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宋朝文藝圈大姐大、謎一樣的女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

公元1084年,文壇的老一輩「四大天王」——柳永、晏殊、宋祁、歐陽修,都與世長辭了。

新一代大高手——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秦觀、李之儀、賀鑄、周邦彥……他們笑傲文壇。

這一年,司馬光66歲了。年邁的他,看着《資治通鑑》,欣慰地笑了。整整19個春秋,他撲在這部皇皇鉅著上面。如今,它終於寫完了。

同樣是這年,一個女孩呱呱墜地。

蘇軾的得意門生晁補之,寫過一首詩:


壓沙寺裏萬株芳,一道清流照雪霜。

銀闕森森廣寒曉,仙人玉仗有天香。


女孩的父母從“一道清流照雪霜”中獲得靈感,給女兒起名:李清照。


2.

李清照是一枚妥妥的白富美——父親李格非是金榜題名的進士,仕途較順利;母親是軍區司令王拱辰的女兒。

《射鵰英雄傳》裏,「東邪」黃藥師的武功極高。黃蓉“被富養”,因此,她不僅練就了一身好功夫,還有着疏朗活潑的性格。


李清照也一樣。

父親李格非的文采斐然,有人曾經高度讚揚:“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之後,一人而已。”

李清照遺傳了父親李格非的文學天賦,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當她還是個美少女時,才華就像荷花一般露出了尖尖角。


3.

時光倒流,回到唐朝。

詩人元結寫過一首《大唐中興頌》,後來,顏真卿(楷書四大家之一)路過浯溪,看中一塊奇石,便把這首佳作篆刻於其上。



“文奇、字奇、石奇”,這塊“勒石記功”的碑,吸引來無數文人墨客,包括後世的李格非和張耒。

張耒遊覽此地,詩興大發,寫下了《讀中興頌碑》。

李格非拿這首詩給李清照欣賞,李清照讀過以後,卻不以爲然。

要知道,張耒位列「蘇門四學士」。“李清照他爹”李格非,僅位列「蘇門後四學士」。

張耒怎麼着也算李清照的前輩吧……

那又如何?前輩就是給後輩用來超越的!

她玉手一揮,寫下了《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欲與張耒(字文潛)試比高。



李清照的詩vs張耒的詩,誰更勝一籌呢?

先看張耒的詩,其中有這樣幾句:“郭公凜凜英雄才”、“元功高名誰與紀”、“太師筆下龍蛇字”……emmmm,無非是歌功頌德的陳詞濫調罷了……

再讀李清照的詩,她的筆鋒直指唐玄宗。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既是說唐玄宗沉迷鬥雞,不能自拔;也揭露了“朱門酒肉臭”的腐敗現象。

“傳置荔枝多馬死”,則是諷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楊貴妃對荔枝愛愛愛不完,唐玄宗就下令快遞送達,導致無數匹馬跑斷腿。

“夏商有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以史爲鑑,不要重蹈前朝的覆轍。

立意見高下,這輪pk,李清照贏了。


4.

除了“跟前輩文鬥”,李清照最愛的事是“約上三兩個閨蜜喝小酒”。

某天黃昏,李清照和閨蜜醉駕小舟,誤入一片荷塘。迷路的她們有點慌,使勁兒地蕩起雙槳,驚飛了鷗鳥和鷺鷥。

日後,李清照回憶起這段往事,寫下了: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5.

15歲那年,李清照一家搬到大宋首都開封,開始了“京漂”。

在這裏,她邂逅了才華橫溢的公子哥兒趙明誠。

那一天,李清照蕩完鞦韆,香汗浸透了衣裳。她慵懶地整理着裝,沒承想,客人突然到訪。

她來不及穿好鞋,匆匆往屋裏走,不經意間瞥到了客人的絕世容顏,內心小鹿亂撞。

她假裝聞花香,餘光偷偷地注視客人,卻與客人的目光對上了。原來,客人也在“暗中觀察”她啊!

沒錯,客人正是趙明誠。

事後,李清照填了首詞:


《點絳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6.

聞香識郎君,李清照的芳心被趙明誠俘獲了。

做夢都要笑醒的是,趙明誠對李清照也是一見鍾情。

回到家,趙明誠抖機靈,說自己做了個夢。醒時,夢的內容已經淡忘,僅對一句話隱約有印象: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言與司合,即“詞”;安上已脫,即“女”;芝芙草拔,即“之夫”。

父親趙挺之思維敏捷,立刻心領神會,說:“這是‘詞女之夫’的意思。兒啊,你看上哪位才女?”

