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碎片时间写作?

“碎片化时间”这个词是智能手机高速发展中,“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和用户习惯带火的一个新词。

人类的生活已经被种种欲望和力量分割成一个个碎片,每个人都很难找到完整的自我,这种挣扎体现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就是一种碎片化的生存或工作模式。

通常碎片化时间就是指没有安排任何工作,未被计划的时间段,而且这些个“段”的时间零散、无规律、甚至无目的。

时间被碎片化是很多职场人共同的苦恼,我们要兼顾工作和生活,时间变得支离破碎,想做一点儿正经事情都抽不出整块时间。

那么,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系统性的工作呢?

这里我用写作来具体解释一下,称作“碎片化写作法”。

一篇完整的文章=灵感+构思+提纲+素材+写作。

需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不可能安排一个白天甚至一个上午的时间,即便有这样大块的时间,也可能没有灵感动笔。在写作之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构思。这里的构思可以是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素材、请教他人,也可以是随手写下的灵感,灵感积累多了,再把碎片灵感整合成一个提纲,或一小段文章,然后继续积累素材。

使用这种写作方法需要养成3个关键习惯。

⑴一有灵感马上记录,否则很容易忘记。

⑵马上抽时间把灵感变成提纲。好的想法,如果没有大纲串联,很容易被遗漏;如果没有大纲引导,我们遇到很多素材时,也会视而不见。把灵感变成大纲,等于是给大脑强化一遍写作思路,这样大脑就会在潜意识里关注可以用于写作的一切信息。这种大纲写作在作文中叫构思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段落大意”。我们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些“段落大意”,用碎片时间进行展开、补充、联想、举例等等。

⑶平时有意识地积累各种写作框架。积累的写作框架不够,到了要碎片化写作时,就很难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构思,没有写作构思串联后续的思路,就很难利用碎片时间去搜集素材,最终完成写作。

有些人用完这个方法后效果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评估自己的碎片时间单位产出能力,以为自己能用碎片时间做很多事,结果发现产能不明显,这会让人产生挫败感,最终选择放弃。你要去规划你的碎片时间,而不是临时才想起干什么。

碎片化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养成习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