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見成語辨析

1.

開誠佈公: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 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推心置腹: 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

【辨析】 “開誠佈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誠心待人的意思。但“開誠佈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無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兩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瀝膽: 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裏話。也形容十分忠 誠。

“披肝瀝膽”和“肝膽相照”;都形容對人忠誠。但“肝膽相照”中 的“相”字;表示“對人”或“相互之間”;而“披肝瀝膽”無“相”字;可用於表 示個人對集體、對人民、對黨、對祖國的忠誠。

2.

煙消雲散:比喻事物消失淨盡。
銷聲匿跡 :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偏重於隱藏。 

偃旗息鼓:原指祕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偏重於“隱祕”;多用於戰事。後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風流雲散:比喻經常在一起的人,一時間四下分離,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軼。多用於指朋友、同事及親人由相聚到分散。
3.

電光石火:像閃電的光;燧石的火那樣一閃即過。比喻事物很快消失。也形容 速度極快。

曇花一現: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過眼煙雲:如同煙雲在眼前飄過。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曇花一現”和“過眼煙雲”;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曇 花一現“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過眼煙雲”只用於事物。

4.

曾幾何時:曾:曾經;幾何:多少;時:時間。才過了多少時間。指時間過去 沒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逢。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 比喻按照計劃或者規律,按時到來。

5.

耳濡目染: 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聞目睹”都有耳朵聽見眼睛看見的意思。不同 在於“耳濡目染”強調經常聽到看到;並不知不覺受到深刻影響;“耳聞目睹”強調親自聽到看到;受沒受到影響不管。

相濡以沫:水乾了;魚互相以吐沫沾溼;以維持生命。現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 的力量相互救助。

潛移默化:指人思想、性格在長期的外界影響下;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

6.

一諾千金: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一言九鼎:一句話的分量就有九鼎那麼重。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

一字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指對文章稍加改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 用或用來稱讚詩文精妙。
7.

栩栩如生:多用來形容雕塑或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樣。

出神入化:多用來形容文學藝術或技藝達到了絕妙、神奇的境界。

【辨析】“出神入化”和“爐火純青”;都指“達到的境界很高”。不同在於:“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藝高超、神妙;“爐火純青”還可以用於學術修養方面。

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摹仿得非常逼真、傳神。

【辨析】“惟妙惟肖”和“活靈活現”都含有非常逼真的意思。但“惟妙惟肖”偏重於非常傳神逼真;也可用於日常生活;“活靈活現”常用於口語。

繪聲繪色:形容講述或描寫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動、逼真。

【辨析】“繪聲繪色”和“有聲有色”;都形容講述;描繪十分生動。 但“繪聲繪色”一般只表示所敘述、描繪的事或物生動逼真;而“有聲有色”除包 含此意外;還可表示敘述人表現得很出色。

活靈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8.

圖窮匕見:比喻到最後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

東窗事發: 現泛指陰謀敗露或祕密勾當被發覺。含貶義。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後徹底暴露; 真相大白。用作褒義。多用來指某個被歪曲或掩蓋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時也 可表示事情一清二楚。

呼之欲出:形容畫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生動。
9.

慘淡經營:慘淡:費盡心思;經營:籌劃;組織。原指作畫下筆 之前,精心構 思,計劃佈局。後形容苦費心思去謀劃、經營管理某事。多用於事業、商業。

苦心孤詣:用盡苦心,達到了別人達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鑽研學問或技藝,很 有獨到之處。多用於學術、學問。

篳路藍縷:坐着柴車,穿着破衣服,去開闢山林。後用以形容創業的艱苦。

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殫;竭:用盡;慮:心思)。

處心積慮:含貶義;指費盡心機做壞事。費盡心 機:用盡心思,想盡辦法。

枉費心機:白白地耗費心思與精力。 與虎謀皮: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去商量損害他人利益的事;絕對辦不到。後多指要惡人放棄自己的利益; 純屬幻想。
10.

