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的黛玉呢

我接触《红楼梦》比较早,上小学的时候,在野外给兔子撸完槐叶,脏兮兮的回家,忽然就听到那台老式收音机里传出来的说书声,正是《红楼梦》。

小的时候没什么精神食粮,听评书是我唯一的文学薰陶,那时好像刚刚听完刘兰芳的《杨家将》,心里还觉得自己是提杆抢上了马叫嚣着和敌方较量的穆桂英,忽然就听到戚戚婉婉的音乐声里,柔柔弱弱的女声唱着:花谢花飞花满天……

一瞬间被击中,呆呆坐着听了起来。我实在该感谢红楼梦,它唤醒了我蛰服许久的雌性激素: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女孩子了。

我爱林黛玉。毫无道理,因为她的声音第一次入耳,因为她柔柔弱弱,特别女孩子气。

读初中的时候,电视里《红楼梦》热播。断断续续看了几集,更迷恋林黛玉,她多么与众不同啊!连她的事事儿多,尖酸刻薄我也喜欢,因为这就是个性啊!最无法忍受俗不可耐的人,黛玉那叫自我,叫个性。所以,即使牙缝里挤,我还是买了很多林黛玉的贴画,日记本里贴的到处是。


惭愧的很,一直到了做老师,领着学生分析红楼梦中人物的个性,挖掘到林黛玉的反封建思想,我也没有看过原著。倒是看了描写黛玉的几个篇章,怎么感觉她有点作?还尖酸刻薄的要命,不太合群哦。心里有点不舒服。

可是我喜欢林黛玉,无法阻止。甚至她的饰演者陈晓旭去世的时候,我也难过了好几天。

再读红楼梦,我已是不惑之年。

忽然领悟到了黛玉的可贵,或者说作者的用心。

黛玉的确作,仗着聪明,说话也刻薄,特别是对待老人,比如宝玉的奶妈,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毫不留情。

她本来就不是这俗世的人。

所有物质的东西她都不屑一顾,所有别人追求的高官厚禄,她毫不在意。

她的与生俱来的悲观,超越世俗的高洁,恰恰是和宝玉灵魂的共振。

我曾经也觉得宝钗玲珑八面,和善可亲,本来就该人人喜欢,可是,她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这些实用的品质,实在不配宝玉有个性的灵魂。

人人都说娶妻当娶薛宝钗,是因为她是贤内助,助你上青天吧。

可是,有的人不愿上,他就喜欢牵着你的手,包容你所有的小脾气小任性,和你说一些灵魂相契的废话。

心里喜欢啊!

是不是只有少年才子心相许,只求灵魂共鸣?

我为自己曾经对黛玉的微词惭愧,因为我忽然觉得让黛玉像宝钗一样适应世俗,是多么中年油腻的表现。

你还是做你的黛玉好了,我还是忠贞不渝的喜欢你,你是这粗俗世界的清风,是我们保留个性不苟同的证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