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孔孟之道(完结)

【第一章】孔子的立身处世之道(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巴黎共同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找出孔子关于立身处世方面的主张。

  “学而”篇——

  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

  意思是勤敏做事,注意自己的言论。多办事,少说空话大话。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也不能巩固。要坚持忠诚和守信用,不要认为朋友不如自己。有了过错就要改正。”(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庄重、忠诚、守信,尊重他人,有错则改,是一个有修养之人应具备的品德。

  子贡问孔子:“贫穷时不巴结别人,富有时也不骄傲,这样的人怎样?”孔子回答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乐观,富有而好礼之人。”(译文,原文略)

  “为正”篇——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说,不管是求学还是做事,都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意思是说要先行动后言论,避免说大话、空话。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说,讲信用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不能做背信弃义之事。

  “里仁”篇——

  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意思是说,发家致富要符合仁义之道,违背道义和法律的发财之路,是绝对不能走的。

  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想着如何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要把优秀的人当做学习的榜样,把卑劣的人当作一面镜子,“反求诸己”,不断完善自我。

  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是很少的。”(译文,原文略)

  孔子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能生存,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译文,原文略)

  “述而”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学习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就要反省自身,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孔子说:“被任用就施展才能,不被任用就洁身自好。”(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在人生道路上,面对进退之时,应有良好的心态,“用行舍藏”是个好办法。

  “泰伯”篇——

  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就会劳倦,谨慎而不符合礼就会畏缩,勇敢而不符合礼就会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良好的品德,但要做到适度,做得过头了,反而使人反感,贬损自身。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意思是说,隔行如隔山,对不了解的事,不要蛮干,否则只能添乱。


【第一章 】孔子的立身处世之道(2)

  “子罕”篇——

  孔子说:“严正的告诫,能不听从吗?但要以确实改正为可贵;恭维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但要以冷静分析为可贵。”(译文,原文略。)

  他人对自己的评论必须正确对待,逆耳忠言要釆纳,恭维之词要分辩是非。

  “颜渊”篇——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里说的“礼”,可以理解为道德规范。意思是说,要约束自己,使视、听、言、动都符合道德规范,不做违法的事。

  “子路”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译文,原文略。)

  这是强调以身做则的表率作用,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意思是说,急功近利,贪小便宜,不顾大局的做法,是办不成大事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不仅能与人和谐相处,还有个性,不一味逢迎,盲目苟同,丧失自我。

  “宪问”篇——

  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处困顿之中,不忘平时的诺言,也就可以称为完人了。”(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要见利思义,不要见利忘义;要见危授命,不要推卸责任;要迎难而上,不要半途而废。

  孔子说:“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他实践起来一定很困难。”(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说大话,言行一致,才会有威信。

  孔子说:“以正直的行为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回报恩德。”(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要以怨报怨,以怨报德。

  “卫灵公”篇——

  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译文,原文略。)

  “忠信笃敬”是孔子教导学生做一个通达的人的准则。不欺诈,不虚伪,才能与人和诣相处。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做什么事都要有所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打无准备之仗”。

  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意思是说,要防犯于未然,目光应放长远些。鼠目寸光,必然招致忧患。

  孔子说:“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这样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遇事能“反躬自省”,宽容他人,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共处。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忠恕之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意思是说,对于花言巧语,要提高警惕;对于看不惯的小事情,要学会忍耐,多为自己的大事着想,以免因小失大。

  孔子说:“有过不改,是谓过矣。”

  意思是说,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否则就是错上加错。

  【第一章】孔子的立身处世之道(3)

  “季氏”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年少时,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译文,原文略。)

  在这里,孔子对人生的三个阶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提出了告诫,对我们仍有警醒的作用。

  “阳货”篇——

  孔子说:“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能服众,诚信就能得到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效,慈惠就能领导他人。”(译文,原文略。)

  “恭、宽、信、敏、惠”这是孔子回答什么是“仁”时阐述的五𠆤要点,是“仁德”实际运用的方法,不管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都值得汲取和借鉴。

