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不完美,为何不能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呢?

《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

既然无法期望完美,不如欣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时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省,并且接受别人有帮助的,具有建设性的批评。

以下是我的翻译:

Chapter 22  既然我们不完美,为何不能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呢?

我有一个私人的文件夹,上面贴了“FTD”的标签(Fool things I have done 的缩写)我把过去做过的蠢事都记录下来。有时我会口述给秘书记录,但有时我觉得一些事涉及隐私,说出来略显尴尬,所以我只能自己记录。

还记得十五年前我把一些自我批评记录在“FTD”里。事实上,如果我当时足够诚实,文件夹里一定会塞满了记录。我可以清楚地回忆扫罗国王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的话:“我很愚蠢,犯过很多错误。”我打开“FTD”文件夹,重新阅读当年写下的自我批评,可以帮助我处理即将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戴尔·卡耐基的自我管理。

过去,我一直把自己的麻烦归咎于他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成熟理智,因为我知道,归根到底,人要为自己所有的不幸负责。很多人随着年岁增长也逐渐意识到这点。“我的失败应该完全由我自己负责,我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就是酿成悲惨命运的原因。”

我想介绍一个人,他是自我评价及管理的艺术大师,他就是H·P·豪威尔。1944年7月31日,他在纽约酒店猝然去世的消息传遍了全美,华尔街也为之震惊,因为他是位于华尔街56号的国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董事长,还是许多大公司的董事。

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从一个小商店里当职员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的信贷经理,并逐渐获得职位与权力。当我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他说:“我有一本保存多年的记事簿,记录了每天要做的事。我家人从不在周六晚上给我安排任何事情,因为家里清楚,每周六晚上是我自我反省的时间,对过去一周的表现作一个自我评价。晚餐后,我独自回屋,打开记事本,回顾从周一早晨开始的所有面谈、讨论和会议的内容。我问自己:‘我犯过错吗? 我的所作所为都正确吗?如何才能提高我的业绩?我又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有时发现每周的自我反省让我很不爽,我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感到震惊。当然,随着岁月流逝,错误越来越少了。这种自我分析和自我反省的习惯我保持了很多年,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尝试做的其他任何事情。”

也许,豪威尔是参考了本·富兰克林的做法,不过富兰克林不仅在周六晚上,他一周几乎每天都要做自我反省。他发现自己犯有13个严重的错误。其中三个是:浪费时间、为琐事烦恼、与人争论。聪明的富兰克林意识到这一点,除非他改正这些缺点,否则他永远不会成功,因此在一周的时间里,他每天都和一个缺点作斗争,并记录每天的比赛谁是赢家。第二天,再选出另一个坏习惯,“戴上他的拳击手套,铃声一响,他便从角落里跑出来战斗”。富兰克林每周都在和缺点作斗争,这个习惯保持了两年多,难怪他会成为美国受人爱戴的,极有影响力的人物。

美国作家艾尔伯特·哈伯德曾说过:“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当五分钟的傻瓜,但智者绝不会超过这个时间。”面对别人的批评,弱者易怒,而智者则迫切地想从中吸取教训,取得进步。

诗人沃尔特·惠特曼这样诠释:“你仅仅从那些崇拜你,温柔待你,或支持你的人那里学习吗?而那些抛弃你、阻挡你、与你争辩的人,难道你没有想过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吗?”让我们成为自己最严格的批评者吧!在“敌人”有机会说话前,让我们先找出并且改正自己的缺点吧。

查尔斯·达尔文正是这样做的。当完成不朽作品《物种起源》的手稿时,他意识到,一旦出版,他革命性的学说将会震惊整个学术界和宗教界,因此他首先成为自己的批评者,花了整整15年的时间,检查数据,挑战推理,进一步完善结论。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说过:“通常敌人的看法比我们自己的更接近现实。”这个观点多次被证明是正确的;然而每当有人批评我的时候,如果不提醒自己,我会立刻跳起来反击----甚至我还没有听清他们说什么。每次这样做,我都会觉得自己很恶心。我们总是讨厌批评,喜欢赞扬,无视批评或赞扬是否公正;我们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非常情绪化的,有时我们身上的理性脆弱得就像是深邃、幽暗、狂暴的情绪海洋中颠簸的一叶孤舟。大多数人对自己现在的样子很满意,但从现在开始往后的40年,我们很可能会轻视现在的自己。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谈论了如何回应恶意批评,现在还有另一个方法:你感到被别人恶意批评而升起怒火时,对自己说:“等一下,我本来就是不完美的。连爱因斯坦都承认他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都是错的,也许我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时候会犯错。这个批评是我应得的,如果这样,我真该感激它,并从中吸取教训。”

我认识的一个前香皂销售员总是主动要求批评。他刚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很久才能拿到一个订单,他很担心丢掉这份工作。他知道,香皂质量和价格都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出在他自己身上。每次洽谈失败,他都会出去散步,思考失败的原因,是表达不够清晰?还是对待客户缺乏热情?他回访客户时说:“我回来不是再次推销香皂的,我来只是想得到一些建议和批评。你们能否告诉我,之前我推销香皂时,哪些地方做得不妥?你们远比我有经验,也比我成功多了。请给我一些建议,坦率些,别客气。”这样的态度为他赢得了很多朋友,还有无价的忠告。你能想象后来发生了什么吗?他后来成为全球最大的肥皂生产厂商—高露洁公司的总裁,他就是里特尔先生。

远离有关批评的焦虑,规则三 可以帮助你:

记录我们做过的蠢事,进行自我分析和批评。既然我们不完美,为何不能接受公正的、建设性的批评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