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尼采

不知道書友們有沒有這麼種感覺,雜書讀的多了,就更加想讀經典,這種情緒愈加強烈。

碎片化的文章也越來越讀不進去了,消極負面的文字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以前有一個朋友,告訴我喜歡尼采,我就試着讀了一下尼采,但是,真的沒辦法讀完,因爲自認爲是一個積極的人,而尼采太過悲傷。

不過二十五歲的時候,信念失去了的那一刻,人生第一次感覺到失去了意義。

雖然掙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卻並不開心。我從十八歲成人開始,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人活着是爲了什麼?

爲了賺錢?不。爲了有一張優秀的學業畢業證書,不。爲了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履歷,不。這些很好實現,但是實現了又怎麼樣呢,我們依然還會不快樂!

因爲人們熙熙攘攘一直追求的外在物質,卻寥寥無幾有人去用心傾聽內心的聲音。

人這一生,最大的追求應該是追求內心的平和和安定。知足常樂四個字太簡單,卻又太深奧,少有人能做的明白。這一輩子,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這大概就是最完美的人生。

做書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它真的讓我心態平和了很多,思維方式逐漸通透,一言一行都漸漸穩重,生活方式也漸漸簡單。而這麼大的變化,不過是一年的功夫。

也會有負面時刻,不過自己知道怎麼去調整,身邊的朋友也會有負面時刻,也漸漸的能潛移默化的去引導他們。

之前有一次聽講尼采,講到他特別喜歡叔本華,而叔本華那一句人生就像鐘擺特別經典,他說,人生就是慾望,滿足了就無聊,不滿足就痛苦,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和無聊中反覆徘徊。第一次聽如此悲觀的哲學,還能如此有道理。不過,作爲一個樂觀主義者,還是喜歡不上尼采。


第三次讀尼采,纔有了新的不一樣的認識。人生有大我,有小我,太過關注小我,人生就擁有了各種痛苦。如果你把宇宙當作一個藝術家,它不斷創造了無數的個體生命,又不斷在毀滅各種個體生命,那麼你從宇宙這個角度看,那每一個渺小的悲劇,也不失爲一種帶有幽默色彩的藝術品。

原來尼采不是說人生沒有意義,他是在說,人生沒有意義,所以要一直追逐意義。

地球分爲兩極,南極北極,人生也一樣,分出來了兩極,極度樂觀和極度悲觀。以前總覺得,世界非黑即白,其實,是不對的,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能接納不同的觀念。極度悲觀的終點也許就是樂觀,就像極夜的盡頭就是白晝,嚴冬的末日就是春暖花開。

易經,我依然讀不明白,不過也許像讀尼采一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略知一二,不過,讀經典是一個一直能讓人思維豁然開朗的事情。

和簡書一起走下去,記錄人生閱讀點點滴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