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欲說還休的隱祕故事:《紅樓夢》四家族興衰背後的政治鬥爭

很多人讀《紅樓夢》喜歡解讀其中影射的歷史人物和政治事件,其實單就文本本身來說,其中的政治風雲變幻也頗可觀。當然,曹雪芹開篇就說了,此書“大旨談情”,所以主要還是講人情世故的故事,政治鬥爭不是主要要表現的。但是作爲一個故事的背景,我們也不反對適當解讀,以增加閱讀趣味。


《紅樓夢》第四回的“護官符”介紹了金陵地區最有權勢的四個大家族:賈、史、王、薛。

這四個家族是從這個朝代建立開始興旺的。起初本朝太祖起兵打天下時,跟着他的首先是異姓兄弟,即東平、南安、西寧、北靜四個郡王,這四個郡王的功勞是最大的。

其次是八個公爵:榮國公、寧國公、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繕國公。這八位公爵中,榮國公賈源和寧國公賈演是一對兄弟。賈演是哥哥,賈源是弟弟。從書中描寫看,賈源的功勞比賈演更大,所以皇帝題詞寫“至今黎庶念榮寧”,不是“寧榮”。

賈演偏武,曾經在戰鬥中出生入死,他的僕人焦大其實也是他的親兵,曾經把受傷的他從死人堆裏背出來,他們忍受了飢寒、傷痛和槍林箭雨,才得以倖存,並取得了後來的榮華富貴。他的兒子賈代化後來也是任職武官,是京營節度使,主管駐京部隊的防務,這是皇帝最信任的武將官職了。


賈政自幼酷好讀書,因此而“祖父最疼”。這祖父就是賈源,賈源尚文,大概是一名儒將,在戰爭中屬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用兵如神的“小諸葛”。

他的這份兒天才也遺傳給了長子賈代善,代善在政壇如魚得水,把賈家的政治地位推向巔峯。賈母說,子孫之中,寶玉最像爺爺代善。可見,代善也有“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的外貌,以及斯文飄逸的文人氣質,而且他極善於享受,賈母回憶說自己像湘雲一樣年紀時剛嫁過來,代善養的小戲子演出伴奏都是別出心裁。賈府雖是武功出身,卻有“詩禮之家”的美譽,其中多半是賈源一系的功勞。

史家與賈家是同鄉,也是親戚,也曾隨太祖打天下,但是軍功沒有賈家那麼高,所以只被封爲侯爵。史家比較特殊,他們有兩個侯爵:保齡侯和忠靖侯。而且從書裏描寫來看,現任兩位侯爺是親兄弟,不像賈府,兩個爵位是兩個分支的宗兄弟。

可能史家起初也是像賈府一樣,兄弟倆追隨太祖,所以得到兩個爵位,但是其中一支在第三代上沒能留下兒子,所以兩個爵位都由史鼐和史鼎這對親兄弟繼承了。史湘雲的父親是家中長子,青年早逝,他的二弟史鼐就是保齡侯,三弟史鼎是忠靖侯,所以史湘雲說起家裏的嬸子也有二嬸嬸三嬸嬸的分別。這史家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沒有隨代降等。

其他人家,除了王爺,無論爵位多高,按本朝慣例,都是隻封襲三世,並且要隨代降等。比如賈演是寧國公,賈代化就是一等神威將軍,賈珍就成了三品爵威烈將軍。因爲子孫本身沒有功勞,所以他們繼承的官位和薪資待遇都要隨着代際而逐漸降低,除非子孫中有人才又立了新功,獲取了新的榮耀和封賞,才能把家業振興起來。這也是賈家一直衰落的原因:他們的人口不斷增加,享樂規格卻從不降低,但他們的待遇和收入是在不斷遞減的,然而家族中都只知享受,不擅經營投資,子孫又沒有政治功勞,在朝廷上的地位不斷降低,所以整個家族都在走下坡路,越來越窮。

然而史家不同,史家到了史鼎兄弟這一代,已經是第三代,但他們依然是侯爵。可以推測,當初史家的軍功雖然不是最高,卻對皇帝有特殊的功勞,也許是救過命之類的,所以,雖然威望不足,沒有封到最高的爵位,卻有了不必隨代降等的特殊待遇。

