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設計方法2——邊界值

介於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之間

一、邊界值“三點”

  1. 上點:邊界上的點。
  2. 離點:離上點最近的點,根據上點的精度確定。
  3. 內點:邊界有效範圍內的任意一點。

*如何確定離點

  • 若邊界是閉區間,則離點在。如用戶名長度[6,18]之間,上點爲6、18,離點爲5、19,內點爲6-18中任意一點。
  • 若邊界是開區間,則離點在。如用戶名長度(6,18)之間,上點爲6、18,離點爲7、17,內點爲6-18中任意一點。

二、邊界值測試用例設計方法應用場景

  1. 如果需求規定了取值範圍規定了取值個數時,可利用該範圍的邊界內及邊界附近的數據進行測試。如用戶名長度[6,8]
  2. 如果需求規定了取值的個數,則少於個數一個,或多於個數一個的值進行測試。如購買5件商品打8折,4件商品,5件商品,6件商品。
  3. 如果需求規定了一個有序集合的時候,則使用該集合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值進行測試。如下拉列表中有4個城市名,現可選擇第一個城市、最後一個城市。
  4. 如果程序中使用一個內部數據結構,則應該從該數據結構的邊界進行考慮 。

三、邊界值應用步驟

  1. 根據等價類劃分有效等價類及無效等價類,確定上點、離點和內點,每個點統一編號。
  2.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儘可能覆蓋所有未覆蓋的有效等價類,直到有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3.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反覆蓋一個無效等價類,直到所有無效等價類完全覆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