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兼容"的覆盘

子木读书会今天的书目是《梁冬说庄子齐物论》。

我在其中接受到一个重要的讯息是"兼容"。

何为兼容?觉察自己是否会有"二元对立"的评判,觉察自己是否对"是非"心存执念,觉察自己是否能够接纳事物的"两极性"?

2019年,于我来讲,是最关注自身成长的一年。我参与了不同领域中几位导师的社群。我能感受到自己想要通过这样那样的学习,来拓宽自己的舞台。

视觉笔记,艺术字,写作,手帐,社群管理,整理,个人品牌变现,财商力等等…这样一看,这一年好丰富!确实,在这些社群学习中我遇到了我的忘年交,我的副业变现合作伙伴。除此之外,我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开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加一小步,都是身边一些伙伴的鼓励在推动我。这样看起来,自己还蛮勇敢蛮有收获的哈。可是,在此刻,我心里又有很多的失落涌出来~因为,我深深感受到,这满满的一年好乱。

我在每个社群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身份,我学了这么多东西,先不说消化的如何,我已然把自己拆解成了不同的种类。这些身份充实了我的时间,也分散了我的精力。这其中就出现了第一个"兼容"-----任何事,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它有优势,也有缺陷。你既然选择了去学习,就不要抱怨,要接纳这正反面。

第二份关于"兼容"的觉察,体现在时间管理上。如果我能在学习这些不同领域的内容时,提前做好规划整理,让领域之间"兼容",我可能会让自己的能量更大。

比如:艺术类学习包含创作性的练习,字体和绘画可以做结合创作作品。这种兼容为互补。

将整理,财商和个人品牌变现等内容,放入社群管理中做加餐分享,也可以增加社群的趣味性和活跃度,自己也能讲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复盘。这种兼容为巩固。

再比如,将视觉笔记的功底运用进对于其它领域新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对新内容的消化,也便于在社群中展示自己。这种兼容为锦上添花。

在这样的"兼容"中,我可以塑造一个更完善的自己。

第三份关于兼容的觉察,体现在我对各导师的接纳度上。我感受到自己并不虚心。线上导师很多,资历也参差不齐。有的导师重实践,讲的更偏操作,重呈现效果,听起来好像水浅,但是可复制性强。有的导师重理论,喜欢由表入理,听起来好像水深但是实践起来不易入手。我之前没有做到“兼容”,有时候听几句,就起了评判心,接下来的学习中,还是要沉下心,多听各家言,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

睡前,我要再翻一翻庄子齐物论的部分,好好体会下。

  小桥

2019.12.1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