滿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無所謂的樣子。多用來表示不把 困難、威脅、強敵、危險等放在心上。

漠不相關:形容彼此毫無關聯。
漫不經心: 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多用於工作、學習方面。

漠不關心: 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用作貶義。
11.

一概而論:用同一個標準來評論、看待或處理。多形容不分性質、不加區別地 處理事情或解決問題。常用於否定句或反詰句中。

等量齊觀:不顧事物的區別,作同等看待。多含否定意味,或用在否定句 裏。一般作謂語。

同日而語:指相提並論。用於否定句。

相提並論:把兩個人或兩件事放在一起談論或看待。用作貶義。用來表示不加區別地比較人和事。

【辨析】“等量齊觀”和“同日而語”;“相提並論”;都表示把不 同的等同起來。但“等量齊觀”只能用對待事物,表示同等看待;“同日而語”表示 同樣看待或相比,並有時間上的差別;“相提並論”指就不同性質的對象放在一 起談論;可以用於人;也可以用於物。

一視同仁: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12.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不專,變化無常,好像馬跑猿跳一樣。

心醉神迷:指處於類似出神入化的興奮狀態,形容佩服愛慕到極點。例.空中鳥聲婉轉,天藍得令人心醉神迷。

心馳神往:心神飛到嚮往的地方。例.看電視上描述了西湖如詩如畫的美景,我不禁心馳神往。
13.

不絕如縷:似斷未斷;像只有一根細絲維繫着。比喻情勢危急。後也比喻 技藝等方面繼承人稀少;也形容聲音微弱;但未中斷。

不絕於耳: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
14.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輕易地取得成功。多用於貶義和否定句中;用於不能輕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偉大事業;形容求之過急;

一揮而就:形容寫文章、畫畫,很快就完成。含褒義。

旗開得勝: 形容戰鬥順利;一出兵就取得了勝利。

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後就再也振作不起來。

15

走馬觀花:騎在跑着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瞭解。

浮光掠影: 比喻觀察不細緻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

【辨析】“浮光掠影”和“走馬觀花”;都有“觀察事物不深入細緻;印象不深” 的意思。不同在於:1“浮光掠影”偏重於“印象不深” ,強調馬虎、不深入,形容浮淺; 可用於人或事物;“走馬觀花”偏重在“觀察粗略”; 強調看得匆忙、速度快。只用於人。

16.

應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後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 不過來。

目不暇接:指東西多,眼睛都看不過來。用於“令人”後。

【辨析】“目不暇接”和“應接不暇”;都用來形容東西很多;看不過來。但“應接不暇”還可形容頭緒多;事情忙;來不及應付;“目不暇接”不能。目不暇給: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來不及看。急不暇擇: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17.

添磚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盡一點力量。褒義。

添枝加葉:在畫好的樹上又添枝加葉。比喻在事物原來的基礎上加以誇張渲 染;添加了原來沒有的內容。也比喻捏造、誇大事實。

18.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雜在一起;成分複雜。

魚目混珠:用魚眼來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 自謙。

19.

良莠不齊:比喻好人壞人在一起不易區分。

參差不齊:形容很不整齊或水平不一。指長短高低大小不一;當指人時是指水平不一。

稂莠不齊:有好人也有壞人,好的壞的混在一起。

20.

不稂不莠:後比喻人不成才,沒出息。

泥沙俱下: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一同顯現出來。

21.

東山再起: 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是褒義詞,不能用於違法現象。

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停止活動的事物重新活動起 來或比喻原有的念頭、想法重新出現。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貶義。

捲土重來:比喻失敗之後,重新恢復勢力。也比喻消失了的人 事物重新出現。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軍時隱蔽行蹤,不讓敵人覺察。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

重整旗鼓:失敗之後,重新組織力量,褒義。

粉墨登場:指化裝後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 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22.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纔好。形容受窘或發慌的狀態,多指處境爲難或心神慌 亂。

莫衷一是: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無所適從:不知聽從哪一個好。指不知怎麼辦纔好。

[辨析]“無所適從”和“莫衷一是”都含有不知怎樣纔好的意思。但“無所適從”偏重於不知聽從誰的纔好;“莫衷一是”偏重於意見分歧;無法斷定哪一個好。

各抒己見: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各執一詞: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衆說紛紜:說法多而雜。

23.