  孔子说:“喜好仁德却不喜欢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欢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欢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伤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欢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译文,原文略。)

  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六言六弊”,仁、智、信、直、勇、刚都是好品德,但是,如果缺乏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就会生搬硬套,理论脱离实际,从而产生负面影响,贬损自身。

  “尧曰”篇——

  孔子说:“君子德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尊五美”的观点。“惠而不费”意思是说,帮助别人自己不需要耗费,也就是助人为乐;“劳而不怨”意思是任劳任怨;“欲而不贪”是说对利益虽有欲望但不贪婪;“泰而不骄”是说遇事泰然自若但不骄傲;“威而不猛”就是要有威严,但不以势压人,要让人敬,不要让人怕。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命”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生的发展方向和归宿,不懂得这些,就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礼”可以引申为社会公认的传统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等,不懂得这些,就无法立身处世;“言”指他人的言论、著作,不了解他人的言论、著作,就无法知道他的思想品德和学识水平。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思想(1)

  孔子是中国第一𠆤伟大的教育家,不论在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还是求知态度和方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历史性贡献。《论语》中有关孔子教育方面的言论也不少。

  “学而”篇——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意思是说,把求知当做一件愉快的事来对待,就不会觉得厌倦。

  孔子说:“同学们在父母面前要孝顺;与兄弟相处要尊敬兄长;说话要谨慎而讲信用;博爱大众而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之后,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要先学习做人的品德,再谈学习文化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德育第一,智育第二。”

  “为政”篇——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说,能从温习旧的知识当中获得新的东西,无师自通,推陈出新,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冈,迷?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𢜟,只空想不读书就有危害了。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说,求知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懂得了就说懂了,没有懂就说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只要学问有成,哪怕年岁迟暮也不要紧。这是一种探索真理、献身真理的态度和精神。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那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什么了。”(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不能贪图物质享受,应戒“骄奢”二字。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说,勤勉好学,敢于向位卑者求教,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最终取得更大的成就。

  “雍也”篇——

  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啊。”(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思想修养,做到品学兼优。

【第二章】孔子的教育思想(2)

  “述而”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笃诚而喜爱古代文化,私下里与老彭相比。”(译文,原文略。)

  孔子喜爱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集群圣之大成”,所以“述而不作”。句中“老彭”是指商朝的贤大夫。

  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译文,原文略。)

  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勤恳恳地育人,是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要具备的品质。

  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懂而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什么而说不出来什么的时候不去引导他;告诉他一方,他不能类推其余三方,也就不再重复告诉他了。”(译文,原文略。)

  激励、诱导、启发,这就是“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说,好学的人不拘于专门固定的老师,随处都可以学到东西。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别人的缺点,当作一面镜子,反躬自省。

  “子罕”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感叹时光易逝,往事难再。人应当珍惜时间,把握现在,求知的脚步不能停息。

  “子路”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好;让他出使国外,也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译文,原文略。)

  孔子认为,人不能读死书,应求实务本,学以致用。

  “宪问”篇——

  孔子说:“做了读书人却很恋家,那就不配做读书人了。”(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求学要耐得住寂寞,艰苦奋斗,才能取得好成绩。

  “卫灵公”篇——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啊!”(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不仅要勤学,还要好问,应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孔子说:“有教无类。”

  意思是说,对待教育对象,要一律平等,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

  “阳货”篇——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体察社会,可以交友,可以鸣不平;近的可以知道如何侍奉父母,远的可以知道如何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译文,原文略。)

  孔子高度评价诗对社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学诗。

  “子张”篇——

  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即便是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也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但是,如果热衷于它,恐怕会妨碍实现远大的目标。所以君子不屑于这些玩艺儿。”(译文,原文略。)

  意思是说,求知不要玩物丧志。

  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学习要广博,志向要坚定,多问多想当前的事,应理论联系实际。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说,做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业有成了,就可以去做官。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打造学习型社会”、“学以致用”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

【第三章】孔子与孟子的识人之术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如何识人也是儒家关注的重点,《论语》和《孟子》中都有不少论述,本文只录译文,原文从略。

  一、从外表方面识人

  在《论语·尧曰》中,孔子说:“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庄重而严肃,使人望而生畏,这就是威严而不凶猛。”

  在《孟子·离篓上》中,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了。眼睛不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真伪还往哪里藏呢?”

