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部門如何對業務、客戶的新需求進行取捨,做到優雅相處?

對技術領導者來說,技術之外,更是有着廣袤的世界亟待探索。2017年,第二屆全球技術領導力峯會(GTLC)以“探索圓外的世界”爲主題,邀請互聯網及傳統行業權威技術領袖,分享他們關於技術、關於行業、關於商業、關於投資、關於領導力的實踐與見解。

 

雲片CTO林佳齊出席峯會並帶來他的思考與總結。



 

雲片CTO(左三)與衆技術領導人合影

 

 

一、整體戰略層面,各個角色對技術要有統一的認知


首先,技術是驅動業務增長和公司長遠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很多嘉實分享的領導之道已經提過,一個公司的CEO、管理層、業務方如何看待技術,會決定一個公司能走多遠做多大。比如有嘉賓提到:技術人應該主動做出角色變化,成爲驅動業務增長的引擎,甚至要引領業務的創新和變革。而更爲激進的觀點認爲,CEO不能對技術不關心不重視,也不能神化技術認爲技術無所不能,需要溝通理解技術的價值。因爲技術纔是引領公司走向未來的核心,纔是業務10X、100X增長的決定因素。

 

在公司戰略意識層面,各個角色需要對技術有統一的認識,需要依靠大家的互動溝通去理解技術的戰略地位。

 

其次,技術必須要服務於業務,業務驅動技術往前發展。

 

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對技術人特別是技術的管理者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學會從客戶、業務、商業的角度去看問題。認識到業務增長會帶動技術的革新,技術存在價值依賴於它爲業務創造的價值。

 

從大的層面上講,技術和業務不是對立,而是統一的。我們通常把需求方或業務方和產品研發割裂的思想需要統一,公司的目標需要統一,包括資源投入、考覈管理上統一。

 

二、項目管理層面實踐方向的經驗分享

 

經過來自各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負責不同角色的隊員討論,產出了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項目管理層面的實踐經驗。包括:

  • 需求調研:項目組中的多個角色可以一起參與,包括業務方、實現方,大家對需求的重要性理解在前期就可以共同決策;對不合理的需求,在前期就由產品經理跟客戶進行溝通過濾篩選。
  • 需求的風險評估:是一句話需求(這種需求最害人,一句話研發可能就要加班一個晚上)?有沒有MRD/PRD?經過流程評審?不同部門需求衝突時有沒有合理的PK。
  • 需求優先級如何評定:排期能否跟業務方一起評審達到共識?
  • 研發節奏:能不能借用現代的迭代模式,類似scrum等工具,把需求管理做得透明,提升溝通效率。
  • 結果跟進、反饋和覆盤:對業務方提的需求是否合理,對研發交付的效率和質量定期有反饋和覆盤,讓大家關注結果。比如有多少需求實現之後其實是沒有帶來價值的,從而督促雙方能更謹慎的思考。

 

同時,不同公司規模、行業、人員特點和管理模式,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選擇自己合適的模式。一個Sale/Marketing驅動的公司和一個產品研發驅動爲主的公司,大家的協作模式肯定是不一樣的。沒有好壞之分,適合自己的就好。

 

三、專業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有一個容易被很多團隊忽略的問題:團隊之間,互相的抱怨或扯皮,其實很可能是大家在專業能力上是不夠的。

 

一羣不專業的人,協作上其實比較難取得高效的結果。比如,需求方能否比較清晰的描述你的客戶需求,需求價值如何判斷,如果經驗和能力不足,是很可能把研發帶坑裏的;研發上如果需求的交付不能保證按時保質交付,業務方也很容易形成研發不給力的印象,或者溝通理解上的不到位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誤解。久之,雙方都會互相不信任。

 

因此,專業是信任和協作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纔是協作磨合和方法論和技巧的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