而王家的先祖,被封爲都太尉統制縣伯,統制縣伯是爵位,都太尉是官職,應該是個武官。可是,他的長子後來做的是外交和禮部方面的工作。“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王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王家的。”

王家是伯爵,軍功不如賈家和史家,但是王家似乎很善於交際,又頗通海上事務,想來當初參與起兵的都太尉王公,是個類似於《三國演義》裏甘寧那樣的人物,說不定在草根時代,也曾作過“錦帆賊”式的海盜。王熙鳳的愛美、霸氣、時髦而好舶來品,這些都是王家的家風。

薛家並沒有封爵,甚至沒有人在朝當官,卻能與前邊三家並稱四大家族,位次甚至在金陵的體仁院總裁甄家之前,說明薛家與皇室關係也不一般。薛家是世代經商的,在古代,商人的社會地位較低,所以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獲得政權的認可。

滿清入關前,武器裝備不如明朝先進,晉商爲了牟取暴利,就不顧朝廷禁令,將先進武器賣給滿人。

打仗打的是銀子,滿清在征戰中出現大量資金缺口,晉商們看出明朝的朝不保夕,就答應給滿人以資金的支持,這樣,在滿清奪取明朝江山之後,給以這些晉商以皇商的地位,並且把蒙古地區的貿易權也給了他們。

順治帝曾在紫禁城設宴款待八大晉商家族,封官授爵,並召之入籍內務府,御封爲“皇商”。八大家族因爲清廷入關提供軍需物資支持而立功,得到了清朝皇室的信任,成爲直達天聽、既富且貴的皇商。

皇商就是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經營的國營產業,代表皇室經商的資本家。曹家的江寧織造,便是爲宮廷供應織品和綢緞的皇商。皇商受皇室委任,代表官方營商,壟斷由朝廷經營的重要產業,性質類似於現代大型央企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皇商隸名於內務府,清朝的皇商按例會賜封官銜,且品級都在五品以上,如胡雪巖就是從二品布政使。皇商的家業與官職可以世襲,清朝的八大皇商均爲內務府世家,歷代世襲皇商之職,曹雪芹家三代共有四人世襲江寧織造。

薛家的發家史大概也是這樣,雖然不曾直接參加戰爭,卻在資金和物資上支援了太祖的隊伍,所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和恩寵,子孫世襲成爲內務府掛名的皇商。薛寶釵的曾祖曾被封爲紫薇舍人,說明薛家精於計算,但同時也是讀書人家,是儒商。寶釵家裏藏書很多,她父親也教導她讀書。她叔父的一雙兒女也都是文質彬彬才華橫溢。薛家秉承了一貫的政治投資眼光,能與王家和賈家成功聯姻,能讓義忠親王成爲自己的私人定製客戶,說明了他們的人脈和能力。

從四大家族的前兩代來看,他們分別繼承了前輩的優良基因和能力,從朝廷得到了巨大的信任和恩寵。代善去世的時候,皇帝甚至還額外開恩,多賞了一個官兒給他的小兒子。皇帝的平均壽命短於常人,所以,給賈政賞官的這個皇帝,八成是第三代。這說明,立國以來的三代皇帝,對於四王八公這些功臣的優待政策是基本一致的,他們深知,只有安撫好這些功臣,才能平衡各方勢力,穩定政局。

然而,這個一貫政策在第四代皇帝身上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原著裏提到,現在的皇帝,也就是元妃的丈夫,同時在宮裏供養着太上皇。正常情況下,當了皇帝的誰也捨不得放棄手裏的權利。歷史上只有三種情況下會出現太上皇:

一是皇帝年紀太老了,比如宋高宗趙構、乾隆皇帝弘曆這種,出於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線。

這樣的皇帝往往已七老八十,兒子也四五十了。但是《紅樓夢》前八十回中的皇帝顯然不是很老,與年方弱冠的水溶可以兄弟相稱,年紀應該最多三十多歲,那麼太上皇頂多是五六十歲,應該不至於老邁到不能掌權的地步,所以第一種情況是不符合的。

