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100本书之后,我终于知道了如何建立知识体系

本篇小文章是我在阅读100本书之后,对于如何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一点思考。将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什么是知识体系?

二:建立知识体系的好处是什么?

三: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字数约:1600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话题。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人人追求成长进步,人人都是“终身成长者”的时代。现在见了面不问“你吃了吗?”而是“你又报啥课程了?”。

虽然自己很淡定的没有加入报课学习的大潮,但只要听说哪个伙伴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也会投以羡慕的目光。

从去年11月19日到今年4月9号,读完了100本书之后,我觉得,我才算知道什么是知识体系?有什么用?以及如何建立了。我也将逐步梳理这100本书带给我的几个领域的知识体系框架,并在之后的阅读中不断更新、补充和迭代。

记得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过“所谓执行力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清楚的知道要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所以,一件事情没想明白或者说概念不清楚,那就不可能去执行。so,先来解释什么是知识体系?

什么是知识体系?

通常我们把知识体系比作是一棵树,有主干,分支还有树叶。分别对应知识结构、知识点和碎片化的信息。这是在形式上看,有这样三级。

本质上看是它们通过一种有序的结构交织在一起,这个结构上的每一个节点你都要很清楚的知道它是处在什么位置上,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和其他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样才算是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面对每天碎片化的信息,我们都要加以思考,看看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应该在知识体系的什么位置上?有怎样的上下前后关系,让它和之前的知识产生足够的关联,形成知识点,然后再将各个知识点抽象出规律性的内容,整合成知识结构,这样它们交织在一起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的好处是什么?

有了这个体系的好处是我们看待问题就具备了全局思维或者说系统思维,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根据它所处的层级,从它的上级去解决他,也就是“上游思维”。就会有“四两拨千斤”或者说能够治本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另外一个好处是:我们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会有更清晰直观的判断,我们会知道自己目前应该着重积累的是哪些,哪些是自己的长板和短板,从而更好的完善和发展自己。

怎样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可以有以下三种方法:

1:系统的学习某一门课程。

2:找到导师。

3:自己通过网络、书籍建立。

具体来说,比如我想建立有关阅读的知识体系,我可以通过考察一门线上课程,看看这门课是否有完备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不是一个系统性学习课程,它的课程大纲是否系统、完备?是否具备从阅读方法、到内化理解、再到输出实践的闭环,这个课程的训练营是否有足够的练习和反馈指导等等。

这样在这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就会根据课程大纲建立自己阅读的初步知识体系。在实践环节就可以针对自己需要提高的分支加强训练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很清楚的知道哪些分支我还没有开展,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长板和短板,并且明确接下来阅读的方向。

当然,学生们在学校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就属于用这种方法建立知识体系。

如果不参加课程,但是可以找到能够给自己提供帮助的该领域的导师,也是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比如古典老师在《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这本书里就提到过,当他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就会先向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请教,通过导师的指导和训练,当然只要能提供给你完备的学习指导的都可以称为导师,也是可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的。

最后就是通过网络、书籍和各种资讯来自己建立知识体系了。这个对人的要求会高一点,通常会要求我们在其他领域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要把在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迁移到我们自主学习的领域。这样上手会快一些。如果都要靠自己摸索,可能就会走一些弯路,从而花费更多的精力。

以上就是我对知识体系的一些思考,接下来,我会把阅读100本书的过程中涉及的几个主题分别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框架。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