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混亂中建立秩序,在蒼白中更新自我

在我的生活裏爲數不多的至暗時刻,父親四年前的一次住院算一次。事情源於一次體檢,體檢醫生說有些小問題需要做個手術處理一下。於是安排住院,準備手術,全家人都以平常心來面對這件“小事”。

手術很順利,但術後卻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由此父親經歷了長達110天的住院治療,其中40天的ICU裏下了三次病危通知書。幸運的是父親最終康復出院,醫生護士無一不表示難以置信。

時至今日再想起來,那一段漫長的時光在我的記憶裏早就模糊了,但那一次我們一家人集體經歷了一次大考:面對挫折的態度,應對風險的能力,調整情緒的狀態,對生死的思考,團結一致的情感。

我是一個不願意訴說痛苦的人,對我而言,所有難捱的時刻,痛苦和悲傷的情緒,終究要自己去消化。

在逆境中找到讓自己相對舒適的狀態,在混亂之中找到可控的秩序:保持空間整齊,待辦事項有序,飲食節制,明確問題然後去找尋答案,喜怒哀樂的情緒逐一去體會,時刻保持希望。這些都是自我消化的過程。


新冠肺炎疫情,這個讓全世界措手不及的病毒改寫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原本做好了準備迎接新的生活方式的我,得知父親身體不適的消息。

先是持續不斷的嘔吐,我們簡單推測是不是因爲春節期間喫的太多太雜引起的,但所有的胃藥都不起作用。於是開始住院治療,由於疫情原因,醫院的治療條件全部受限,20余天依然無法止吐,因爲無法進食,隨後父親陷入了半昏迷狀態。

先後輾轉四家醫院,做了無數檢查排查病因,最終確定是因爲維生素缺乏引起的營養不良反應。歷時60天,父親終於安全出院回家,在家修養。

疫情導致了無數個肺炎患者,疫情也同樣影響着無數個“普通病人”家庭,我們是其中之一。要說疫情留給我這個普通人的深刻記憶是什麼,父親在疫情期間的生病是重要一筆。


如果要問我在這一段時間裏最難的時刻是什麼,那就是父親半昏迷但無法明確判斷病因的時刻。但在這持續的迷茫裏,丁老師、賈主任、許大夫組成的智囊團,和我一起24小時在線討論治療方案,制定下一步計劃,不僅給予我希望,更讓我在這一過程中找到了升級打怪的愉悅感。

在這一過程中,寫了3萬字的住院記錄,一部分文字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父親的情況,更重要的是,這些文字療愈了我,一次次打起精神繼續向前。

馮唐老師在一篇文章中寫:我越發堅定,我還是喜歡飲酒、救命、寫作、探索似乎善惡難分黑暗多過光明的人性。

而我也再次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商業世界是永恆的遊樂場,文字是通關祕籍的密碼指南。在複雜和混亂之中建立秩序,是通向自由的必經之路。

自從開始意識到文字的價值開始,我一直在意和探索的,是內心秩序的安寧。無論經歷怎樣的“挫折”,我往往都是後知後覺:哦,原來這一段時間真的挺“難”的。也因爲如此,我很少有感到沮喪的時刻,只要問題有解決的辦法,都值得充滿希望地去對待。

回到疫情影響下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在疫情之下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我看到了因爲業績斷崖下跌而關閉的企業,因爲失去工作而焦慮的人,因爲生活不便而煩躁的人。但更多的是,無論生活給予我們什麼,我們總是滿懷信心去擁抱變化,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統,最終我們也將透過新的習慣建立起新的人生護城河。

William James在《The laws of habit》一書中寫:我們的一生,就其形式而言,不過就是由大量的行爲習慣、情感習慣、理性習慣堆砌而成的。這些習慣有體系的將我們的幸福與悲傷組織起來,令我們無法抗拒的走向各自的命運,無論這命運結果如何。

懿  銘

馬拉松愛好者

終身閱讀實踐者

GTD和精益思想倡導者

秉持高效能和多維度的生活主張

用企業家精神

探索人生與財富自由之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