  二、从言论方面识人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好人脸色的人,少有仁德。”

  对于这一点,又在《论语·公冶长》中作了进一步说明,认为“巧言令色之人是可耻的。”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

  善言就是好的言论或著作。

  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说:“狂放的人志向很远大,有进取心,但语言很夸张。四处讨好的人,就是老好人。”(孔子认为,老好人是偷道德的贼,很不好。)

  在《孟子·离篓下》中,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得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三、从行为方面识人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没有过。”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看他的所作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这𠆤人还能隐瞒什么呢?”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个人有没有仁心。”

  观过知仁,就是从一个人所犯错误中识人,是从反面看问题的辩证思想。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如果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和进取心,就太平庸了。

  四、从性情方面识人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心里想着自家的田地.;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孔子又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在关键时刻,取义还是取利,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思是说,君子光明磊落,小人患得患失,庸人自扰。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沉默寡言,这几种品质近乎仁。”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

  孔子又说:“君子注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好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经过严酷考验之后,才会看到人的高贵品质。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说:“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于肩背,充实于四肢,通过四肢的动作,不用言语,别人也能理会。”

  意思是说,君子是表里如一的。

【第四章】孔子的用人观

  本文录入《论语》中有关孔子在用人方面的言论,基本上只录译文,原文从略。

  “宪问”篇——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不称赞它的力气,要称赞它的品质。”

  意思是说,人才的品质比才干更重要。

  “泰伯”篇——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干,只要骄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意思是说,没有谦逊和宽容大度的品德,即便他很有才干,也是不能重用的。

  “为政”篇——

  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拨到不正直的人之上,百姓才服从;把不正直的人提拨到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从。”

  意思是说,任用干部要尊重民意,提拨正直的人。

  “子路”篇——

  孔子回答向他请教政事的人说:“先派好各部门的负责人,再赦免部下的小过失,然后提拨德才兼备的人。”

  意思是说,各部门的责任要明确,各司其职。对于部下的小过失要谅解,不求全责备。德才兼备的人就应当提拨他。

  “卫灵公”篇——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思是说,人生志向、思想观念、学术主张、奋斗目标不一致的人,是不能在一起谋划共事的,以免产生矛盾,走向对立面。

  “宪问”篇——

  在谈到卫灵公昏乱无道时,季康问孔子为什么卫国不会败亡。孔子回答说:“这是因为卫国在主管外交和军队方面,有得力的人支撑着。”

  意思是说,有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得力干将,即使领导者自身没有什么能力,也可以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

  “泰伯”篇——

  孔子说:“老臣旧属没有什么大过错,就不要遗弃。”

  意思是说,老干部阅历深,经验丰富,只要不犯大错,就应当让他们发挥余热,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第五章】孟子的仁义学说(1)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义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关于仁义方面的论述比较多,本文只提取精华部分。

  “公孙丑(上)”篇——

  公孙丑向孟子请教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怍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意思是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它是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必须要靠正义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得的,一旦做了有愧于心的事,这种气就缺乏力量。

  孟子还讲了“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浩然之气”不能急于求成,要靠个人平常生活中,以仁义道德作为行为标准,日积月累而成。

  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

  意思是说,以德服人,能让人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二弟子归服孔子一样。以力服,只能让人暂时屈服,不能让人诚服。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意思是说,人所固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发端(四端),像星星之火,燃烧后可以燎原,像涓涓细流,汇集后可以成江河。要懂得“扩而充之”,进行后天的培养,就能够具备足以安天下的能力。

  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不忍人之心”就是包含“四心”在内的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用这种心情来行政,就是“仁政”,实行“仁政”可以治理好天下。

【第五章】孟子的仁义学说(2)

  “公孙丑(下)”篇——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这是孟子在向他的学生讲了天下形势之后说的一句感言,“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𠆤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表现出孟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滕文公(下)”篇——

