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与《妖猫传》:不同的时代,同一种幻灭。

其实,《芳华》和《妖猫传》,都指向一个主题:幻灭

什么是幻灭?美好的事物,如幻影一般消失。

芳华,这个名字很美好。冯小刚毫无疑问对那个年代,抱有最美好的幻想。可无论他怎么美化,严歌苓的原著小说终,基调都是幻灭。把那个“芳华”的美丽外壳剥开,撕碎,抛洒在目瞪口呆的你面前。

妖猫传也是一样。诗人白乐天,对盛唐,对极乐之宴,对玄宗之权、贵妃之美,对“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爱情,抱有最美好的幻想。但陈凯歌的底色也是幻灭,他借这部电影,把所谓的盛世、极乐和宠爱,剥开,撕碎,抛洒在目瞪口呆的你面前。

孔雀开屏的背后,是无比丑陋的屁股。所谓美好,只要你愿意剥开,里面一层一层都散发恶臭。越是美丽的花朵,一旦开始腐烂,就越惨不忍睹、触目惊心。

表面风平浪静的文工团,女兵们青春、美丽和舞蹈越打动人心,刘峰和小萍越善良纯粹,那个恶魔就越疯狂吞噬他们。一个倒行逆施的时代里,沉默就是助纣为虐。那个疯狂的年代过后,经历过幻灭的北岛,写出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盛唐的唐玄宗,恰如青春热血年代的中华民族。荷尔蒙激涨,穷兵黩武,贪得无厌,摆个宴席都要“极乐”;喜欢一个人不管不顾,哪怕是自己的儿媳,还昭告天下,还沉浸其间“从此君王不早朝”。人人都说梦回大唐,那是我们中国人的集体春梦。这部电影先让我们圆梦,然后,再轻轻戳破这个气球,让我们看看梦里面,到底有什么。

两部电影,都是先为我们展示某种奇幻美丽,让我们心生羡惊,然后一步一步逼近真相,看看孔雀背后到底是什么,甚至把他们剥开,等所有幻想消失之后,还把他们的腐烂、遗骸和恶臭,不加掩饰,陈列在所有人面前。

这两部电影成为坊间话题之后,一部分人只看到鲜花,一部分只看到腐烂,还有一部分人只看到遗骸。其实,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就像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不断走向幻灭的过程。

小时候,我们读童话,童话的结尾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以为这就是人生的结尾。

长大了,成功学告诉我们,只要有钱了,功成名就了,我们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全部。

可是,谁都没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在一起后,他们会怎么样?平凡的日子、琐碎的生活,他们应该怎么度过?也没有谁告诉我们,奋斗成功之后,功成名就、财务自由之后,我们的人生,又应该如何度过?

前者,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过上了幸福生活,妻子漂亮,孩子聪明,但是他还是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塔希提岛,用画笔谱写光辉灿烂的生命。

后者,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功成名就了,美国梦实现了,他什么都得到了,包括曾经魂牵梦萦的女人。最后,却发现黛茜远不是他梦想的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他的梦想。这时候,想回头,却再也回不去了。

不要以为所谓的梦想实现了,生活就会放过你。现代社会,已经用一步一步的职位、诱惑、欲望、广告、消费,织起一张或声色犬马、或气势恢弘的想象之网,让你在没有终点的路上追寻、跋涉、消磨、沉浸,让你不可自拔,没有退路,以此耗费平生气力。

这条路,是如此艰难而没有尽头。如同一场电子游戏,战胜一个BOSS,还有下一个更强大的BOSS等在下一关。你以为自己征服了,得到了,往前看,却还有漫无尽头的征途。往后看,无数失败者、失意者的骨骸堆积满地。

哲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一是得到。得不到,痛苦。得到了,可能更痛苦。

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人总幻想成为将军,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枯骨。那些不想成为枯骨,又不能摆脱命运的人,是如此众多。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也好,中产阶级、贩夫走卒也罢,无数人都会在某个深夜梦中惊醒,想想别人想想自己,然后觉得前路渺茫,觉得自己一败涂地,觉得人生毫无意义。

毁灭你,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严歌苓的原著中,最善良的刘峰,得了癌症,在凄凉中死去。妖猫传的原著中,据说杨贵妃最后复活了,只是已经成为垂垂老矣、容颜逝去的老妇,而且作者还用文字不厌其烦描绘开棺之后,伴随着贵妃的是屎尿臭气。

你看,最美好的品质和最美好的容颜,作者竟然用最恶心的方式将其毁灭。任何牢不可破的东西都将死亡,都将幻灭,都会像一朵花儿一样,以最难看的方式枯萎,腐烂。它们在生命中的所有努力,像一只苍蝇在风中挣扎,毫无意义地出现,又毫无意义地消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