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數據結構讀書筆記《1數據結構緒論》

1 引言

1.1 起源

數據結構是一門研究非數值計算的程序設計問題中的操作對象,以及他們之間關係和操作等相關問題的學科。

1.2 基本概念和術語

數據:
是描述客觀事物的符號,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象,是計算機中可以操作的對此,是能被計算機識別,並輸入給計算機處理的符號集合。

數據元素:
是組成數據的、有一定意義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中通常作爲整體處理。也被稱之爲記錄

數據項:
一個數據元素可以由若干個數據項組成。數據項是數據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是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的子集。(Array)

數據結構
結構,簡單的理解就是關係,比如分子結構,就是說組成分子的原子之間的排列方式。嚴格點說,結構是指的各個組成部分相配和排列方式。在現實世界中,不同數據元素之間不是獨立的,而是存在特定關係,我們將這些關係稱之爲結構。

數據結構:是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係的數據元素的集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3 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存儲結構)

邏輯結構:是指數據元素之間的邏輯關係,從邏輯關係上描述信息。
存儲結構(又稱物理結構):數據結構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又稱映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圖來自:https://blog.csdn.net/qq_32623363/article/details/79198037

1.4 抽象數據類型

指一個數學模型及定義在該模型上的一組操作。體現了程序設計中問題分解、抽象和信息隱藏的特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