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有感

思修老師要求我們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讀完後這本書像一塊巨大的磁鐵牢牢吸引着我,爲什麼?

古詩有言: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登高望遠、運籌帷幄,率領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全面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綜觀習近平總書記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諸方面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所體現出的大思路、大手筆、大智慧,不難發現其中無一不是源自他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紮實的實踐基礎、深厚的經驗積累和由此而來的深邃理論思考。無疑,在曾經的七年梁家河知青歲月中,習近平在平凡日子中注重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在磨難中收穫了豐富的人生積澱,將昂揚的青春烙下了難以磨滅的家國印記。而這些,是他成爲共和國新一代富有變革精神領袖的重要品質,也是歷史選擇他的一個重要註腳。

飽嘗辛酸過五關,自古英雄出少年。捧讀此書,我深切感悟到,七年知青歲月催熟了習近平的樸素志願。1969年1月13日,從北京出發的知青們坐了5天專列之後又一路辛苦奔波,終於到達延安插隊落戶的村裏。習近平和雷平生等6人被分配到了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在北京長大的習近平,在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幾道關。第一關是跳蚤關。那時的農村衛生條件差,知青們身上都被跳蚤咬得起了又紅又大的腫包,奇癢無比。第二關是飲食關。西北的黃土地很貧瘠,老百姓基本靠天喫飯,粗糧生產不多,蔬菜也少,油水更是有限,缺糧少菜的日子是家常便飯,大家每天都爲生計犯愁。第三關是勞動關。開荒、種地、鍘草、放羊、打壩、挑糞、割麥、打場,對於北京長大的學生而言,頭一回當起了實實在在的農民。

紅色聖地鑄信念,初心不變志高遠。七年知青歲月堅定了習近平的人生信念。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是毛澤東思想的成熟地,是奪取全國政權的出發地。在這塊聖地,演繹了一場改天換地、扭轉乾坤的偉大傳奇。延安有着如此豐富而厚重的紅色文化內涵,自然會對知青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巨大正能量,產生強烈的感染和滋養作用。在陝北七年,在與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掙扎着生存的普通百姓牽手共度的時艱中,習近平對延安這片養育了中國革命的黃土地產生了特殊感情。這種精神上的滋養、心靈上的洗禮、思想上的昇華,奠定了他積極接受插隊生活艱苦磨練的思想基礎,更堅定了他融入血液的信仰和追隨共產黨的信念。他先後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執著的追求、艱苦的磨練、羣衆的信服,最終助他光榮加入黨組織並擔任了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對於這一段人生經歷,習總書記曾在一篇文章中回憶:“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地時,已有着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我作爲一個人民公僕,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爲這裏培養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爲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都是黃土地的兒子。”

勤讀善思厚積澱,以史爲鑑開新篇。七年知青歲月見證了習近平的勤學習慣。《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提到習近平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勤於讀書、善於思考、思路寬廣、思想活躍,分析問題能力很強,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習近平在梁家河大隊任黨支部書記期間,不僅讓全村人喫飽穿暖,還建起了沼氣池供照明和做飯,打了灌溉井,開辦了鐵業社、縫紉社、代銷店和磨坊,原來一到青黃不接時就全村人去乞討的貧困村莊,變得紅紅火火、一片生機。這麼多年來,習近平同志一直保持着40多年前養成的學習習慣,在處理完繁忙的政務後讀書,不斷從書中汲取精神養分。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期間,他多次就讀書學習發表重要講話,對爲什麼要加強讀書學習、讀書學習的方法等進行了生動闡述。可以說,習總書記的執政理念,以及他的系列重要講話中的生動用典及連珠妙語,大多是在持之以恆的讀書學習中積澱下來的。

感謝有這樣一本好書,讓我細細回味了習總書記與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細節與情景。習總書記在艱苦環境中磨練的意志和品格,是全黨全國人民學習和看齊的榜樣。人生之路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就幾步。無論參軍入伍還是畢業入職,無論處江湖之遠還是居廟堂之高,唯有在平凡日子中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才能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勤奮學習、嚴以律己。唯如此,才能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貢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