  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是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之道,句中的“广居、正位、大道”,就是“仁、礼、义”。“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都应符合仁、礼、义的要求。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就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傲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孟子这段话,曾激励过众多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仁人志士。

  “告子(上)”篇——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孟子关于鱼和熊掌,生命和道义的著名论述。孟子认为,正义的事业比生命更可贵。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曾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正义之士,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奋斗不息,舍生忘死。

  “告子(下)”篇——

  孟子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其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意思是说,只要人与人之间都心怀仁义相处,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大家忠诚正义,世界就能保持稳定与和平。

  孟子在第一次见梁惠王时也说,要讲仁义,不必谈什么利益。他认为,从治国方面上说,仁义比利益更重要。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是孟子最为著名的言论之一。文中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在孟子看来,逆境和忧患并不一定是坏事,对于仁义之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磨炼。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强不息的精神,曾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尽心(上)”篇——

  孟子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是孟子对“士”(即知识分子)的教诲。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才能安然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才能不让百姓失望。穷困不得志时就修养自身,完善自我;显达得志时就要把恩惠施于百姓,兼善天下。孟子这种修心养性和兼善天下的人生态度,成了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主要方式。

  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也。”

  意思是说,政治清明吋,用道义立身行事;政治黑暗时,用生命捍卫道义。孔子也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都要求“士”应把仁义道德提高到比自己生命更为重要的地位。不要以牺牲道义为代价去屈从他人。突显出儒家捍卫道义的壮烈情怀。

【第六章】孟子的民本思想(1)

  民本思想是孟子“仁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的观念,影响深远。《孟子》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以下作简要介绍。

  “梁惠王(上)”篇——

  梁惠王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是不能够快乐的。”接着,孟子以周文王建“灵园”的事来说明,贤人虽然用了百姓的劳力来修建游玩的场所,但百姓乐意出力,因为周文王能与民同乐。孟子又以暴君夏桀为例,来说明不贤的人即使拥有珍禽异兽,但不能与民同乐,自己得不到快乐,百姓还对他恨之入骨。

  “与民同乐”的思想,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组成部分。

  孟子对齐宣王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得到。至于一般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能赡养父母,抚养孩子;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正道,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

  这段话的意思类似管仲说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孟子认为,有恒产才有恒心,所以,要先让百姓丰衣足食,然后才能知礼义。

  “梁惠王(下)”篇——

  孟子说:“国君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如果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这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观点。

  “公孙丑(上)”篇——

  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有职位,那么,天下之士都乐于在这样的朝廷任职;在市场上提供储货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商人郄乐于在这样的市场做生意;海关只稽查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乐于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按井田制助耕公田而不再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乐于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乐于成为这里的居民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谁想带人攻打他,就好比率领儿女去攻打父母,从来就没有人会成功。这样,他就会天下无敌了。”

  这段谈到了尊重人才和税收问题。孟子主张免除在当时属于不合理的税收,以减轻百姓的负担。他的立足点都在天下百姓,其目的是使国君成为“天下无敌”的明君。

【第六章】孟子的民本思想(2)

  “离娄(上)”——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民心的办法:百姓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百姓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样,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替深渊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森林把鸟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百姓赶来的是残害百姓的夏桀和殷纣王。”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何得到民心,孟子提出了以民为本的“仁政”,只有实行“仁政”的国家,天下百姓才来归服。

  “告子(下)”篇——

  孟子说:“仁德的语言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好的政令不如好的教育那样赢得民心。好的政令,百姓畏服;好的教育,百姓喜爱。好的政令得到百姓的财富,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

  “政令”属法治范畴,“教育”属德治范畴。孟子主张侧重德治,德治是赢得民心的所在。

  “尽心(上)”篇——

  孟子说:“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饮食有一定数量,费用有一定节制,财物便用之不尽。……圣人治理天下,使百姓的粮食像水与火一样充足。……百姓哪有不仁慈的呢?”

