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会毁掉孩子一生的事情,你还在做吗?

文|子君

最近刚刚放出高考成绩可以查询的消息,网上就出现了一则“考生因为高考失利被父母责备后跳楼”的新闻。相较于不理想的成绩,父母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后表现出的过激的言行,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无独有偶,之前一位母亲在高速公路停车与孩子吵架,最终孩子直接跳桥的新闻也是引起了全网的一阵叹息。

这些都不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太过脆弱,而是内心压抑了太多的委屈,在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最后的防线在最应该给予呵护的家人的呵斥下土崩瓦解。

在父母咆哮的外表下,都是一颗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来成长的心。有的父母没有勇气放手让孩子去成长,恨不得孩子按照自己给设计好的路线长大。

但是,这并不最好的方式,我们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是更多的爱和健康的心灵。这个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东西,甚至会传给下一代。

健康的心灵会让孩子经受住更多。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规避哪些问题,更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做《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作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武志红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收获幸福。现为《心理月刊》专栏作家,网络视频节目《跟武志红学心理学》主讲人。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越爱越孤独》等,个人作品销量超百万册。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主要从三个方面讲了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的部分。

一、尊重孩子,不要否定

不知道小时候的你是否被父母责备:“玩这些有什么用?”

歌手胡夏曾经在《星空演讲》中讲到了自己的兴趣。父母觉得他兴趣太过广泛,而且觉得兴趣无法成为主业,反而会干扰主业的专注度。但是好在最终胡夏给自己争取了机会而且把兴趣变成了事业,自此他的母亲才会接受他的兴趣,而且在他工作很忙的时候会问他要不要打个游戏放松一下。

胡夏是比较幸运的,不仅为自己争取了机会,更是把握住了机会。但是更多的人的兴趣是被父母扼杀在了摇篮里,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与大部分的同龄人走着几乎一模一样的成长道路,等到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学什么专业,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有多少父母一边说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边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要弄那些“没用的”?

在书中作者武志红讲到了四个常见的家教“磨难”,其中一个就是“否定自我”,父母总想着“塑造”孩子,而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意愿和独立人格。

另外“你怎么这么没用”,也是常见的家教“磨难”。这些我们家庭中经常会出现的说辞和做法,或许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或许,现在孩子没有什么表现,但是这些情绪就像吃进去的食物吸收进我们的血液,已经进入孩子的心灵,日积月累终会爆发。

而现代的社会,“玩”真的可以成为事业也真的可以有用。不妨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兴趣,让兴趣作为驱使学习更多的知识。

之前读的一本关于阅读的书籍,里边曾说到,当你不想读书的时候先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如出一辙如果你的孩子有自己的兴趣,你也不妨引导他去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利用兴趣驱使他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兴趣没有罪,但看我们如何引导。

二、减少对孩子的控制

想要什么样的孩子,自己首先要变成什么样子,所以,我们首先要成为优秀的自己,孩子自然会长成优秀的他。

很多父母,会要求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恨不得孩子的每一步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这个现象一方面是父母太怕孩子走错了路,另一方面也反射出父母童年受到的教育。

就像作者所言,“实际上,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多数时候不过是在重复小时候我们与父母等亲人打交道的方式而已。并且,这种重复真的会一一对应,非常具体。性格浓缩着我们童年的一切人际关系。”

我们在与孩子的互动其实是在交给他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方式,所以,你对孩子的控制也是教育孩子以后去控制自己的孩子或者控制别人。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么孩子的个人意志被我们的控制磨灭,要么孩子叛逆而成一个我们惧怕的“坏孩子”。

就像刚开始说话的小孩子,你跟他说这个不能碰的时候他越想碰,不让他吃糖,他越会吃糖。

本来是一件很无所谓的事情,因为你的过度关注,相当于你把这件事在孩子的心里做了强化。

演员黄磊的女儿多多,一直会因为不符合大众要求的装扮而引种关注,不管是染头发还是戴耳环,黄磊也曾说只要不伤害自己不危害社会,这些是可以做的。无独有偶,在微博上曾看到有个小姑娘说,毕业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耳洞、染指甲、烫头发,因为这些事情都被父母用暴力的方式遏制了。

你看,在你拼命控制的时候,孩子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忘记,而是更加加强了要做这件事情的意愿。

三、不要给孩子强加责任

“我们还不是为了你?”

这样的话熟悉吗?

高考既是是孩子们的成人礼,也成了很多家庭的告别式。每年高考以后离婚率会激增,很多父母都在为了孩子凑合,高考以后排队离婚也成了近几年的一道独特风景。

但是,有的父母为孩子凑合是心甘情愿的,而有的父母,明显有怨气,这种“我还不是为了你”的话总会不经意爆出,这在孩子内心就形成了一道伤,他会觉得自己造成了家庭的破裂和父母的不愉快,让他们怀着内疚过一生,甚至这种观念会影响他以后的教育模式。

就像演员伊能静当年离婚的时候,她没有隐瞒孩子,也没有灌输给孩子父亲不好的思想,而是告诉儿子:“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了,但是我们依然是爱你的”。

她没有给儿子任何责任,自己的离婚和再婚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他的孩子对父母离婚没有觉得自卑,也没有觉得不悦。各自负责各自的事情。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会“遗传”的。

“心理学也讲轮回,就是小时候受过的苦,长大后又受一遍,那些经常打孩子的父母,他们自小也是在挨打中长大的。这个轮回想要斩断就要从自己开始,让自己不再受自己童年的影响,也就不再再施加于孩子身上,这个轮回就断了,自己的孩子也就不再经历这些了。”武志红如是说。

**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就像孩子是第一次做小孩。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凭自己的能力长成与众不同的大人,而不是成为父母的复刻。**

做好的父母是给孩子一颗敢于走出去的心,和足够多的爱,在陪伴中引导着他们。

你愿意做这样的父母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