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貨幣流通與貨幣制度

第一節 貨幣流通的實質與範圍

貨幣流通的概念:貨幣流通是在商品交換或流通過程中,貨幣作爲流通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連續不斷的運動。

貨幣流通是商品流通所引起的,併爲商品流通服務的。

馬克思說:“商品流通能直接賦予貨幣的運動形式,就是貨幣不斷地離開起點,就是貨幣從一個商品所有者手裏轉到另一個商品所有者手裏,或者說,就是貨幣流通。”

商品流通覺得貨幣流通,既決定其流通規模,也決定其流通速度。從廣義上說,貨幣流通是有商品流通和勞務流通共同決定的,勞務是商品的特別形式。

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的區別:

它們之間既有聯繫,也有區別,主要區別是:

1)商品流通是商品形態的不斷變化,是不同商品,不同使用價值在交換;而貨幣在流通中的主要形態始終不變。

2)商品流通是商品經過一次交換後基本退出流通,進入消費;貨幣流通則是同意貨幣反覆爲商品流通服務。

M=P*Q/V

M:貨幣流通總額;P商品價格;Q流通中的商品數量;V貨幣流通速度

3)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

4)決定商品流通和貨幣流通的具體因素或條件不完全相同。

商品流通直接決定於再生產的物質技術構成,決定於企業,個人對於使用價值的需要;而貨幣流通則決定於交換的發展程度和社會對於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各有各的規律。

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是矛盾的統一體,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貨幣流通對於商品流通也有積極的反作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