  这里说的是衣食足而知礼义的道理。经济搞上去了,抓精神文明就容易了。

  孟子说:“君子对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百姓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说的“仁民而爱物”,就是国君要应百姓的生活需要去支配物资,不要无限度地追求物质利益而役使百姓。亲爱亲人,仁爱百姓,爱惜自然资源。

  “尽心(下)”篇——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者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如果危害国家,就改立国君。”

  这是孟子关于“民贵君轻”的著名论述。国君可以被百姓改立,天下百姓则无法被更换。

【第七章】孟子的修养方法(1)

  孟子的“修心养性,自善其身”,是一种完善人的学问,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作简要介绍。

  “公孙丑(上)”篇——

  公孙丑问孟子擅长哪一方面,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养我浩然之气。”

  孟子讲的“知言”,是指对于“诐(偏颇)、淫(夸张)、邪(怪辟)、遁(躲闪)”等言辞,都能看出它“所蔽(片面)、所陷(过分)、所离(离奇)、所穷(理穷)”之处。他讲的“养浩然之气”,是强调人的内心修养。他认为要“配义与道”,即加强儒家仁义道德的思想修养,日积月累地行仁义之事,“浩然之气”才能水到渠成。

  孟子说:“子路在别人指出他的过错时,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舜帝更是能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所以,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孔子的学生子路,能闻过则喜,夏禹听到有教益的话还高兴地下拜行礼,大舜不仅能拚除自身的缺点,非常快乐地学习别人的优点,还能与别人一同做善事。这三𠆤人是闻过则喜、善言则拜和与人为善句楷模。

  “离娄(上)”篇——

  孟子说:“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能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周全——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孟子所说的“反求诸己”,是儒家自我完善的主要方法之一。他认为,只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克服不足,修正自身的行为,就能做一个让人敬仰的人。

  孟子说:“本来很近的路,却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找;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意思是说,凡事不要舍近求远,舍易求难。要使天下太平,只要人人都从自己身边平凡的事做起。

  孟子说:“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极其真诚却不能使人感动,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够感动人的。”

  孟子强调“诚”的重要性。真诚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缺乏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好为人师”是古今文人的通病,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成了奋发进取的障碍。孟子提出来,以引起人们的警惕。

【第七章】孟子的修养方法(2)

  “离娄(下)”篇——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去。”

  意思是说,做学问要深入浅出。

  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是仁,是礼。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是仁爱的事不干,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到来,君子也不会感到忧患了。”

  孟子认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内心应保持仁和礼的观念,首先敬爱别人,别人也会敬爱你,不做违背仁和礼的事。在这段话中,孟子还强调了反躬自省,别人为什么不敬爱自己,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仁者爱人”也是儒家“忠恕之道”的出发点。

  “告子(上)”篇——

  孟子说:“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会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知道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这是孟子的“求放心”理论,它与“反求诸己”共同形成了孟子的“内省”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具有先天的良知良能,因而,“反求诸己”和“求放心”就是求这种内在的良知良能,或把失去的先天善性寻找回来。

  孟子说:“眼睛、耳朵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一与外物相接触,便容易被引入迷途。心这𠆤器官则有思考能力,有思考就有所得。这是上天特意赋予我们人类的。所以,首先把心这𠆤重要的部分确立好,其他次要部分就不会被引入迷途。这样便可以成为君子了。”

  孟子这里说的“心”,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脑”。“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视听才不会被外物所蒙蔽。

  “告子(下)”篇——

  孟子说:“君子不讲信用,怎么会有操守呢?”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是应当讲信用的。孔子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说明“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

  “尽心(上)”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主张“养性事天,修身立命”。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能虚度光阴,浪费生命。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充实自己,机遇总有一天会到来。

【第七章】孟子的修养方法(3)

  “尽心(上)”篇——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句中的“方物皆备于我”,意思是说对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了透彻的了解;“恕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高标准认识事物,以高要求社会实钱,是最大的快乐。

  孟子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那些受疏远的大臣和贱妾所生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意思是说,面对逆境,不要悲观,应从容面对,成功之路就在自己脚下。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见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他水流所吸引;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他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要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程度不能通达。”