側目而視: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形容拘謹畏懼或憤怒的樣子。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另眼相看 :用另一種不同於一般的眼光看待。形容對某個人特別重視;不同於尋常。 

【辨析】“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都有“用不同眼光來看待”;的意思。有時可通用。 但“另眼相看”多指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刮目相看”多含因對象變化大;看法改變的意 味。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面面相覷: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對着。形容大家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說話。

24.

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着想。

身臨其境:親身到過那個地方。

25.

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關心: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26.

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來往頻繁;連續不斷。

川流不息:1比喻時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運行永無休止。2亦形容行人、車馬、船隻等往來不絕。

[辨析] “川流不息”和“絡繹不絕”;都有接連不斷的意思。但“川流不息”是比喻性的; 除了指人、船、車、馬的來來往往;還可指電話、電報等;表示往不同的方向連續不斷地前 進;“絡繹不絕”是直陳性的;一般既可表示來來往往又能表示同一個方向連續不斷地行進。

接踵而至:後頭的人腳尖捱上前頭人的腳跟;一個跟着一個來到。形容人特別 多;絡繹不絕。或事情連續不斷地發生。

27.

鋌而走險: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採取冒險行爲。

破釜沉舟:比喻戰鬥到底。現常用來形容做事決心很大。

孤注一擲: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並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後輸贏。比 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後一次冒險。


[辨析] “孤注一擲”和“破釜沉舟”;都有“最後拼一下以求勝利”的意思。但“孤注一擲” 偏重在盡所有力量作最後一次冒險;是中性成語;“破釜沉舟”偏重在於下決心決一勝負; 多含褒義。

義無反顧:做正當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絕不回頭。 

自以爲是:自己總認爲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爲:認爲;是:對; 正確)。

一意孤行:不接受人家的勸告;頑固地堅持自己的主觀意見去做(行:行動; 做)。含貶義。

自行其是:自己認爲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含貶義。

獨斷專行:獨自作出決定;自己想怎樣做就怎樣做。形容行事不民主。用作貶 義。多指拒絕意見的家長式的不民主作風。

專橫跋扈:專斷橫行,蠻不講理(跋扈:霸道;不講道理)。
[辨析] “獨斷專行”和“專橫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慮別人意見;辦事主觀 蠻幹”的意思。不同在於:

1“專橫跋扈”含有“蠻橫、橫道”的意思;語義較重;一般只用於掌權者;“獨斷專行”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風;語義較輕。而且不限於 當權者;一般人也可用;應用範圍較寬。

2“獨斷專行”和“一意孤行”的不同在於一個 “斷”字。“獨斷專行”表示“獨自作決定和行事”;“一意孤行”本身不含“斷”;即沒 有“獨自作決定”的意思。

28.

振振有詞: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爲理由很充分;說個不休。有時用作貶義。

理直氣壯: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壯是因爲理足而氣壯;有時指語言;有時指行動、行爲;“振振有詞”是有充足的分辯理由; 主要是指語言;不能表示行動。

【辨析】“振振有詞”和“理直氣壯”都可形容因自以爲理由充分而說話氣盛。但理直氣壯是因爲理足而氣壯;有時指語言;有時指行動、行爲;“振振有詞”是有充足的分辯理由; 主要是指語言;不能表示行動。

29.

口若懸河:說起話來像河水傾瀉一樣滔滔不絕。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辯。

談笑風生:形容人說話既風趣又有吸引力的用語;多用於閒談消遣方面。

談笑自若: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偏重在“自若”表 示非常鎮定不慌張。

津津樂道:形容對有興趣的事說個沒完。 侃侃而談:指理直氣壯、不慌不忙地講話。

娓娓而談:連續不倦地談論着。形容健談。 誇誇其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時浮誇;不切實際而又滔滔不絕。

【辨析】“侃侃而談”和“娓娓而談”、“口若懸河”、“誇誇其談”;都有“說話多; 說個沒完”的意思。不同在於:

1“侃侃而談”常形容說話人的神志;“娓娓而談”多指聽話人的感覺;“口若懸河”多用於口才;“誇誇其談”多着眼於說話的內容不切實際。2 “侃侃而談”和“娓娓而談”多用作褒義;是直接陳述;“口若懸河”爲中性成語;是比喻性的;“誇誇其談”多含貶義。

30.