二是皇帝被外族掠爲俘虜,皇子繼位,如同宋徽宗那樣的,原著裏的太上皇,顯然也不屬於這種情況。

三是發生了政變。某位皇子通過非正常手段逼宮上位導致老皇帝禪讓成爲太上皇(如李淵);或者是由於政治變故導致老皇帝無法繼續掌權只得禪讓(如安史之亂後的李隆基)。

考慮到《紅樓夢》在創作背景上很多引用唐制(節度使、長安、才人、大明宮等等),聯繫一些故事情節,我們可以認爲書中的太上皇屬於第三種情況。

這個太上皇一開始就存在,到了好幾年後,最大的國孝也只是死了一個老太妃,說明太上皇真不是很老,而且健康狀況也還不壞。書裏提到元春封妃后皇帝想到要給以省親的優惠待遇,然後再稟告太上皇夫婦,太上皇夫婦才同意的。說明這不是太上皇的主意,事實上,太上皇此時已大權旁落,只能讓皇帝做主了,只是皇帝喜歡裝出仁孝的樣子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秦可卿死的時候,賈珍找不到足夠高檔的棺材,薛蟠就把義忠親王老千歲私人定製的檣木棺材給了他。因爲義忠親王他老人家永遠不會來提貨了——他“壞了事”。

壞事,就是造反失敗的隱諱說法。義忠親王爲何要造反呢?因爲他反對皇帝的“不忠不義”。逼宮父皇爲不忠,殺手足爲不義。作者通過這種隱晦的寫法,說明了現任皇帝上位的過程。

既然現任皇帝並非前任選定的接班人,他的名位便有些來路不正,他自然擔心前任皇帝和原任太子的寵臣們對他有不臣之心,所以,他開始扶植他的親信,對老臣則是拉攏和疏遠兼有。

四大郡王原本都與賈家親善,其中東平郡王還是賈家的同鄉和世交,穆蒔與賈代善曾經兄弟相稱,榮禧堂的對聯就是他的親筆。

然而我們看到的原著描寫中,東王府與賈家幾乎沒什麼往來,秦可卿喪禮上,南安郡王之孫,西寧郡王之孫以及北靜王本人都親自來弔唁,而東王府只搭了祭棚,沒有主人來。

到了賈母八十壽辰時,來賀的權貴中主要是北靜王、南安郡王、永昌駙馬、樂善郡王。可見,四王之中,南、北與賈家過從最密,東西較疏遠。這就說明,由於政治傾向的不同,導致四王八公內部也產生了分歧。這正是現任皇帝希望看到的——他並不希望他們團結一心。

義忠親王壞事之後,最得聖寵的似乎是忠順親王,八成他是在幫助新君上位的過程中效力最大。這個王爺顯然與賈家沒什麼交情,就算不是政敵,也絕談不上世交,連普通朋友都不是。所以,賈政一聽說寶玉勾引了忠順王府的戲子蔣玉菡,就罵寶玉是“草芥”,說他“禍及於我”。因爲跟忠順王比起來,賈家已經是人微言輕的草芥一樣了。

而四王之中,“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所以,北王在軍隊中的勢力和影響是最大的,連皇帝都不得不高看一眼,還送了鶺鴒香念珠一串給他。

《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

清朝和邦額的《夜譚隨錄?阿稚》說:“不爲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護,任其獨行,不飽豺虎,必遭顛墜。”

鶺鴒別名叫做張飛鳥,張飛是三國猛將,幫助劉備打天下,與劉備兄弟相稱,想來老北靜王與太祖也有過類似的情分。四王之中,惟北靜王功高。功高則震主,軍隊裏的人都與北王有過命的交情,自然格外聽從北王。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皇帝心裏對北王是又敬重又忌諱。他送給北靜王水溶鶺鴒香念珠,意思是我對你如同我祖父對你祖父一樣,是兄弟的情分,你一定要擁護我!

