得面前,取與不取,要以“義”爲準則,違背“義”的東西,即便很小,也不能接受。這種先義後利、非義不取、重義輕利的思想,有助於文明經商,培養良好的商業道德;有助於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以及社會利益的關係。

  儒家倫理思想,根植於民族生活的土壤當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們今天爲人處世的道德準則,仍沒有脫離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等倫理道德的範疇,對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積極的作用。

【第十一章】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1)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其源頭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易》。

  《周易》又稱《易經》,是一部占筮書。涉及的內容有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中的祭祀、戰爭、生產、婚喪、嫁娶、商旅等,廣泛地記錄了西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周易》被儒家列爲五經之首。孔子思想與《周易》的關係,可以從解說《周易》的《繫辭》中瞭解到一些。比如:

  “乾卦”中說“亢龍有悔”,是佔天上的星象,講的是龍星上升到極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徵兆。孔子由此聯想到了尊貴的君王,並加以發揮說:“尊貴而沒有地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衆,使賢人處在低下的位置,無人輔佐,所以動輒就危險。”(譯文,原文略)體現的是儒家愛民思想。

  “否卦”中說:“其亡其亡,繫於苞桑。”是說國家的命運很危險。孔子對此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說:“意識到危險,就使地位安全穩固,意識到消亡,就應使生存得到保障;動亂,意味着安定的出現。因此,君子在平安時不要忘記危險,繁榮時不要忘記衰亡,安定時不要忘記動亂。這樣,自身地位安穩,國家也有了保障。”這是儒家“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同人卦”中說:“同人先號兆而後笑。”說的是打仗時先被圍困,後又獲勝的情景。孔子由此聯想到了爲人處世方面的問題,他說:“君子爲人處世的準則,要麼入世,要麼出世,要麼沉默要麼發言。二人同心,就像利刃可以斬斷金屬;同心之言,就像蘭花一樣芳香。”表露的是儒家“同心同德”的理念。

  “謙卦”中說:“勞謙,君子有終。”是說君子要謙虛謹慎,勤勞刻苦。孔子加以發揮說:“勤勞刻苦而不自誇,有功績而不自滿,這是敦厚到極點的表現,是致力於恭敬而保全自身的地位。”體現了儒家“恭”的觀念。

  “大過卦”中說:“藉用毛茅。”講的是恭謹從事。孔子有感而發:“按照這樣慎重的態度行事,就不會有什麼過失。”顯露出儒家“禮”的觀念。

  “鹹卦”中說:“憧憧往來,朋從爾惠。”講的是商人往來市場經商的情況。孔子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他說:“往就是退縮,來就是伸展,退縮和伸展交相感應,就產生了利益。軟甲蟲收縮身體,是爲了求得伸展;龍和蛇的冬眠,是爲了保存自身。精研義理達到精妙境界,是爲了實際應用……窮究萬物的奧祕,認識萬物的變化,就是最偉大的德行。”體現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

【第十一章】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2)

  “解卦”中說:“負且乘,致寇至。”說的是商人滿載而歸,途中遇到強盜的事。孔子發揮說:“身爲小人,卻乘坐君子車馬,盜賊就想去搶劫;地位在上的人怠慢,地位在下的人就暴動,盜賊就想來劫奪;懶於收藏財物是教人偷盜;妖豔的容顏是教人淫亂。”言外之意就是“尊君愛民,節儉自律”的思想。

  “中孚卦”中說:“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像一首詩:“鶴在樹蔭中叫,其子和之,我有好酒與你同享。”孔子把這美好的詩意引申到君子的言行方面上來,他說:“言論出於自己,影響民衆;行爲產生近前,遠處也有反應。言論和行動就像君子的樞機,樞機一發動,就決定着君子的榮辱。言論和行動是君子用來影響天地萬物的手段,難道能不慎重嗎?”這是儒家所提倡的“謹言慎行”的發端。

