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兒宅家上學七年,她是怎麼做到不崩潰的?

娃在家上課半個月了,我的心態,早已不是崩潰。

而是,深深的無奈!


除了第一天開學儀式,穿校服戴紅領巾時的小感動,後面的每一天,每一堂課,每一分鐘,就像揹着炸藥桶,時刻能着。


直到,我遇到了Angel,從她的女兒安妮3歲起,她們就開始Homeschool(在家上學)。


| 在學習的安妮

在圈裏,

她也被稱爲東莞Homeschool第一人。


現在安妮11歲,已經上美國初一的課程。也就是說,像我們今天這樣被“禁錮”在家的日子,她們一家老小過了7年多了。


| Angel女兒安妮

“我很能理解你們現在的狀態和心情,因爲我們也是這樣過來的”,Angel說。


如今,她們家的畫風,着實令人羨慕。

上午一家人,女兒自覺上課有條不紊,媽媽工作心無旁騖,爸爸在客廳茶几喝茶工作,也極爲愜意。下午,一起閱讀、一起手工、一起下棋、以前還一起出去遛彎兒。


別的不說,女兒安妮現在有着高度的自律、時間管理能力,甚至包下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

| 安妮做的菜,有些獨立完成

有些在媽媽指導下完成

Angel頗爲欣慰,“這個特殊假期,我給自己培養了一雙手出來”。

所以,我們邀請她來好好分享,宅家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學習主動,生活自覺的小竅門。

包括:

從放假到在家上學,一家人的狀態如何調整?

如何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時間規劃?

孩子不自覺怎麼辦?

宅家上網課,哪些坑不要踩?


(溫馨提示:文有點長,耐心看完噢)

01

在家上學,狀態怎麼調整?

處處建立儀式感,包括睡覺前


因爲雲開學,我們家的儀式感,少了很多。


除了開學第一天的開學儀式,其他諸如買文具,換書包,學校報到等一系列的開學準備,都省了。


不光是孩子,就連大人突然從放假,調整到每天早起上課上班的狀態,都會有不適感。


| 劇照


而轉換狀態的第一難,就是時間和作息。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雲開學,所以我會在開學一週前調整孩子的作息,或者2、3天前”,Angel說,這個過程的確是痛苦的,但是全家人一定要配合。


比如孩子第一天要10點睡,那父母長輩到了那個時間,也要開始進入房間。


孩子不願意入睡怎麼辦呢?

Angel笑着說,“那就把睡覺前的儀式感做起來呀”。


睡覺前,把和睡覺有關的事情,都變成睡覺前的預備,比如洗臉刷牙,比如講故事,要讓孩子知道,做完了這些,最後一步就是睡覺。


2月10日,安妮在家開學那天早上,Angel給她做了一份開學早餐,本來是兩個雞蛋一根香腸,不過這次變成了饅頭和雞蛋。

“她會驚喜的說,哇,比100分還多啊。”小小的插曲,就會讓她一整天的心情和狀態特別好。


每一個新學年,安妮在家開學的那天,一家人起的很早,Angel和老公換上和孩子一樣的校服,全家拍照紀念。


“第一天,我們是不上課的,先整理新學期的任務,然後拆學習牆,做手工,全部換新的裝飾,還有整理筆盒,整理書桌,整理學習板”,Angel說這些不用動腦筋的事情,卻是開學前的儀式必備。


總結起來,就是儘量每一件事,都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噢,我開學了!”


以及,“新的學期,我要做的更好”。


| 劇照

Angel說,每年開學前她們會一起做上一學期的回顧總結,“不僅在放假前做,開學前也要做”。


“我一般都會把安妮閃光的地方挑出來,比如數學學了7本了,比計劃多了兩本。我會發獎學金,讓她知道去年的努力,在新學年又得到了媽媽的肯定。”


不但如此,Angel還會告訴其他家人,讓安妮收到更多的鼓勵和讚揚。


“讓孩子開學時,就閃閃發光。那麼新的一年如何繼續閃光下去呢?那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看起來是媽媽的“小伎倆”,但安妮對新學期,不僅信心滿滿,還動力滿滿。

02

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規劃?

從一張時間規劃表開始...


