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只因没有做到这两个字

文|子君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22岁女网红因吸毒被抓”的新闻,而她吸毒的原因是,工作很轻松,收入又很可观,空虚无聊,所以想要尝新鲜染上了毒瘾。

只要在网上发发自拍、教人化化妆、吃吃饭,四处旅个游,就会引来打赏无数。因为来钱太容易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等不及上完学,同时面对前途未卜的境况,所以,他们愿意马上尝到眼前的这一点甜头。但是又因为他们没有很强的自控力,就会有一部分人迷失在这物欲横流的环境里。

当网红的有很多,为什么有的人开了自己的公司,有的人却开始自我堕落呢?

萧伯纳曾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那些成功的人也正是因为拥有着很强的自律性。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被称作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是一位智慧与勇气并存的人。儿童时,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又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他曾在美军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辅导。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是以他的从业经验为基础创作的,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停驻了近20年,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律;自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父母如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

一、什么是自律

我们很多人以为,自律就是可以早起,可以控制自己不看电视剧、多读书......其实不然,自律涵盖的范围很广,也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斯科特·派克告诉我们,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同时自律包含了四个原则,分别是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和保持平衡。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张图片,两个人一起挖钻石,因为挖的时间太久了,其中一个人在即将挖到钻石的时候放弃了,而另一个人一直坚持着挖到了钻石。

这张图就很好地解释了“推迟满足感”这个规则。

想要有所收获,必须能够耐得住艰辛。半路走了的那个人就是缺乏自律的人,而最终挖到钻石的人,自然是具有“推迟满足感”的人,甘于忍受成功之前的艰苦,懂得在收获成果之前有必要的和足够多的付出。

又如前段时间南京一父亲陪娃写作业被气到大吼,因为声音太大吓得邻居报警求助。在孩子作业做得不对时,父亲的反应一方面是他内心焦虑的表现,同时,也是他不愿意陪着孩子长大,不愿意承担责任的表现。

他的吼叫是对孩子表现的不满,那么在此之前他是否有关注孩子,陪伴孩子学习呢?陪伴孩子纠正错误的过程很磨人,需要一定的耐心,对孩子的吼叫就是变相地把责任推给了孩子。

所以,自律既是对自我的约束,也是自己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和对情绪的控制。

二、缺乏自律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当你在为孩子总是把作业拖到最后而苦恼时,你可能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缺乏自律,而导致了他们总是更贪图眼前的小“甜头”。同时很多成年人都有的拖延症,也是因为缺乏自律造成的。以上这些都是缺乏自律原则中的“推迟满足感”的表现。

看电视剧、玩游戏的时候是快乐的,没有任何负担的,即便他们知道不做作业的后果很严重,知道做完作业一样可以玩耍,仍然选择了先玩耍;有的人工作的时候,总会先做容易的再做难的,容易的事情很快做完了,难的事情拖了又拖,直到不得不做了才仓促开始,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他们也是贪图了,简单的任务可以很轻易地完成带给自己的小小轻松感和小小成就感。

所以,缺乏自律的孩子很容易被一点小诱惑给吸引走,也没有什么自控力;缺乏自律的成人呢?也会因为耐不住付出的艰辛在工作上很容易半途而废,在对待孩子上也容易失去耐心。

作为父母,斯科特·派克认为,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价值。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

三、父母如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

《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斯科特·派克说:“早在童年时,从5岁开始,孩子就可以学习这个自律的原则: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

所以,在孩子5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比如,在孩子放学后告诉他,先做完作业再玩耍,这样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了,如果先玩耍后做作业,会出现着急和时间不够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等孩子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还是不懂得“先吃苦,后享受”的原则,就容易成为“问题学生”,他们就很容易凭借一时的心血来潮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同时斯科特·派克认为,没有自律的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父母自己不遵守自律的原则,就不可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只会成为反面教材。
所以 在注意培养孩子做到自律的同时,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则,
就像斯科特·派克说的,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只有在爱的环境里,父母愿意陪着孩子成长和面对困难,孩子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感受爱的孩子,也就更能成长为自律的孩子。

在《圆桌派》中,嘉宾马未都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凡是成功者都有很多品质,但有一个品质是共有的,那就是自律。”

有很多的父母在自己的问题上都是疲于应付,再加上孩子的各种问题,他们只想着尽快脱身,甚至希望问题自行消失。虽然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是并不对这个症状。

所以,在培养自身的自律的同时,你也就有了更好的培养孩子的能力。同时,作为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也起到了良性的示范作用。

拥有了自律的能力,我们既拥有了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拥有了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同时对于孩子又是最好的示范和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