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我自己这样做:-D

听说吃饭细嚼慢咽好,食物至少在嘴巴里嚼二十下,所以我让我自己一边咀嚼一边在心里默数二十下。很悲催,我只数了一天。

听说有一种锻练眼睛的方法,是先转眼珠一分钟,再看一个定点,最后看向远处。我便在转眼时在心里数六十下。第二次数,我痛苦不已,有种感觉再也不想练眼睛 。

我很多的放弃都类似于此。我分析自己,在今天早上跑步的时候顿悟。正是那些数字使我圈住自己。我想到,如果我给自己硬下目标,说在今天一定要跑足三千米,那么我的情感就会立马开始本能性地反弹罢工。给它拟人化,它当时的心理活动大致如此:"凭什么要我跑三千米,三千米,我就不我就不,我不高兴被你要求和设计。"而如果换一种方式与它相处,就是不进行任何设计,而是心态轻松平和地由着想跑多久跑多久,想跑多远跑多远,那么它就会开开心心地依照你身体每天具体的状况和需求跑到尽兴和足够。

所以,我想自己吃饭细嚼慢咽我只要这样想并仔细咀嚼就好,并不用去数具体限制的数字。可能我嚼了十五下,可能二十下,可能二十一,也可能三十三——嚼三十三的时候我肯定走神了。但这样绝对比我只有几天逼着自己嚼二十下强,这个真的坚持不久。锻炼眼睛也是一样,转眼珠到感觉足够,不分费心神数数,越数越焦灼,越数越排斥。

通过这些有关数字的例子,我想到是不是我们都对数字有所偏爱,好像借助数字就能直观地使我们自身的努力量化。可是但是,何必去量化呢,自己知道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确确实实在努力就好了呀。不需要证明什么,也没有必须达到什么线才符合努力的标准。努力就是努力!我们尝试把努力程度量化的"小聪明"往往使我们与原本可以更多作为的努力擦肩而过呀!当然为了交流使人明白若要努力大概应到什么程度,一定的量化是必须的。但你绝不应将别人为着交流目的所使用的量化数字当作自身努力程度的固定标准,那样只是在限制自己。因为说不定你原本每天实际可以跑五公里,而你却到三千米处停下来。只有相信和顺从自己当时当地身体和心灵的感觉,才是无论何时都打不破也不会错的标准。

另一想要谈论的,关乎意志力。前面说了给定数字框住的目标,会带来情志上的反抗。意志力好像就是针对这种反抗提出的,里面有一种征服欲在。若依上所说行事,对于我自己来说,恐怕对于很多事根本无需借助意志力。也就更不用千方百计想锤炼意志力什么的了。但想到特例的情况,万事总有特例。在这些特例里,意志力便能派上用场,并发挥重要作用,至于例子我一时想不到,但未来生活里总有一天会出现并让我碰上,到时候我便知道了。

人们渴望练习意志力是希望利用意志力达成自己以为很难做到和坚持的事。这个观念里的偏见有二:一,以为某事真的很难和难以坚持;二,以为做到和坚持下去的这种"成功"是靠意志力——其实继续往下往深里分析就会立马发现不是,意志力根本无法带我们去那么远和更远的地方,若是渴望长期依赖和无休止地利用它,那么它会有的就只是一次又一次来势愈加迅猛的反扑。

这是所以坚持不易。并不是因为意志力不够。而是一直单靠意志力根本没有用。那样有的只是对自己的折磨,和唤醒自己身体与情志越加严重的罢工。当然也有的人撑过去了(这不是我所喜欢的行事方式,但我尊重差异和个人选择,在特例时我当然也必须靠意志力维持这种"撑"),靠前期的意志力坚持做一件事养成习惯——但他到已经养成习惯之时靠的就不是意志力了。意志力是一种斗争,是一种自我说服,很费劲,也需要很努力。但习惯一旦养成,就根本不需要和之前一样太过劳神费心。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你所依赖的力量已经实现应时转变。

在这个过程里,意志力更像一列列车,它的作用只是带你过渡到不需要靠意志力就能轻松愉快坚持下去的阶段。那种轻松愉快的对于坚持某事的情感才是最终促成我们把一件事坚持长久的根本原因。意志力只是短期有用,不实现过渡就迅速溺亡。实在没有比意志力更好摧毁的东西了,你需要的只是时间过去不断累积起程度,总有一个点会熔断。

但为了应付将来可能到来的特殊情况,我想意志力的锤炼依然也是必要的。太过于自由松散也会有情志上的厌倦和懈怠产生,松松紧紧,保持轻松,偶尔硬逼,说不定才是长远之计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