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研 Elbrus CPU 參數曝光,CEO 年近九旬仍未退休

By 超神經

內容提要:俄羅斯自研 CPU 參數最近曝光,雖然比起主流產品仍存在較大差距,但是這也是俄羅斯在自研道路上的一大進展。

關鍵詞:俄羅斯 自研 CPU

雖說自研 CPU 並非易事,但爲了避免被美國牽制,很多國家都在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與資金。戰鬥民族俄羅斯也20 世紀 90 年代就開始了 CPU 自研

近日,俄羅斯 MCST(Moscow Center of SPARC Technologies,莫斯科 SPARC 技術中心)自主研發的八核芯片 Elbrus-8C 參數曝光,這是繼非商用 CPU 之後,俄羅斯第一個進入民用市場的八核微處理器。

該芯片適用於服務器級計算機

 28 nm 工藝,27.8 億個晶體管

2015 年,MCST 推出四核處理器 Elbrus-4C 之後,曾透露已經開始研發下一個型號——八核處理器 Elbru-8C

2018 年,Elbrus-8CB 處理器完成開發,計劃於今年量產。MCST 官方近日公佈了詳細參數。

資料顯示,該芯片目前採用 28nm 製程工藝(Intel 最新一代處理器採用 10 nm 工藝)

之前 2015 年發佈的 Elbrus 4C 爲 65 nm 製程

 

與大多數其他複雜芯片一樣,它是一種面向編譯器的設計,因爲大多數優化都發生在編譯器級別。

芯片具體參數見下表:

(可點擊放大查看)

如上表所示,該芯片晶體管數量爲 27.8 億個,核心面積達 333 平方毫米,而頻率僅有 1.5GHz,峯值浮點性能單精度 576GFlops、雙精度 288GFlops,內存支持四通道 DDR4-2400 ECC,帶寬爲 68.3GB/s。

緩存方面,每核心 64KB 一級數據緩存、128KB 一級指令緩存、512KB 二級緩存,同時所有核心共享 16MB 三級緩存。

此外,該處理器還支持 4 路服務器多處理器組合,但是沒有透露是什麼協議或帶寬。

在 2015 年公佈的技術文檔中

強調 Elbrus CPU 不受 Intel 授權限制

根據俄羅斯國有控股公司 Ruselectronics 的說法,該芯片的速度比之前 2015 年問世的 Elbrus-4S 處理器快三到五倍,並且 I/O 通道高出八倍。

Ruselectronics 還表示,該芯片具有「確保其用戶具有較高信息安全性」的功能,但具體情況我們也不得而知。

 性能跑分相當於 AMD 2009 年的 CPU

前幾天 MCST 公司還公佈了 Elbrus-8C 處理器跑 Blender 2.8 3D 測試的成績,渲染 RyzenGraphic_27 模型用了 2 分鐘 52 秒。

該測試爲將黑白圖片渲染爲圖中所示結果

這個性能到底如何呢?據業界人士分析,AMD 的羿龍 II X4 965 處理器渲染同樣的測試用了 2 分 34 秒,而酷睿 i7-7700K 這樣的處理器渲染時間只要 36 秒,性能差距將近 4-5 倍。

要知道,AMD 羿龍 II X4 965 處理器是 AMD  2009 年發佈的處理器。所以,雖然 Elbrus-8C 是 8 核處理器,但是因爲 1.5 GHz 的頻率、ARM 架構的原因,跟桌面版 4GHz+ 的 X86 處理器相比還是沒有任何優勢的。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單獨看參數性能,Elbrus-8C 與市面在售處理器相比依然比較落後,但這樣的設計能力,已經趕超全球 95% 以上的國家能力了。

 Elrbus 背後大佬:俄羅斯第一位計算機工程師

文章開頭已經提到,這顆處理器的開發製作商是俄羅斯 MCST 公司,於 1992 年成立,是列別捷夫精密機械與計算機工程研究所直屬機構。

MCST 之前主要研發 SPARC 架構處理器,近年來轉向 ARM 架構,並且已經推出了 Elbrus 系列的多款單核、雙核、四核及八核 ARM 處理器。

MCST 歷代  CPU 產品

MCST 曾因超級計算機 Elbrus 2000(簡稱 E2K)聞名於世,它背後的領導者,正是創始人 Boris Babayan。

Boris Babayan 是造就 Elbrus 超級計算機的關鍵人物,更是蘇聯時代超級計算的先驅。

1951 年,年僅 18 歲的 Babayan 加入了由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彼得·卡皮察(Pyotr Kapitsa)和列夫·蘭道(Lev Landau)共同創立的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

在那裏,他成爲了前蘇聯第一位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這一領域當時還是如此之新,還沒有「計算機工程」一說,而是被稱爲「機器數學」。 

1978 年,他研究出了全球第一臺超標量計算機 Elbrus-1,領先西方國家十多年。之後,Elbrus 2 代讓他獲得了列寧獎(前蘇聯享有最高聲望的獎項)。

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展示的 Elbrus 2 代 CPU 

1992 年,Babayan 創辦 MCST,專注於 E2K CPU 的開發。

1999 年,E2K 橫空出世,轟動業界。處理器可同時執行 Elbrus VLIW 和 Intel x86 代碼,每一時鐘週期可以執行 24 條指令,僅憑 1.2GHz 的工作頻率就能帶來 10.2GFLOP/s 的運算性能。

的速度可能是當時準備發佈的英特爾 Itanium(安騰服務器芯片的三倍快。這對當時的英特爾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但與此同時,俄羅斯的投資者因爲電子設備開發風險大而不願意投資 MCST,所以 Babayan 和團隊的處境並不樂觀。

2004 年,71 歲的 Babayan(左)參加英特爾的一次論壇

右邊爲英特爾俄羅斯分公司前董事長 Steve Chase

2004 年,Babayan 決定和 E2K 團隊加入英特爾,他認爲這樣才能走出俄羅斯,做到世界第一。Babayan 自此擔任英特爾莫斯科研發中心的微處理器研發主管,併成爲第二位獲得英特爾院士稱號的歐洲人。

同時,英特爾獲得了 MCST 的部分技術授權。所以坊間有英特爾的芯片技術源頭是來自於俄羅斯的說法。

1933 年出生的他,曾帶領團隊研究蘇聯用於

開發導彈系統與太空計劃的計算機

投身技術算計行業 60 年後,已經 80 多歲的 Babayan 卻還表示,「我還有很多項目想要實現,有很多技術上的想法 ,所以沒有退休計劃。」

 Elrbus 的一小步,俄羅斯自研之路的一大步

近年來,俄羅斯試圖通過自己的國內產品來擺脫美國製造的技術,包括中國、韓國、日本,也同樣如此這樣做除了經濟上的考慮,更是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出發。

而美國近年來對華爲的壓制,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擁有全球領先自主研發能力的重要性。

希望未來有一天,提起 CPU,人們想到的不會只是英特爾和 AMD。

—— 完 ——

掃描二維碼,加入討論羣

獲得更多優質數據集

瞭解人工智能落地應用

關注頂會&論文

回覆「讀者」瞭解詳情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圖片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