信口開河: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用作貶義。

信口雌黃: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 亂說。

【辨析】“信口雌黃”和“信口開河”;都有“隨口亂說”的意思。“信口雌黃”多指妄加評論、隨意誣衊乃至製造讕言;帶有歪曲和捏造事實的意思;語義比“信口開河”更重;“信口開河”有時含有說話漫無邊際的意思;可用於他人和自己。

捕風捉影:原指做事像風和影子一樣難以捕捉。後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鑿可靠 的根據。接近於憑空想象或捏造。

道聽途說:指隨便傳說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沒有根據的消息。還有“聽”作根據;只是這根據不可靠罷了。

無中生有:用作貶義。用來指出於某種不良的目的,憑空捏造,誣陷他人。

31.

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身先士卒:指作戰時將帥親自衝在士兵的前面;奮勇殺敵。現多用以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羣衆的前面。

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32.

東施效顰: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亦步亦趨:後來形容處處模仿或一味地追隨他人。含貶義。

邯鄲學步:含貶義。比喻機械地照搬模仿;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忘卻了。

33.

改弦更張:比喻變更方針、計劃、辦法或態度。用於人。

改頭換面: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變動;而保留原來的內容實質。

改弦易轍:比喻改變不適宜的或錯誤的方法或態度等。多表示方向、道路、路 線或其他根本性的改變。

34.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形容別緻、新穎;與衆不同的樣子、風度等。 多用於文學、藝術、書法等方面;也用於其他。

標新立異:提出新奇的見解和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獨樹一幟:單獨打起一面旗號。比喻風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門戶。

【辨析】“標新立異”和“獨樹一幟”,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張與衆人不相同”的意思。但“獨樹一幟”偏重在顯示特點;“獨樹一幟”偏重在呈現出獨特風格或另外開創局面,多有用於褒義。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含褒義,一般用於文章和藝術品。

匠心獨運:常常用於文學作品或其他工藝品的構思獨特、精巧。

鬼斧神工:形容技藝非常精巧,幾乎不是人工所製造的。

巧奪天工: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過了自然。形容製作技藝之高超。

(鬼斧神工既可用以形容自然界之景,也可形容人類之物。與巧奪天工屬近義詞,不過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類的技藝等。)

 35.

抱殘守缺: 用於人有守舊觀念;不肯接受新事物。

故步自封: 偏重在不肯上進,不求進取。 

墨守成規: 偏重在按老規矩辦事。

36.

意興盎然: 意興:興致。盎然:指氣氛、趣味等洋溢的樣子。形容興致很濃的樣 子。

意興闌珊: 闌珊:衰落。將殘、將盡的意思。形容一個人興致已失的樣子。興致 將盡,玩樂快要結束 。
37.

蕩然無存: 原有的物體像被洗涮掉一樣完全不復存在。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毀壞 或失去。多用於貶義。

化爲烏有:形容一下子喪失或全部落空。多指具體事物的消失;也指念頭的打消。

付之東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着流水沖走了一樣。

38.

蜚短流長: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

顛倒黑白:比喻故意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39.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了高深的地步。

登峯造極:比喻學問、成就等達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幹壞事猖狂到了極點。

千古獨步:謂獨具風格,無與倫比。形容造詣之深。
40.

心勞日拙:現多指做壞事的人,雖然使盡壞心眼,到頭來不但撈不到好處,處 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心力交瘁:精神和體力都極度勞累。

41.

不以爲然:不認爲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有輕視的意思。

不以爲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對人、對事抱輕視態度。

42.

