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詞義新解——步入老年之“而立”篇

子曰”三十而立“,此處, 何以”七十而立“?

先從一首流行歌說起。
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曽廣爲傳唱,九十年代末,又上了央視的春節晚會。歌聲中飽含了傳統的”父慈子孝“的情愫,特別是唱出了父輩們對子女們的唯一希求:常回家看看。年前,國家甚至通過法律認定不回家探視其父母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關愛老人,毋庸置疑,因爲每個人,無論做出過多大成就,都會老去,而每個老人,都怕孤獨,更怕老無所依。爲此,”常回家看看“理應長唱不衰。

然而細想一下,老人站在門口,可憐巴巴地一心盼着兒女常回來看看的這麼一副水墨畫,其實並不美,反而過於悲。悲就悲在,畫中的老人,如此被動,對人如此依賴,讓人如此同情,因爲他把自己的快樂源泉和生活內容,傾情寄託於子女身上,依託於子女的常來看看上——他的精神,真的還未完全獨立。

我聽說過這樣的故事,國外有老人坐公交車,年輕人起立讓座,老人很不高興,覺得這是看低他,須知,他還沒有老到連站着乘車都不行了吶。

當然,這裏說的是體力上的一種自立,而且也可能是一種西方文化思維,但是,精神上的”自強“,卻是人類的共性,中華文化早在三千年前的《易經》中就已經豎起了自強的大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裏的君子,可以是十七、八歲,當然也可以是七、八十歲。是故,人到了古稀之年,竟還有”而立“一說。

對於老人來說,精神上要自強,要”而立“,需要老有所託——有自己的精神寄託。

很遺憾,我不是教授、也非專家,不能越老越喫香,不能身邊時時聚集着一幫孜孜以學的青年朋友。
吾輩芸芸衆生,精神唯有一好去處,就是老有所學。學文學,學音樂,學畫畫,學外語,學電腦,學無止境,只要你願意,隨時隨地可以立刻開始。
如果嫌”老有所學“過於陽春,難以高攀,那麼”老有所好“也不錯,跳跳廣場舞,看看電視劇,甚至打打麻將,找二三知己喝喝下午茶,只要覺得充實,那就悉聽尊便。
最可憐的是,人到了七十,進入了老年,還沒能”而立“。自己精神上不自強,還要把壓力轉給處於激烈競爭社會中忙得不亦樂乎的兒女們,憑添他們的精神負擔,這樣的老人,屬於上一個時代,與時下的社會不貼,兒女們嘴上不說,心裏難免有怨——”作“。
倘若老者自強自立如斯,則反會更能贏得子女尊重和熱愛,他們定會盡量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共享天倫之樂。有此等美事者,快快舉雙手而迎之。

行文至此,搖頭閉眼,思索如何結尾,恍惚間,出現一幅圖畫,滿池荷葉,開始殘敗,開始枯萎,有人說道,留着吧,還有用,果然,雨聲驟起,滴滴答答,在荷葉上,剎是動聽,且充滿詩意,於是,聽到了李商隱的吟唱:“留取枯荷聽雨聲”......

此即爲”常回家看看“詞義之新解,不知君以爲然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