  意思是说,做一个通达有修养的人,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基础要扎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才能使自己的学识水平和思想境界达到理想的高度。

  孟子说:“饥饿的人觉得任何食物都是美味的,干渴的人觉得任何饮料都是可口的。他不能够吃喝出饮料和食物的正常滋味,是由于饥饿和干渴的妨害。……人的心灵也有像饥饿和干渴那样的妨害,一个人如果能够克服掉它,不让它去妨害心灵,那就不会以自己不如别人为忧虑了。”

  意思是说,心灵不能受到像饥渴那样的干扰,否则就会失去辨别力,以致好坏不分,胡乱吸收不健康的思想和观念。人要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使心灵经常性地吸收养分。能够这样,即使发现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也能迎头赶上。

  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到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意思是说,做事要有恒心,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不能懈怠,半途而废。

  孟子说:“只是奉养而𣎴爱,那就如养猪一样;只是爱而不恭敬,那就如养畜生一样。恭敬之心是在送出礼物之前就有了的。徒具形式的恭敬,君子不可虚留。”

  意思是说,赡养老人,不仅要满怀爱心,还要做到恭敬。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跟养牲畜差不多了。

  “尽心(下)”篇——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意思是说,读书时应善于独立思考,结合实际,不能唯书本是从。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到别人的田地除草——要求别人的很多、很严,要求自己很少、很宽。”

  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说话要言简意赅;行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作风要求实务本,推己及人。

  孟子说:“修心养性的最好办法是减少欲望。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即便本性有所失去,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即便本性还有所保留,那也是很少的了。”

  意思是说,欲望太多,则利令智昏,做出愚蠢的事来。因此,孟子认为,修心养性的最好方法就是清心寡欲。句中的“本性”,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在孟子看来,人所固有的“善”,会被欲望蚕食。

【第八章】《大学》告诉我们什么?

  《大学》首先提出的是“三纲八目”。

  【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学说基本上按“三纲八目”展开来。“三纲”是目标,“八目”是方法,是人生进修的阶梯,其中以“修身”为根本。

  明明德——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思想上和精神上不断更新自己;

  止于至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格物致知——对万事万物认识、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万事万物的原理;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

  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而无邪念;

  修身——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使家庭家族和美兴旺;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使天下太平。



【第九章】《中庸》强调的是什么?

  《中庸》被儒家推崇为“实学”,阐述的是“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其中,着重强调的是“诚”。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万物之性;能尽万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化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意思是说,最真诚的人,能完全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完全施展出他的才能,并能带动他人,激发他人的潜能和智慧,还能让天地万物更好地繁衍壮大,成为不朽的人杰,达到“天、地、人”三者并列的理想境界。

  《中庸》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论述如何做到真诚——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也: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思是说,要想做到真诚,就要选定一个好的目标,执着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忠实履行。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能化。”

  意思是说,致力于某一方面做到真诚,要通过“形、著、明、动、变、化”这几个阶段,最终能化育万物,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意思是说,真诚到了极高的程度,就能预知未来。心诚则灵,心灵达到“至诚”的境界,不被身外事物迷惑,就能洞悉万物的根本规律。

  “至诚无息。”

  意思是说,最高程度的真诚是没有息止的。

  《中庸》认为,“诚”是长久悠远、广博深厚的,甚至连自然法则都可以用一个“诚”字来概括:宽广的天空能覆盖万物,辽阔的大地能承载万物,浩瀚的大海能包容万物……都是由“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积累形成的。

【第十章】儒家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

  儒家伦理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调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孟子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一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想有所作为,也使别人有所作为,自己要想飞黄腾达,也使别人飞黄腾达;二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仁”的品德,就是尊重他人的观念;以尊重公众的意愿、满足公众的要求为己任。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社会成员完善自我道德,获得“仁”的品德。