卓爾不羣:指才德超出尋常,與衆不同。

鶴立雞羣:像仙鶴立在雞羣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衆。含褒義。用來表示不平凡的人。

出類拔萃: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羣。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與衆不同:用來形容不平常、出色。也可形容異樣、特殊。

43.

嘔心瀝血:比喻極度勞心苦思。多用於文藝創作或研究。亦指傾吐真情或懷抱真誠。

處心積慮:含貶義;指費盡心機做壞事。

44.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

囫圇吞棗:把棗兒整個兒吞下去。比喻讀書等不加分析地籠統接受。

45.

爾虞我詐: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鉤心鬥角:原指建築結構的交錯、精巧;後指各用心計,互相鬥爭。貶義。多用於壞人或集團爭名奪利者之間。

46.

餘音繞樑:形容歌聲、樂聲高亢、悅耳,使人經久不忘。

繞樑三日:形容美妙動聽的聲音。

響遏行雲:遏:阻止。指聲音高入雲霄;把浮動着的雲彩也阻止了。形容歌聲嘹亮有力;悅耳動聽。

47.

當務之急:當前任務中最急迫的事。

迫在眉睫:已經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間。比喻事情十分緊急;已到眼前。

燃眉之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48.

不屑一顧: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含貶義。常用來形容蔑視、輕視。

不足掛齒:多指事情很小;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嗤之以鼻:用鼻子發出冷笑聲,表示輕蔑,看不起。用作貶義,多用來表示對錯誤言行的蔑視。

49.

冠冕堂皇:形容看起來莊重體面、光明正大的樣子。大多含諷刺意味;指在表 面上裝得很體面;實際上是另一碼事。

肆無忌憚:用作貶義。常用來形容壞人明目張膽地幹壞事。

明火執仗:點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開劫掠,也指毫無隱蔽地幹壞事。

50.

閃爍其詞: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着重在說話遮掩,不正面回答。

含糊其辭:原指話說得含糊而不清楚。現形容爲掩蓋真相或迴避要害問題,而將話故意說得含糊。
51.

翹首以待:形容盼望殷切。

嚴陣以待:擺好陣勢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着敵人。含褒義。多用 于軍隊戰鬥前的場面。

枕戈待旦: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心情急切,毫不鬆懈,時刻準備 迎戰。側重於“整個軍隊排好陣勢;等待敵人的來臨”。

厲兵秣馬: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側重於“人員的行動”。
52.

明哲保身:指洞察事理、聰慧明智的人善於保全自己。也指爲了個人得失不堅 持原則,與世無爭。含貶義。

潔身自好:用在形容人不與世同流合污方面;也有用於只顧自己;不關心別人 方面。

【辨析】“潔身自好”和“明哲保身”;都指怕招惹是非。但“潔身自好”用作褒義時, 偏重指不與世同流合污;用作貶義時,多指怕招惹麻煩。“明哲保身”用作褒義時,偏重指 待人接物,十分明智;用作貶義時,多指怕犯錯誤或怕得罪人,是不講原則的自由主義表現。

53.

養癰遺患:生了毒瘡不去醫治,給自己釀成禍害。比喻對壞人、壞事姑息寬容, 結果自己遭殃。

養虎遺患:養着老虎;留下禍患。比喻縱容壞人;給自己留下後患。

【辨析】“養虎遺患”和“養癰遺患”;都可比喻姑息壞人,自己受害。但“虎”比作敵人或壞人,並只用於他人;“癰”比作壞人壞事;不僅用於人,也用於事;不僅用於他人, 也能用於自己。

54.

假公濟私:含有貶義。表示利用職務和權力的方便來謀得個人的權利。

營私舞弊:爲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含貶義。多用於比喻玩 弄手段觸犯法律的人。

徇私舞弊:爲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係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

[辨析] “徇私舞弊”和“營私舞弊”;都指爲私而玩弄手段幹違法亂紀的事。但“徇私舞弊”指曲從私情;照顧私人關係而舞弊;“營私舞弊”指爲自己謀求私利而舞弊。

55.

