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三的90後,有多少人是活在不安中?

作者/1號閱讀室

前些天,與一位同事閒聊,在聊到自己的職業規劃的時候,他說了一句讓我感到不安的話:

“我都已經奔三了,還是一事無成,爸媽都爲我擔心呢!”

他以自嘲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話語,瞬間擊中了我。

那一瞬間,整個人如同墜入深井一般,絕望的令人窒息。

我的這位同事是和我一屆進入公司,他作爲一名工程師,在自己的崗位還算兢兢業業,對工作也十分上心,更重要的是,他是廣東本地的土著,家裏收租的那種。

如果連他這樣人都對未來感到迷茫,那麼我這樣的人又有什麼理由不焦慮呢?

我就問他——

“你家裏父母身體健康,卡里也有錢,就算現在被公司辭退,你照樣能活得很好,爲啥會有這樣不安的心情呢?

“其實,我自己也說不上爲什麼,自己身邊的同齡人都比我很優秀,他們有的出國留學,有的國內讀博士,有的自己開公司。而我,只能在這裏徘徊,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追求什麼。”

正如同我這位同事一樣,現在的年輕人感到焦慮的原因,無非是看到自己身邊的人都有了不錯的生活,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內心會生出一種挫敗感。

說實話,我的焦慮比我的同事只多不少。因爲我的家庭背景沒有他的雄厚,我父母一輩子都是隻知道種田的農民,談不上富裕,所以,對我的幫助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我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公司工作。中間一直想要換工作,但是家裏蓋新房,所以就又耽擱了。

隨着年紀的增長,發現身邊的同齡人,有房有車,並且相繼結婚生子,自己還沒有任何成就,這擱在那個人身上都會焦慮吧。

本來打算過完春節回來就辭職的,但是趕上了疫情爆發,國內的經濟受到了重大影響,現在根本沒法找到好的工作,只能先等着。

每想到此,晚上總是會失眠。

有時候,自己總是會幻想,要是自己買個彩票中1000萬就好了。這樣就能夠實現財務自由了。

可是呢,自己腦袋中理性的聲音總會出來告誡自己——

你這是癡想!!!

有時候,跟一些好朋友說到我自己的焦慮,他們就會安慰我,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很焦慮,不用過多去關注這些,要學會活在當下,認真地過好每一天。

雖然大道理我都懂,但這些負面情緒真的在隨時充斥着我的身體,讓人身心疲憊。

各位90後,你們是否也有我這樣的不安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