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與信息量

想要對某個事物進行思考,那麼就要掌握一定關於這個事物的信息。

比如要思考新冠病毒如何防治。那麼需要收集新冠病毒的各種信息才能進行思考。像外國有個什麼教,沒有收集新冠相關的信息,爲了防治新冠而做了一場聚集性法事,然後導致大部分教徒都感染了新冠肺炎。這是一個完全沒有考慮信息量大的例子。

比如你女朋友因爲工作出錯而被老闆訓,從而比較煩。然而你並沒有收集到這個信息,以爲煩是因爲大姨媽來了,然後叫女友多喝熱水,從而導致女友更煩。這就是缺乏信息量而思考出問題的例子。

比如你沒有了解到競爭對手更多的信息,從而制定出錯誤的企業戰略等都是缺乏信息量,而導致的思考問題。

毛爺爺曾說:“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可見調研思考對象對思考的重要性。

那麼如何通過調研,來獲得更多更好的信息量,來更好的進行思考呢?

1、明確調研目的,比如你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小樹更好的成長,那麼你要調研樹葉的形狀似乎和你的調研目的沒什麼關係。如果調研這棵樹的光照或者修剪樹枝等與目的相關的信息會更有利於思考。

2、調研的過程中要注重事實,注重客觀數據,而不是收集一些別人的看法想法等。比如你去調研一款產品消費者是喜歡黑色還是白色,大部分消費者嘴上說是喜歡白色,你如果讓她們從兩者間選一個帶走的時候,大部分人卻選了黑色(一個真實的案例)。這就是事實與看法的區別。看法有時候會誤導我們。

3、掌握調研方法,調研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定性法與定量法。兩者分別包含着深度訪談法和調查問卷法。要掌握調查信息量的方法,根據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調研方法。

4、確定調研渠道,現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你是要通過網上渠道獲取信息,還是直接通過相關人羣獲得信息,還是實地走訪等。這些都是不同的調研渠道。

沒有信息量的思考就如同盲人摸象,大海撈針。而思考對象的信息量需要我們調研,調研又離不開這四個因素。當然有時候思考也顧及不到這四個因素,那也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調研因素與獲取信息。

平時你是如何收集信息量的呢?歡迎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