微乎其微: 用來形容人、事物的數量非常少;或事物的意義;價值非常小。

九牛一毛: 許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點。

微不足道: 多用來形容人的力量、貢獻或事物的數量、價值、意義等非常小,不值一提。

56.

荒誕不經:用貶義。用來形容極其荒謬,不合情理。通常用於關於言論方面。偏重 於不合情理

荒誕無稽: 形容極其荒唐,無法查考,不足爲憑信。多用於關於言論方面。偏重於 無法考查。

荒謬絕倫: 沒有比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錯誤到了極點。表示更 荒唐,語義比前兩者更重。

57.

放浪形骸:指行爲不受世俗禮法的約束,曠達豪爽。

放蕩不羈:形容行爲放縱,不受約束。含貶義。可表示不受管教、愛怎麼樣就 怎麼樣的性格。

風流倜儻:有才華、有學識、風度灑脫豪爽,不拘於世俗禮節法度。多用褒義; 指人風度瀟灑。

58.

海底撈月: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用於難以實現的事情。含貶 義。

海底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但仍有達到的可能。

59.

休慼相關: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休慼與共: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禍福彼此共同承擔。 形 容關係密切,利害相同。同歡樂共悲哀。 與“患難與共(共同承擔危險和困難。 形容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利害一致)”相同。

【辨析】“休慼相關”和“休慼與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慼相關”重在憂喜 禍福的相互關聯;“休慼與共”重在憂喜禍福共同承受。

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連。形容非常密切。 

【辨析】1“休慼相關”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關”不含此意;

2“息息相關”適用的對象比較廣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慼相關”適用面比較窄, 一般只能指有禍福可言的人、集團、國家等相互間的關係,不能指無禍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3“休慼相關”含有褒義色彩,“息息相關”則是中性的。

脣齒相依:象嘴脣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關係密切,相互依靠。含褒義,形 容國家、地區、人際之間的關係。

60.

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着火的柴草,比喻數目太少或力量太小,對於解決困難起不了什麼作用。

無濟於事:“濟”,補益”。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形容不頂用,不解決問題。

【辨析】這兩個成語雖然都有“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什麼問題;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意思, 但有區別:

1“杯水車薪”是比喻性的,“無濟於事”是直陳性的。

2“杯水車薪”多指用以救急的實物、錢財數目太少,“無濟於事”多指用以解決問題的措施、行動不頂用,不足 以解決問題。

3“杯水車薪”後面經常有直陳性的文字(如例 1 的“於事何補”,例 33 的 “一點也不濟事”,例 4 的“解決不了危機”)呼應、配合。

4“無濟於事”經常跟“完 全”、“全然”、“也”、“都”等詞語配合運用,以加強語意;“杯水車薪”則一般不跟 這些詞語配合運用。這兩個成語既有聯繫又有區別,配合運用相得益彰。兩者配合運用時, 總是“杯水車薪”在前,“無濟於事”在後。

61.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喫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聳人聽聞:聳:驚動。誇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同“危 言聳聽)

【解析】聳人聽聞,指實際沒有,被捏造出來的事,是故意說誇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 駭人聽聞指實際存在,但讓人不敢相信的事。就是說聳人聽聞是假的事,駭人聽聞是真的事。

驚世駭俗:因言行異於尋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驚。

62.

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爲期不遠;待:期待。爲期不遠,不久就可 以實現。含褒義。

計日程功:工作進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計算。形容進展快,有把握按時完成。用來形 容工作、事業等馬上就大功告成。

一氣呵成:一口氣做完。形容文章的氣勢暢旺,首尾連貫。也比喻工作部署嚴密 緊湊,迅速完成。

63.

積習難改:長期形成的舊習慣很難更改。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積重難返:長期形成的不良的風俗、習慣不易改變。也指長期積累的問題不易解決。

【解析】“積重難返”和“根深蒂固”;都含有“形成很久;難以改變”的意思。但“根深蒂固”表示基礎牢固;不可動搖;多指舊勢力、舊思想、舊制度等基礎深厚;不易摧毀;有時也指好的思想感情不能改變;“積重難返”表示長時間形成的陋習、弊端和不良思想、作風難以改變。

堅不可摧:非常堅固,摧毀不了。

64.