  《大学》明确告诉我们从何入手才能完善自我。《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从内修到外治有序地展开来,是人生进修的阶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道德价值。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人生阶梯上,铸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家庭的和谐,儒家提倡的“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的家庭、家族成员,即“亲亲之爱”。孝悌之道就是这种“亲亲之爱”的表现形式。孝,指孝敬父母;悌,指尊敬兄长。儒家认为“我”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组成部分,所以对父母的孝敬只是对自身生命之本的培植,而对祖先的祭祀也不过是对自己原始生命之源的缅怀。兄弟则是手足,对兄弟的关爱也是对自身的爱护。把自己对家庭、家族成员的爱,扩展到社会,力求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孔子说的“泛爱众”(见《论语》)。“亲亲之爱”和“泛爱众”都是一种对人的和睦、友爱的情谊,对人的尊重、同情、关心和爱护,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相亲相爱的、温暖和谐的大家庭。

  社会的和谐,有赖于正确处理信、义、利的关系。

  孔子认为,“信”是做人的一项重要原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就是说做人要讲信用,才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否则就很难做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就是主张当政者对百姓要讲信用,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在“义”、“利”方面,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就是把“义”看作做人和处理事务的基本道理,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孟子则强调:“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孟子·万章上》)在利与得面前,取与不取,要以“义”为准则,违背“义”的东西,即便很小,也不能接受。这种先义后利、非义不取、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文明经商,培养良好的商业道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

  儒家伦理思想,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今天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仍没有脱离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伦理道德的范畴,对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十一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易》。

  《周易》又称《易经》,是一部占筮书。涉及的内容有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祭祀、战争、生产、婚丧、嫁娶、商旅等,广泛地记录了西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周易》被儒家列为五经之首。孔子思想与《周易》的关系,可以从解说《周易》的《系辞》中了解到一些。比如:

  “乾卦”中说“亢龙有悔”,是占天上的星象,讲的是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孔子由此联想到了尊贵的君王,并加以发挥说:“尊贵而没有地位,高高在上而失去民众,使贤人处在低下的位置,无人辅佐,所以动辄就危险。”(译文,原文略)体现的是儒家爱民思想。

  “否卦”中说:“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是说国家的命运很危险。孔子对此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说:“意识到危险,就使地位安全稳固,意识到消亡,就应使生存得到保障;动乱,意味着安定的出现。因此,君子在平安时不要忘记危险,繁荣时不要忘记衰亡,安定时不要忘记动乱。这样,自身地位安稳,国家也有了保障。”这是儒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同人卦”中说:“同人先号兆而后笑。”说的是打仗时先被围困,后又获胜的情景。孔子由此联想到了为人处世方面的问题,他说:“君子为人处世的准则,要么入世,要么出世,要么沉默要么发言。二人同心,就像利刃可以斩断金属;同心之言,就像兰花一样芳香。”表露的是儒家“同心同德”的理念。

  “谦卦”中说:“劳谦,君子有终。”是说君子要谦虚谨慎,勤劳刻苦。孔子加以发挥说:“勤劳刻苦而不自夸,有功绩而不自满,这是敦厚到极点的表现,是致力于恭敬而保全自身的地位。”体现了儒家“恭”的观念。

  “大过卦”中说:“藉用毛茅。”讲的是恭谨从事。孔子有感而发:“按照这样慎重的态度行事,就不会有什么过失。”显露出儒家“礼”的观念。

  “咸卦”中说:“憧憧往来,朋从尔惠。”讲的是商人往来市场经商的情况。孔子感悟出人生的哲理,他说:“往就是退缩,来就是伸展,退缩和伸展交相感应,就产生了利益。软甲虫收缩身体,是为了求得伸展;龙和蛇的冬眠,是为了保存自身。精研义理达到精妙境界,是为了实际应用……穷究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变化,就是最伟大的德行。”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

【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2)

  “解卦”中说:“负且乘,致寇至。”说的是商人满载而归,途中遇到强盗的事。孔子发挥说:“身为小人,却乘坐君子车马,盗贼就想去抢劫;地位在上的人怠慢,地位在下的人就暴动,盗贼就想来劫夺;懒于收藏财物是教人偷盗;妖艳的容颜是教人淫乱。”言外之意就是“尊君爱民,节俭自律”的思想。