水溶呢?轉身就把這珠子送給初識的賈寶玉小朋友了——根本沒把皇帝大哥的心意放在心上。他刻意延攬人才,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還落了個“賢王”的名聲。“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衆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

他一面與皇帝虛與委蛇,另一方面又跟榮國府寧國府保持着良好的密切關係,過年時還送字聯荷包給賈家,賈珍卻拒絕接待來使,大概他也看出了水溶的野心,不敢與之深交。

水溶同時又假裝縱情聲色,勾引忠順王寵愛的戲子琪官,後來琪官逃走,八成也是有他的助力。琪官可能不僅是水溶的情人,也是他安插在忠順王府的耳目。日後隨着政治風雲的變幻,水溶自然有他的一番作爲,而賈家這些子孫都是扶不起的阿斗,必然被他視爲棄子。

身處於各懷鬼胎的政治同僚和盟友中間,四大家族步履維艱。

首先,賈家到了文字輩這一代,變得格外不爭氣。賈敬考中進士,卻放棄前程,潛心修道,寧國府被賈珍父子搞得污穢不堪。賈赦被賈母慣成了好色任性的紈絝子弟,官也不好好做。賈政沒能考科舉成功,但幸運地被賞了官到工部任職——這是太上皇在位時的恩典,如果換作現在這個皇帝,可就不好說了。


賈政對工部的工作不感興趣,連自家修大觀園他都懶得管,何況是專業的工程管理?他幹了二十多年只升一級。平日詩酒放誕,除了跟清客聊天兒沒別的實際能耐,還自稱不慣俗務。他把振興家業的責任轉嫁在兒子身上,老大壓力太大,早早去世,老二因爲抓周不良,被他貼了色鬼的標籤。

但是賈母頗爲精明,她把小女兒賈敏嫁給了探花林如海。

林如海出場時是巡鹽御史,清代巡鹽御史,自康熙以後或從內務府直接選任,或者由其他職位上的內務府出身的官員兼任,雖均加監察御史銜,但一般使用原官品級。其職責主要是收繳鹽稅,並監督鹽商的專賣,因爲是欽差大臣,雖然品級按照原官,但實際地位與一品大員相差無幾。這個差事絕對是當時的肥差,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

《紅樓夢》中林如海擔任的蘭臺寺大夫,有研究者認爲當指都察院御史。清代的都察院初設承政1人,左右參政各2人。順治元年改承政爲左都御史,參政爲左副都御史。三年規定左副都御史滿、漢各2人。五年則定左都御史滿、漢各1人。右都御史,爲總督兼銜。右副都御史爲巡撫、河道總督、漕運總督兼銜,都不設專員。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員,《清史稿?職官志二》說:“左都御史掌察覈官常,參維綱紀。”這個職位是言官,權力不小,百官敬畏。

林如海所任的蘭臺寺大夫,大約在三品到五品之間,而狀元的初授官纔是從六品修纂,還得在翰林院幹滿三年才能散館另授職務。如果要林如海在短短三四年間從六七品官升到都察院御史,並且得到皇帝超出一般的信任,得到巡鹽御史這樣的肥缺,理論上不太可能。所以,林如海肯定是少年中舉,之後一步步憑藉過人的才華和能力以及非同一般的機遇,又經過多番歷練,才能在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升到這個人人眼紅的位置上來。

在太上皇時代點探花,憑的是才學;在新皇帝時代成爲皇帝心腹,憑的是處世智慧和辦事能力。任何領導,不論政治鬥爭如何激烈,最愛的還是有真實才乾的可用之人。林如海作爲賈家的女婿,爲賈家挽回了一些政治地位。要不是短命,他的前途最爲遠大。

賈母自然知道僅靠女婿是不夠的,賈家必須自己也有能取悅於當今皇帝的人物。所以,在賈珠病故之後,元春被送入宮中。元春是賈府四春中最美豔的,以“賢孝才德”著稱。美豔是皇帝喜歡的,才華是皇帝的愛好,孝順是皇帝給自己的人設。因爲曾經逼宮,所以皇帝特別專注於營造孝子形象,皇帝是孝子,他自然要做出特別喜歡孝女的姿態來,所以元春得寵。


這就給賈政帶來了表現機會,又是外放學政又是查水利,大概是準備要提拔一下。可惜賈政似乎沒有任何出色的表現給皇帝以提拔的理由。而且元春的省親又要造大觀園,這對捉襟見肘的賈府經濟也是雪上加霜。