趙明誠說出了心意。

趙家不愧是大戶,趙挺之底氣十足地說:“安排。”


7.

李清照和趙明誠有情人終成眷屬。

兩人的婚後生活,簡直不要太甜蜜!


《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李清照買了一束花,上面還沾着早晨的露水呢。

當然要發微博了!配圖是李清照和花兒同框,順便@一下夫君趙明誠:我和花,誰更美?



《醜奴兒》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夜裏一場秋雨,洗盡了暑氣。李清照先玩了一會兒音樂,又對鏡子化了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啥意思?你品,你細品。

李清照放下了矜持,笑吟吟地撩撥夫君趙明誠:“今晚的席子好涼哦。”


8.

夫妻倆的共同愛好是金石研究。

小兩口經常逛街,一邊壓馬路虐單身汪,一邊求購“名人書畫”、古玩奇器,常常千金散盡,甚至不惜“脫衣市易”(脫下千金裘做交易)。



這對博聞強識的學霸情侶,還玩一種很“雅”的遊戲:指着面前小山般的書堆,然後說明某個典故出自哪本書第幾卷第幾頁第幾行,誰贏了就可以品茗。常勝的李清照往往舉杯大笑,不慎傾倒了茶水。

五百餘年後,情聖納蘭容若寫下: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9.

趙明誠偶爾出差,夫妻倆小別。李清照思念丈夫,就寫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蓮花凋零了,竹蓆涼涼了。李清照獨自泛舟,擡眼望見了結陣而飛的鴻雁,心想它們會不會捎來了夫君的書信。異地戀的苦悶,難以消除,可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後人評價這首詩:“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間煙火氣象,其實尋常不經意語也。”


10.

近乎完美的婚姻,賦予李清照源源不斷的靈感。

天妒良緣。

金兵入侵,攻陷開封,俘虜了徽、欽二宗,北宋告滅,史稱“靖康恥”。不久後,康王趙構在應天府登基,史稱“宋高宗”。南宋遂在風雨飄搖中成立,李清照夫婦聞訊,趕去投奔。



兵禍徹底攪擾了李清照夫婦的靜好歲月,她的才情卻沒有因此而絕。只不過,題材變了。

過去,她主要寫兒女情長,而今,她抒發的更多是家國情懷。

面對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復失地的怯懦行徑,她憤怒地寫下“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來暗諷。

某年,叛兵來襲,時任建康知府的趙明誠連夜縋城而下,棄城而逃。對於丈夫的怯懦行徑,她再次憤怒了,並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1.

上蒼對李清照的打擊,並未到此爲止。繼失去家園故土之後,李清照又承受了亡夫之痛。婚姻在第28個年頭戛然而止,趙明誠病逝。

他走了,她的世界變得“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差不多在這時候,某位叫張汝舟的武官給了她一個肩膀依靠。萬萬沒想到,張汝舟是個既貪財,又有家暴傾向的渣男!

對付渣男,李清照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婚,並用同歸於盡的決絕方式,把渣男送入監獄。

在宋代,妻告夫,即使所言不虛,妻也要坐牢2年。

好在李清照有位在朝爲官的大粉絲,替她說情。她才得以短暫入獄,不久後即釋放。

事後,李清照致信答謝這位大粉絲。她在信中恨恨地寫道:忍以桑榆之晚節,配茲駔儈之下才。大意是:姐一朵鮮花,豈能插在張汝舟這坨牛糞上面?!

敢愛敢恨,舍李清照其誰? 


12.

晚年的李清照,隱居世外,卻始終不忘家園故土。

讀她的詩,很難相信是出自小女子筆下,比如: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倘若事先不知作者,讀時難免產生錯覺:莫非是某位豪放派代表人物所寫?

畢竟之前寫出如此氣吞山河詩句的,是一位叫貫休的大唐高僧,他寫過“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的千古名句。

文風雌雄莫辨,李清照真是謎一樣的女子!



主要參考資料:1.脫脫、阿魯圖 《宋史》;2.李清照 《金石錄後序》;3.卿雲歌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明月篇》

圖片來源:《射鵰英雄傳》(導演:王天林/杜琪峯)以及網絡。本文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聯繫我們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