  “中孚卦”中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像一首诗:“鹤在树荫中叫,其子和之,我有好酒与你同享。”孔子把这美好的诗意引申到君子的言行方面上来,他说:“言论出于自己,影响民众;行为产生近前,远处也有反应。言论和行动就像君子的枢机,枢机一发动,就决定着君子的荣辱。言论和行动是君子用来影响天地万物的手段,难道能不慎重吗?”这是儒家所提倡的“谨言慎行”的发端。

  道家文化与《周易》的关系,可以说是血脉相连。只要一提起道家,就会想到八卦,一想到八卦,自然就联系到了《周易》。

  道家在人生态度上主张返朴归真、顺其自然,并注重养生;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罗辑思维上有“相反相成”和“大象无形”两个层次。道家完全接受了《周易》的“阴阳”理论,认为宇宙万物“负阴而抱阳”,都有阴阳两个方面。

  道家文化的创始人是老子,他的代表作《道德经》就是以阴阳两𠆤相互对立的概念为主线,阐发他的思想观点,内容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涉及众多层面。

  《周易》中与道家文化有关的内容也很多,比如:“乾卦”内容与天有关;“坤卦”内容与地以及地上生活的人有关;“泰卦”讲对立面互相转化;“否卦”讲对立面互相转化的道理,与“泰卦”相反;“革卦”讲战争,用战争来说明变的思想;“艮卦”内容与养生有关;“既济”卦讲事情成功的道理,以及济与不济的转化;“未既卦”讲不济中有济的道,与“既济卦”相反。等等。

【附】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和地支

  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和地支是道家学说的组成部分。

  【阴阳】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在《易经·系辞》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两个抽象的概念,在物理作用上,阳为动,阴为静;在物质方面,阳为刚,阴为柔;在自然界,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雄为阳,雌为阴……《易经·系辞》中有“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生八卦的说法。老子《道德经》中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秦汉前后的占卜家,以及后来的卜巫术数与择日,魏晋以后的堪舆家(看风水的),唐宋以后的星命家(算命的)等,都是运用了阴阳互变的理论。

  【五行】

  五行(xíng)学说最早出现在黄老、道家学说中,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五行学说不仅是我国古代的物质形成学说,还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

  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木、火、土、金、水,称之为"五行"。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属性事物之间相互克制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古人运用五行观念,在天文上,用来说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在地理上,用来说明东西南北中五𠆤方位;在气象上,用来说明春夏秋冬四季的状况;在医学上,用来说明心肝脾肺肾。秦汉以后,五行的变化理论还被术士们应用在政治上,做为历代政权变更的理论根据。

  【八卦】

  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是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所发明,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

  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表述符号,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这两个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

  八卦与"阴阳、五行"一样,是古人用来推演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最初在上古时期,人们用八个符号来表示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巽卦代表风,震卦代表雷,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

  后来,又从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用来分析事物变化的现象。我们今天常见的八卦图是由宋代学者画的,图中相对的各卦,阴阳正好相反,“干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兑东南,艮西北。自震至干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宇宙现象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所以八卦图是画成圆形的。

  【天干和地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进行组合,天干在前,地支在后,由“甲子”开始到“癸亥”为止,共形成六十组,称为“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

  从文献记载来看,黄帝时代就有天干和地支,用它来说明日月运行的规则,如:每年十二个月,每月三十天,每天十二个时辰等。

  大约在我国的周、秦时期,印度则是用十二个动物来表示同样的意思。后来,随佛教传入中国,彼此相互融合,就有了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用来代表十二地支。

  汉代的道家和儒者,把“六十花甲”与阴阳、五行、八卦等术数观念都归到《易经》的卦象作代表符号,便有了易学象数“纳甲”的名称。

  两汉时期的谶纬之学,还用天干和地支推测未来人事的演变等。

  阴阳、五行、八卦和天干地支的六十甲子,被道教吸收,加上宗教性的天神天将,九宫数学等,便构成“奇门遁甲”的神秘之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