畏首畏尾:比喻做事膽子小,顧慮多。

舉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纔好。比喻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投鼠忌器: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顧忌,不敢放手幹。

畏縮不前:因爲害怕或有顧慮而退縮。 畏懼退縮,不敢前進。

躊躇不前:躊躇:遲疑不決的樣子。猶豫不決,不敢前進。

騎虎難下: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事情進行到中途,迫於形勢,不能停下來只好幹到底,進退兩難。含貶義。

進退維谷:維:語氣助詞。谷: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於困難的境地。

65.

鞭長莫及:後比喻力量達不到。多表示距離遠而無力相助,或無法施加影響。

望塵莫及: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後面。

望其項背:望見他的頸項和後背。比喻有希望趕上或達到(多用於否定句)。

66.

立竿見影:行事能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馬上得到收穫。

明效大驗:顯著而又巨大的效驗。

67.

事過境遷:境:境況;遷:改變。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時過境遷:時間一過去;境況就會發生變化。多用於事情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一般作謂語。

【解析】“時過境遷”與“事過境遷”有別:“時過境遷”側重於說明時間推移;“事過境遷”側重於說明事情變化。

塵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結局或結果。

68.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錦瑟年華:比喻青春時代。

69.

怒髮衝冠: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着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怒不可遏:憤怒地難以抑制。形容十分憤怒。

怒形於色:形:顯露;色:臉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解析】“怒不可遏”和“怒形於色”;都用來表示十分憤怒。但“怒不可遏”含有憤怒的程度深。

義憤填膺: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70.

百花齊放: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各種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術界的繁榮景象。比喻鼓勵不同流派和風格的藝術形式自由發展。

百家爭鳴: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也指不同意見的爭論。百家, 這種觀點的人或各種學術派別。鳴,發表見解。比喻允許各種學術流派發表意見。

71.

不負衆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不孚衆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大失所望:指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72.

別出心裁:別:另外;裁:安排取捨;心裁: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構思、籌劃。指另外想出一種與衆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

別具匠心:常指文學藝術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創造性的與衆不同的巧妙構思。

【解析】“別出心裁”和“別具匠心”都表示“想法獨特,與衆不同”的意思。但“別出心裁”偏重在“心裁”,指心中的設計、籌劃,可表示構思、主意或辦法與衆不同;“別具匠心”偏重在“匠心”,指“巧妙的心思”,一般用於藝術構思與衆不同;範圍比“別出心裁”窄。

別出機杼:機杼:織布機,比喻詩文的構思和佈局。指寫作另闢途徑,能夠創新。

73.

浩如煙海:形容書籍、資料、文獻等非常豐富。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

不勝枚舉:無法一個一個全部列舉出來。形容同一類的人或事物很多。

舉不勝舉: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很多。所舉的人或事物可以是同類的,也可以是不同類的。

74.

半斤八兩:比喻彼此相同,水平相等。

各有千秋:比喻各有所長;各有優點。

平分秋色:比喻雙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一分爲二: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分庭抗禮:比喻平起平坐,雙方對立。

春秋鼎盛: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75.

青雲直上:比喻人的地位、職位直線上升。

扶搖直上: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可用來形 容職務、地位、事物或數字、數量迅速直線上升。

76.

薪盡火傳:比喻師父傳業於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口耳相傳:口說耳聽地往下傳授.。

口傳心授:通過口頭講述和心中悟解來傳授。

77.

臨危受命 :指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臨危授命:面對危急時勇於獻出生命。
78.

