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課程筆記(一)

6月13日至14日參加了兩天智慧行機構由團長講課的“升級生命軟件”課程。

課程中的概念,NLP,ABC法則,信念系統等對我已不再新鮮,但經團長生動有趣的講課,還是獲益不少。知道了不夠,還要再生活中做,所以,與其聽課百遍,還不如整理筆記,內化吸取,活學活用在生活中。

一、如果人是一棵樹

第一天上午,團長先介紹了一個人的各方面,把人比喻成一棵樹。物質的軀體是樹身,身體之上是樹冠,有三方面的內容。“行爲”,如財色(指視覺美好的東西)名利睡(睡得好);“受”,也就是對應佛家的眼耳鼻捨身受;“感”,悲恐驚喜怒懼各感。

關於“受”,帶老人家出去旅遊這點最明顯。本來是子女一份孝心帶老人家出去,但老人到外面,各種難受,喫不慣,睡不慣,看不慣,渾身不舒服。爲什麼?因爲太固化,這樣就無法體驗更多精彩人生。你看孩子,去哪裏都流暢自在,那裏有什麼難受的。

對於情緒,我們要學會接納,學會允許。在世界各國文化裏,都有一個共同點:男的平均壽命比女的短。爲什麼?因爲男人不會哭,情緒不流暢。所有情緒是生命一部份,開放我們的感受。對情緒,可以有個咒語。要把情緒命名出來,並說XX是允許的。例如,自己憤怒時,對自己說,我現在憤怒,憤怒是被允許的。

而在這個身體底下,影響我們各種感受行爲的,到底是什麼?如果身體是一個大樹,決定這個樹長得好不好的是底下的樹根。而對人來說,這個樹根到底是什麼?究竟什麼決定着我們的命運?是底層的信念。信念,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假設。

二、關於是非對錯與ABC法則

數理化裏面可以講對錯,但生活沒有對錯。如親密關係,有多錯,就是無休止的矛盾和紛爭。

以一個例子來講述是否一定要運動?運動場景VS烏龜,要身體建康一定要運動嗎?爲什麼烏龜不用運動,可以長命百歲?人羣中間,的確有些人不需要怎麼運動。所以,是否要運動,沒有對錯之分。一一痛苦是怎麼產生的?羨慕別人八塊腹肌,卻不願意運動。

爲什麼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反應如此不同?團長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吹毛求疵的鄰居對他們自家裝修的責難,有圖爲證。正爲有這樣的鄰居而生氣時,一位師傅,“這是來修你的”。團長的信念從原來認爲“鄰居無理吵鬧”的信念到“修煉自己”信念的轉變。另一個例子,一位女士文革時被剔陰陽頭,正是灰心失意,收到了一封信,只有五個字“正是修煉時”。人生沒有對錯,就看我們怎麼解讀。如何實現“轉念”?

ABC法則,A是引發我們情緒的事件,B是我們的認知方式,C就是結果。當人們不喜歡C時,去找A的茬,所以我們每天都疲於溝通協調A及與之相關的的人,而事實上B纔是唯一控制的因素。這就是你的認知方式,也是“做”的一個過程。要想改變C,要改變B。B是信念。信念就是決定生命的軟件。信息—》信念—》行動—》成果---》人生。簡單來說說,外界的信息,觸發了我們底層的信念,讓我們採取相關的行動,行動產生相關結果,結果的累積就是你的人生。信念是底層的能量,是樹根。-----當然,我個人覺得還有,更底層的能量,也就是個體天生的特質。

信念影響身體的感受。心是什麼?是裝這些唸的總和,類似中醫的系統。慧能的一句偈,“本來一無物,何處惹塵埃”。我們心性本是具足的,但卻被外來的信念遮蔽了。佛家裏面說的五毒:貪嗔癡慢疑。所有的“毒”因“癡”而起,癡是指想法有毛病了。人生困局是因爲掉入旋渦裏,掉入有毒的想法信念,錯誤的假設裏。所以要學會對自己,查毒、殺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