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道德經》第59章:好鋼用在刀刃上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爲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管理和做事,沒有比涵養和節制更重要的了。涵養和節制可以先遵循於道,遵循於道則可以使德更加地深厚,德深厚則沒有什麼不可以勝任,沒有什麼不可以勝任則能力不可限量,能力不可限量則足以保有國家。保有國家的根本,就可以使之長久地存在。這就說明根扎得深而牢固,長期維持生存在世的道。

任何的管理,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律,自然界的萬物都其自身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道”。順應道,會事半功倍,反之,終將走向崩潰。

只有早些順道而行,才能多積累品德和品格,只有多積些德才能做到無所不克,只有無所不克才能達到大道無窮的境界,只有大道無窮才能治國安邦,只有遵循道爲治國之本,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只有這樣的國家纔是根基穩固,才能長久地存在和維持。

彼得-德魯克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任正非說,領袖就是掌握灰度,管理並不是黑白二無論,在它們中間,還有我們難以理解的灰度。

就管理而言,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管理思想都只能從實踐中來,可理論到實踐的雷劈化有一個過程,有些理論永遠無法付諸到實踐,只能做思想實驗。

關於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毛澤東有一段話總結得很到位: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裏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是自己頭腦裏固有的嗎?不是。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生產鬥爭、階級鬥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而代表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羣衆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從事各項鬥爭,有了豐富的經驗,有成功的,有失敗的。無數客觀外界的現象通過人的眼、耳、鼻、身這五個官能反映到自己的頭腦中來,開始是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的材料積累多了,就會產生一個飛躍,變成了理性認識,這就是思想。

正確的思想從哪裏來,從實踐中來,由實踐到提升認知,由感性到理性產生飛躍,從而形成思想。

只有思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思想纔可以永存。

思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逐步積累:

讀萬卷書。讀萬卷書從理性方面提升認知,如果做不到,就讀萬遍書。

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從感悟的方面提升認知,在路上去體察,去感受。

與萬人談。吸取和提取別人的認知和能力。和別人交流、碰撞和借鑑。

幹一件事。就是幹一件事,做事情要聚焦。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