開學後,課表安排的滿滿當當,我們家也就直接拿來當時間規劃表用了,跟着課表走,其他事情就都亂了套。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永遠不記得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一度讓我很頭疼。


聽到我的吐槽,Angel其實也深有體會。她說,大人都不一定能把控得好的時間,怎麼可能一下就期望幾歲的小朋友,規規矩矩,時間感很強呢。


“撇開焦慮,先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律感,找節奏感”。


Angel說,她們的在家學,課表都是自己和安妮一起制定的,而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有學校的一張課表,什麼時候該上課,都安排好了。


| 安妮3月份的課表

但學校課表不等同於時間規劃表。


並且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課表的基礎上,讓孩子參與做一份時間規劃表。


“課表外的其他空白時間,交給孩子自己安排”


但要明確哪些是必須要做的,比如寫日記,比如做家務,一天內什麼時候完成,讓孩子自己決定,完成了就在表格上畫勾。


把表格貼在學習板上,安妮每天早上看一遍,中午把上午做完的打勾,晚飯前打勾下午做的,睡覺前再把每天做的事,看一遍。

Angel每個星期天查看一個星期的完成度,給孩子讚美和鼓勵,也會聆聽她的感受。


一週如此,週週如此,安妮已經很多表格不需要用,而她的自覺和主動性,聽起來讓我豔羨極了。


關於時間安排的思維導圖,11歲的安妮,已經能獨立完成了。

03

孩子不自覺,該怎麼辦?

喫喝拉撒,學習生活,做各種表表表


“其實,安妮也有不自覺的時候”,Angel笑着說,“別看她現在這樣,那是因爲我們都習慣了”。


孩子的不自覺,是再普遍不過的。


成人也會有管不住嘴偷喫的時候,也會有想要偷懶的時候,怎麼一味的指責和抱怨孩子的不自覺呢,不僅給自己增加情緒壓力,還讓孩子越來越反感“按部就班”。

| 劇照

“培養孩子的自覺性,我覺得可以做記錄”。


Angel可以說是個表格和記錄“狂魔”,學習計劃表僅僅冰山一角。


例如,睡覺有記錄表。

安妮7歲的時候,睡眠問題困擾了Angel很久,老是半夜起牀,總是拖很長時間不睡覺,有時母女倆產生摩擦。


“但是我不想自己在那裏憂慮和生氣,這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於是,一張睡前流程表,誕生了。

起初,每一天一張表,先定下什麼時候該睡覺,然後時間往前推,什麼時候該洗臉、該刷牙、該讀一個故事.....表上的勾打完了,那麼就該睡覺了。


“你看,要做的事情做完了,不睡覺也沒其他事可做啦”,安妮不願意睡,Angel就把表格亮出來。


“其實有什麼做不到的呢,用數據講話,我也就不會一直糾結,一直卡在那個情緒上了”。


用表格,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記錄。


就拿連續三天來說,表格放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孩子一天比一天好,也可以看到哪些不好的,一清二楚,孩子自己心裏也會產生驅動力。


堅持5天,或一個星期兩個星期後,你會發現慢慢的,表格可以放下了。

放下一個,重建一個,來解決家務和作業問題。

安妮8歲的時候,Angel就讓她參與一同設計表格,這是關於做家務的。

一個月一次的自我審查,這張表是總結性質的。

如果家長想要更好的觀察孩子的習慣情況,這一張表,也很適用。


關於閱讀習慣的培訓,有這樣一張表。

偶爾,母女兩之間有情緒摩擦,Angel就做了一張情緒觀察表,互相觀察情緒變化,做記錄,最後一起反思情緒帶給自己和他人的困擾。


“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行爲,當然,偶爾用一個星期,不是必須的”,Angel把一張張表亮出來的時候,感覺自己的時間和節奏,都瞬間明亮了起來。


把情緒的對峙,變成用數據記錄,用記錄反思,Angel的這一套,安妮還會學以致用。


飯桌上,外婆總是愛嘮叨,“不喫青菜....”“又沒有喫肉....”。


於是小姑娘,手繪了一張表格,喫一口菜畫一下,喫一口肉畫一下。


不過,外婆依舊習慣了嘮叨,安妮就會把表格亮出來,“外婆你看,我吃了5根菜了”。


弄得外婆和Angel哭笑不得。


其實各種表,就是一種細緻的規劃,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記錄,幫助她進入各種狀態。不要怕麻煩,設計表格,又何嘗不是一種手繪的樂趣,親子互動的樂趣。


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記錄喫喝拉撒,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記錄學習和作業。


Angel有時也用APP代替,譬如Forest專注森林,完成一件事小樹就會長大一點。


04

宅家上課,Angel也有一些建議

“這四大坑,不要踩”


1  首當其衝,不要掉進孩子的“情緒坑”。


| 劇照


我們常說,如此長時間的家庭相處,父母要工作,要督促孩子上課,怎麼平衡呢?


