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讀書筆記03——女性主義運動

女性主義運動是向傳統勞動分工方式的挑戰,向所有造成女性無自主性、副屬性的權力結構、法律和i習俗挑戰。

01第一次浪潮

在中世紀開始,西方社會就已經有零星的女權思想和代表人物出現,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自由平等思想的影響讓女權運動進一步興起。

普遍的說法認爲:女權主義第一波發生在1840年到1925年間,運動的主要目標是爭取與男性平等的政治權利。

1848年,在紐約召開了美國第一屆女性權利大會;1859年,英國成立了“促進女性就業協會”;這些都是女權運動中的標誌性事件。同一時段出現的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爲女權辯護》、泰勒的《女性的選舉權》、穆勒的《女性的屈從地位》被視爲女權運動的經典之作。

女性運動第一次浪潮的第一個目標是爲女性爭取選舉權,儘管遇到了強大的阻力,這場爭取選舉權的鬥爭還是取得了成功。1894年,新西蘭成爲了第一個女性獲得選舉權的國家,澳大利亞、芬蘭和羅維的女性隨後也獲得了這一權利。

女性運動第一次浪潮的第二個目標是女性受教育的權利,於是女子學校大量湧現,許多女童也進入了原來只招男童的學校。

女性運動第一次浪潮的第三個目標是女性的就業問題,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就業問題。這果然時期女性主義提出:未來經濟獨立,所有女性都應當在勞動力市場上與男人作自由平等的競爭,爭取同工同酬。

女性主義運動第一次浪潮除了上述提到的之外還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女性運動要求淨化社會,它贊同書刊審查、刪改制度、反對賣淫;二是強調了女性道德水平和家庭價值;三是在這次運動中,社會主義者和女性主義運動之間是有界限的。

在女性運動的第一次浪潮中,各國之間的女性運動也有各自的特點和差別:英國女性運動和工會運動、馬克思主義保持着密切的聯繫;美國女性運動主要目標是爭取平等權利立法;20世紀初的德國女工運動聲勢浩大,而納粹德國時期,卻強調家庭價值、反對男女平等;俄國的中產階級女性主張開展女性教育,主張女性就業,要求在法律和選舉權山實現男女平等;中國近代女性的覺醒和民主革命發展的進程密不可分,中國女性運動的內容有:要求女子參政權,興辦女子實業,爭取女子社會權利。

在中國與蘇聯革命中,女性問題從來都是與階級問題一起提起的,女性解放被認爲是階級解放的一部分。倍倍爾的《婦女與社會主義》對女權運功影響十分深刻;共產國際女性書記蔡特金認爲女性的解放是工人階級歷史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寧夫人卡婭的《女工》指出,女性加入勞動大軍纔是最終的進步;柯倫泰出任社會福利部長後,爲女性爭取了法律獨立權、婚姻平等權、合法墮胎權、男女同工同酬、國家提供母嬰健康保護等權利,柯倫泰還因其獨特的性觀念備受爭議,她認爲:親密情感的享受不能被限制在家庭和性關係的範圍之內,性愛應當成爲集體的快樂而非個人的快樂;在中國的革命運動中,女性運動被堪稱革命的一部分,《關於女性運動的決議》這樣寫道:“女性解放是要伴隨勞動解放進行,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女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

02第二次浪潮

一般認爲,女性主義的第二次浪潮發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早興起於美國。

女性主義運動的第二次浪潮主要目標是批判性別主義、性別歧視和男性權力。這次運動的基調是要消除兩性差別,並把這種差別視爲造成女性對男性從屬地位的基礎。

在兩次女性運動之間,波伏娃的《第二性》並視爲女權主義的聖經,她最廣爲人知的觀點是:一個人並非生下來就是女人,而是變成女人的。波伏娃認爲無論是傳統的期望、早年的經驗、還是經濟條件,都不能規定女性的命運。

這個時期另一部引起廣泛關注的著作是菲爾斯通的《性的辨證法》,菲爾斯通在這部著作中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生育機制是女性受壓迫的根源,只有重建生育生理機制,女性才能最終獲得解放。

弗裏丹《女性的奧祕》是美國自由主義女性的代表作,它對家庭主婦的形象說:“不”,批判了女性溫順、服從、充滿母愛的那種女性“神話”。

女性主義第二次浪潮規模宏大,涉及了主要發達國家。1966年,全國女性組織在美國成立,這是西方最大的女性組織。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公約》。

到女性主義第二次浪潮的時候,女人仍然面臨着一個如何在平等工作機會與傳統母親角色與職責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在這個時期,爭論的焦點已經轉移到女性應該模仿男性還是應當創作一種女性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它向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分界發起了挑戰,認爲“個人問題就是政治問題”,強調性別政治中身體的重要性。因此此波女性主義運動在美國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反對選美,反對將女性作爲男性的性對象。

有人將女權主義運動第二波分爲制度女性主義與基層女性主義,前者在現行制度中爭取女性權利,後者強調集體組織化,在社區基礎展開工作。廣泛開展的提高覺悟小組活動是女性運動第二次浪潮中最具特色的活動。

在女性運動第二次浪潮中,女性研究進入了高潮。雖然女性主義有很多流派,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消滅兩性間的不平等關係。

在21世紀的今天,許多新的理論和流派仍在不斷探索創新,並在更大規模上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逐步進入了主流意識形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