  道家文化與《周易》的關係,可以說是血脈相連。只要一提起道家,就會想到八卦,一想到八卦,自然就聯繫到了《周易》。

  道家在人生態度上主張返樸歸真、順其自然,並注重養生;在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在羅輯思維上有“相反相成”和“大象無形”兩個層次。道家完全接受了《周易》的“陰陽”理論,認爲宇宙萬物“負陰而抱陽”,都有陰陽兩個方面。

  道家文化的創始人是老子,他的代表作《道德經》就是以陰陽兩𠆤相互對立的概念爲主線,闡發他的思想觀點,內容從宇宙到人生,從物質到精神,涉及衆多層面。

  《周易》中與道家文化有關的內容也很多,比如:“乾卦”內容與天有關;“坤卦”內容與地以及地上生活的人有關;“泰卦”講對立面互相轉化;“否卦”講對立面互相轉化的道理,與“泰卦”相反;“革卦”講戰爭,用戰爭來說明變的思想;“艮卦”內容與養生有關;“既濟”卦講事情成功的道理,以及濟與不濟的轉化;“未既卦”講不濟中有濟的道,與“既濟卦”相反。等等。

【附】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和地支

  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和地支是道家學說的組成部分。

  【陰陽】

  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爲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在《易經·繫辭》中提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是兩個抽象的概念,在物理作用上,陽爲動,陰爲靜;在物質方面,陽爲剛,陰爲柔;在自然界,天爲陽,地爲陰,日爲陽,月爲陰,雄爲陽,雌爲陰……《易經·繫辭》中有“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四象生八卦的說法。老子《道德經》中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秦漢前後的占卜家,以及後來的卜巫術數與擇日,魏晉以後的堪輿家(看風水的),唐宋以後的星命家(算命的)等,都是運用了陰陽互變的理論。

  【五行】

  五行(xíng)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五行學說不僅是我國古代的物質形成學說,還是集哲學、占卜算命、曆法、中醫學、社會學等諸多學於一身的理論。

  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爲五種性質:木、火、土、金、水,稱之爲"五行"。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尚書·洪範》。後人根據對五行的認識,又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

  相生,是指兩類屬性不同的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剋,與相生相反,是指兩類不同屬性事物之間相互剋制的關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古人運用五行觀念,在天文上,用來說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地理上,用來說明東西南北中五𠆤方位;在氣象上,用來說明春夏秋冬四季的狀況;在醫學上,用來說明心肝脾肺腎。秦漢以後,五行的變化理論還被術士們應用在政治上,做爲歷代政權變更的理論根據。

  【八卦】

  根據史料記載,八卦的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發明,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

  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號,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個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

  八卦與"陰陽、五行"一樣,是古人用來推演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最初在上古時期,人們用八個符號來表示自然界的八種東西: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巽卦代表風,震卦代表雷,坎卦代表水,離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兌卦代表澤。

  後來,又從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用來分析事物變化的現象。我們今天常見的八卦圖是由宋代學者畫的,圖中相對的各卦,陰陽正好相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兌東南,艮西北。自震至乾爲順,自巽至坤爲逆。”宇宙現象週而復始,循環不已,所以八卦圖是畫成圓形的。

  【天干和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爲十天干;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爲十二地支。

  將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進行組合,天干在前,地支在後,由“甲子”開始到“癸亥”爲止,共形成六十組,稱爲“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天干和地支,用它來說明日月運行的規則,如:每年十二個月,每月三十天,每天十二個時辰等。

  大約在我國的周、秦時期,印度則是用十二個動物來表示同樣的意思。後來,隨佛教傳入中國,彼此相互融合,就有了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用來代表十二地支。

  漢代的道家和儒者,把“六十花甲”與陰陽、五行、八卦等術數觀念都歸到《易經》的卦象作代表符號,便有了易學象數“納甲”的名稱。

  兩漢時期的讖緯之學,還用天干和地支推測未來人事的演變等。

  陰陽、五行、八卦和天干地支的六十甲子,被道教吸收,加上宗教性的天神天將,九宮數學等,便構成“奇門遁甲”的神祕之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