“先從心態上平衡吧”,在Angel看來,朝夕相處的家人,很多問題因爲心態和情緒,被無限放大了。


我們前面一直在說孩子主動性、自覺性,這些都是急不來的,安妮現在的狀態,Angel也經歷了長期的掙扎和調整。


“如果不是疫情,大概很多家庭,不會有機會這麼長時間待在一起,那爲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個機會,一家人難得相處的機會”。


Angel說,“家長煩心的時候,孩子也是煩心的,既然大家都痛,就互相安慰一下”。


| 劇照

比如給孩子按按摩,按按肚子,跟她聊一聊今天開心的三件事,或是最近自己做到好的三件事,可以關於媽媽,也可以關於爸爸。


給自己,給孩子一個星期的過渡期,接納孩子和自己一樣,可能也搞不懂上課軟件。


孩子有情緒,我們不要跟着情緒走,掉坑裏。


讓她發泄一下,如果我們忍不住要發火,就先分開區域各自冷靜一下。


如果我們還能冷靜的時候,就聽聽孩子語言的背後,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有的時候,她不是不想上課,可能只是遇到了困難。


2 “親密坑”,也不要踩。


| 劇照

慢慢離開孩子,不要總是盯着她。


第一個星期,可能要在旁邊督促着,幫助孩子解決上網課的問題。


第二個星期,媽媽工作的桌子就可以和孩子學習桌分開來,在同一個房間,可能會互相打擾到,這很正常,互相理解其實可以克服的。


第三個星期,就可以分房間了,孩子在自己房間,父母各自在不同區域,房門可以不關,家長視線可及,就可以了。


距離產生美,在各自有任務的時候,慢慢的把孩子相對獨立的空間留出來。


| 劇照

如果是二胎的家庭,媽媽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大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和大寶好好聊一下,告訴她媽媽在什麼時間段,是有事情要做的,這個時候你可以做什麼,可以帶着弟弟妹妹做什麼。


3 不要跳進“年齡的坑”。


| 劇照

我們總是習慣用孩子都幾歲了,應該要多麼懂事,會做多少事情,來要求和評判孩子,這其實是不對的。


孩子的心智,是不能完全用年齡來判定的。


“就好比這次疫情,安妮的奶奶70多歲了,也從來沒經歷過,可以在家這麼長時間”,Angel說。


有些事情,孩子沒有經歷過,可能也不懂怎樣去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們要看到問題是在哪裏。


4 自以爲“完美結合的坑”,不要踩。

| 劇照

孩子上了網課,爸爸媽媽就可以在時間差裏,專注於做自己的事情,這個其實是不太實際的。


我們要做好隨時幫助孩子,解決任何可能出現的他搞不定的問題。


每個人有事做,不互相打擾是好事。


但在這個疫情狀態下,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樣的工作、學習、生活狀態。


時間沒有完全獨立的,交叉或重疊,既然如此,儘量平衡,互相協調,互相理解,過好每一天更重要。

最後分享一張,安妮和媽媽一起做的讀書筆記。

| 安妮和媽媽一起做的讀書筆記


其實所有的抱怨、吐槽、

不容易

擺在面前

是一道生活的坎,也是一次生活的考驗


這幾個月的時間,用Angel的話說

好好珍惜,哪怕有摩擦衝突

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反而,利用這個狀態

有的媽媽,培養一雙做菜的手出來

有的娃,變成了做家務的小能手

有的娃,讀了很多本喜歡的書

有的娃,找到了新的興趣

.....

生活本就沒有完美的狀態

宅在家的日子,學習之外

不管做多幼稚的遊戲,都可以



時間有的是

但大概真的就只有這一回了


注: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部分圖片來源劇照《母親遊戲:

她們的階級》


宅家陪娃上網課的你

還有什麼困擾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