而遠在江南的甄家,早年也是曾受皇恩,曾經四次接駕,最後卻先於四大家族倒臺,第一個被抄家。作爲賈府的老親摯友,他家的一切都對應着賈家,他家的興衰也是賈家前景的預兆。

史家的兄弟倆日子也不太好過,雖然不必隨代降等,但只要皇帝看不上眼,照樣有整你的法子。保齡侯史鼐時常被外放,可能兩兄弟中,他算是比較能幹的,所以皇帝會以這種方式考察他。而忠靖侯史鼎則常年在京,大概有點兒留作人質的意味。史家以侯爵之尊,家業甚大,說是“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卻只剩了個空架子。雖然爵位沒有消減,但被派到的官職似乎都沒有太大油水,所以湘雲常抱怨在嬸子家日子辛苦,請客喫螃蟹要寶釵幫忙,每天要做針線到深夜。這說明史家政治地位不高,皇帝對他們依舊有防範,而且不肯輸送利益給他們。偌大家業需要撐場面,光鮮的爵位成了雞肋。


薛家也是類似,因爲沒有爵祿,薛家的敗落比那三家都要快得多,因爲薛寶釵父親和叔叔都去世較早,薛蟠不懂事,薛蝌又年幼,所以薛家家產被底下夥計坑騙了不少去。所以寶釵母女生活都頗爲節儉,千里迢迢住到京城親戚家,連門簾都捨不得買條新的。寶釵不愛脂粉首飾,屋裏裝飾如同雪洞,而且沒有薰香的習慣,經常主動做針線到半夜。因爲她已看透了家族前景,隨時準備着過平民百姓的窮苦生活。她原本期望複製元春的路線,通過進宮承恩來實現家族復興,可惜未能成功。其中原因自然衆說紛紜,不過,作爲義忠親王的老朋友,顯然,薛家不太可能得到皇帝的善待


薛家在薛姨媽時代尚且可以與官府豪門聯姻,但是到了薛蟠這代,都只能娶商人女或貧苦女孩了。寶釵後來嫁給寶玉,八成是四大家族敗落之後的無奈之選。

但是在新皇帝這裏,王家卻一枝獨秀。王家在四大家族中原本爵位較低,但是王家把女兒們都嫁得不錯,王家是武官出身,並不重視女兒的文化教育,但她們都善於固寵持家,所以在夫家都混得風生水起,尤其是王夫人生的女兒格外爭氣,給四大家族帶來了最後的迴光返照。

王熙鳳的父親是長子,應該也是爵位繼承人,他住在金陵老家,似乎是承襲了父親的主管外交和朝賀方面的事務。而次子王子騰雖然也跟賈政一樣,沒有襲爵的資格,卻比賈政要能幹得多。他憑藉過人的才幹,抓住機遇,爬到了京營節度使的位子——這個位子原來是賈代化的,後來爲什麼給了他呢?大概他也是在新君上位的過程中曾經出力吧?後來他還升成了九省統制,奉旨查邊,旋升九省都檢點。賈雨村判案和升官,都是他一手導演的。


王子騰的忠心和能幹,使他成爲新皇帝的得力干將。但是,後來的調動升遷,使得他離開了京城,這似乎也暗示着他逐漸在失去皇帝的信任。自然,如果皇帝要整四大家族,首先就要打壓其中最優秀、最有權勢的子弟,王子騰首當其衝。況且,作爲曾經輔助新君上位的武官,他知道了太多內幕,留着他,終究是個禍患。靠政治投機上位的人,成與敗,都是一瞬間的事。


所以,四大家族的衰落原因,一個是隨代降等,再有是子弟無能。此外,一朝天子一朝臣,皇權的非正常更替使得他們更迅速地離開權力核心,家族中又沒有具備遠見卓識的人來力挽狂瀾和準備後路。所以,一旦皇權爭奪的政治鬥爭激烈化,龐大而腐朽的四大家族勢必被裹挾其中,成爲最不堪一擊的犧牲品。

歡迎關注公衆號    憑欄望遠,  品讀不一樣的《紅樓夢》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