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产品经理方法论(一)

1.业务分析类

1.1杜邦分析法

主要同于财务领域,通过财务比率来分析财务状况,核心是将一个大的问题拆分为更小粒度的指标,以此了解问题出在了哪儿,从而对症下药。以此为例,GMV(网站成交金额)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同比热力图分析法

将各个业务线的同比数据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更直观的了解各个业务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步走:
1.按照杜邦分析法对问题进行拆解:GMV = 流量转化率商品均价*人均购买量。
2.计算每个业务指标的同比数据;
3.针对同比高低设置颜色渐变条件格式。
纵向对比业务自身的同比趋势,横向对比了解自身在同类业务中的位置。此外,可综合分析GMV等各项核心指标变动的原因。

1.3类BCG矩阵

BCG矩阵: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
市场引力:包括整个市场的销售额增长率、竞争对手强弱及利润高低。
企业实力:包括市场占有率,技术、设备、资金利用能力。
市场增长率 = (本期总销售 - 上期总销售)/ 上期总销售
相对市场占有率 = 本公司某业务本期销售额 / 最强的竞争对手该业务本期销售额
①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明星类产品)
②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瘦狗类产品)
③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问题类产品)
④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金牛类产品)

类BDG矩阵: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可以将任意两个指标作为座标轴,从而把各类业务或者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品牌GMV增长率和占有率,来分析个品牌的状况。
分析商品引流能力和转化率:流量份额-转化率
分析商品对毛利/GMV的贡献:毛利率-销售额
基于RFM分析用户的价值:访问频率-消费金额

2.用户分析类

2.1 TGI指数

将目标用户分类,对比各类用户与总体之间的差异性,TGI指数,反应各类用户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地理区域、人口统计、媒体偏好等)等内的强势或弱势。
TGI指数 = 用户分类中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所占比例 / 总体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群里所占比例 * 10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用户分类1中16~25岁的用户占比为4%,总体中16-25的用户占比是8.3%,那么用户分类1在16-25岁用户中的TGI指数为4%/8.3%*100=48。
上图中各类目标用户在16~25岁这个年龄段的占比都比总体小(TGI指数<100),其中分类1的用户年龄偏大。
所以在分析用户画像时,需要根据场景进行用户分类,并对比各类用户与总体间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可信性和实用性,而TGI指数就是很好的对比指标。

2.2LRFMC模型

2.2.1 RFM模型

RFM模型是客户关系管理中最常用的模型——衡量用户价值和用户创利能力的经典工具,依托于用户最近一次购买时间、消费频次及消费金额。
R:Recency 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至今的时间长度,反映了用户当前的活跃状态。
F:Frequency 消费频率,统计周期内购买商品的次数,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
M:Montary 消费金额 统计周期内消费的总金额,反映了用户的购买能力。
将每个维度分为高低两种情况,构建如下三维座标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默认前提:

  • 最近有过交易行为的客户,二次发生交易的可能性要高于最近没有交易行为的客户;
  • 交易频率较高的客户比交易频率较低的客户,更有可能发生二次交易;
  • 过去所有交易总金额较多的客户,比交易总金额较少的客户,更有可能发生二次交易。

需要对最终的R值、F值、M值进行处理:评分方式和算法
评分方式:需要手动的根据业务进行调整,不够灵活,但是可以很好的额保证数据的可比性。
算法方式:根据数据特性将数据基于模型处理后量化用户价值,分为划分高低维度、量化用户价值两步。

1.划分高低维度,根据数据分部情况进行分部:中位数分布、四分位等。注意点:R值的大小和用户价值呈现反比,所以高于分位数的时候算低维度,低于分位数时算高维度。
2.量化用户价值,解决不均衡的问题“min-max归一化”——(x-min)/(max-min),就可以收敛到0-1区间内,后根据需要进行扩大。

划分完用户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用户进行活动推广等。

2.2.2 LRFMC模型

L(lifetime):用户第一次消费至今的时间长度,也反映了用户可能的活跃总时间。
C(CostRatio):用户在统计周期内的折扣系数,但赢了用户对促销的偏好性。
L:用户来多久了?
R:用户最近是否有消费,如果来了很长时间都未消费,是否需要进行唤醒?
F:如果是固定周期购买,是否应该进行复购提醒?
M:用户消费习惯是单价高还是频次高?
C:用户对折扣的偏好如何,是为用户增加权益还是降价促销?

产品运营类

1.使用广度:总用户数,月活、日活;
2.使用深度:每人每天平均浏览次数,平均访问时长;
3.使用粘性:人均使用天数;
4.总和指标:月访问时长=月活X人均使用天数X每人每天平均浏览次数*平均访问时长

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运营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产品初期,核心工作是拉新,更应该关注产品的使用广度,产品中后期,更应该注重使用深度和使用粘性的提升。
对于不同的产品也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来确定核心指标,对于社交类,广度和粘度;平台分析类,深度和粘性。

先有数据,再有分析,才有产品,分析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定位和价值。
若是做数据报表类的产品,需要了解核心指标,建立综合指标的评估体系。
若是做分析决策类的产品,需要基于业务需求,将现有数据指标进行解构再重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