琳琅滿目:滿眼都是美好而珍貴的東西。比喻精美、珍貴的物品很多。多用來形容珍奇的物品;如書畫、工藝品等。

美不勝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們一時間領略、欣賞不過來。

【解析】“美不勝收”和“琳琅滿目”;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但“美不勝收”偏重“來不及看”;“琳琅滿目”側重在“滿眼都是”。

79.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物裝飾陳設等異常絢麗精彩;光輝燦爛的樣子。常用於形容建築物或室內擺設得非常美麗。

富麗堂皇:形容建築物的宏偉壯麗;場面的盛大豪華。也形容詩文辭藻華麗。

【解析】“富麗堂皇”和“金碧輝煌”;都形容建築物及其中陳設的華麗。但“富麗堂皇”偏重於“氣勢盛大”;“樣子宏偉”;並能形容“文體”華麗;“金碧輝煌”偏重於“光彩奪目、色澤鮮豔”;不能形容“文體”。

80.

不脛而走:沒有腿卻能跑得很快。後形容事物不待推行;就到處流傳。

不翼而飛: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

81.

不可收拾:含貶義。多用來形容事物破壞得十分嚴重。有時也指感情等無法控制。

一發而不可收:事情一經發生,就發展得十分順利和迅速,繼而保持不斷髮展的狀態。褒義詞。

一發而不可收拾:指事情一旦發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對發生的情況難以控制,局面無法收拾 。貶義詞。

82.

不期而遇:認識的人事先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逢。

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不約而同:事先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動卻完全一致。多指活動相同,有時也指心理活動。

不謀而合:事先沒有商量過而彼此意見或行動卻完全一致。多用來指見解、計劃、理想等的相同;

83.

殊途同歸: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採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異曲同工:不同的曲調;卻同樣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內容或形式雖然不一樣;但卻是同樣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樣好的效果。

84.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親耳聽見親眼看到。

耳熟能詳:聽得多了;就可以說得詳盡細緻。

85.

無可厚非:沒有什麼可過分指責或批評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多用來表示雖有缺點;但無傷大體;可以原諒。

無可非議: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肯定。可用來形容人、事、思想、行動、品質等。

不容置喙:不許在一旁插嘴。

不容置辯: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行辯解。指沒有辯護的餘地。

86.

釜底抽薪: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飲鴆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的後果。

諱疾忌醫:有病不肯說,又怕見醫生,不願醫治。比喻掩飾缺點,不願改正。含貶義。用來比喻不認錯的人。

文過飾非: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文、飾:掩飾;過、非:過失、錯誤。含貶義。

【辨析】“文過飾非”和“諱疾忌醫”都有隱瞞自己的缺點錯誤的意思。但“文過飾非”側重於“文”、“飾”;指用各種理由、藉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和缺點;而“諱疾忌醫”側重於“忌醫”;比喻怕人批評;不肯接受幫助。

87.

置若罔聞:放在一邊;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用作貶義。多用於批評、指責別人的場合。

熟視無睹:看慣了就像沒看見一樣。也指看到某種現象;但不關心;只當沒有看見。

置之度外:多用來表示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得失放在心上。

不聞不問:不聽也不問。形容對有關的事情不關心;不過問。

束之高閣:捆起來以後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置之不理:放在一邊;不予理睬。形容對某人某事十分冷淡。

88.

金科玉律:原指法律條文盡善盡美。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含有褒義。有時也作諷刺的口吻。

清規戒律: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規則和戒條。現比喻束縛人的繁瑣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用作貶義。

89.

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那種境地。指替別人的處境着想。

身臨其境:親身到過那個地方。

90.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樣。比喻行事極爲謹慎,存有戒心。

如臨深淵:如同處於深淵邊緣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極爲謹慎。

91.

一錢不值: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用處,一無價值。有輕視鄙棄的意思(貶義);

一文不名:一個錢也沒有。形容貧困(中性)

一窮二白:形容基礎差,底子薄。

一無長物:沒有一點多餘的東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困。

室如懸磬:懸:掛;磬:樂器,中空。屋裏就像掛着石磬一樣。形容窮得什麼也沒有。

別無長物:再也沒有別的東西。形容空無所有。

92.

翻雲覆雨:比喻反覆無常,玩弄手段和權術。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覆無常,變來變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覆無常。(多指立場)。

93.

歷歷在目:歷歷,清楚分明。清楚地展現在眼前。

記憶猶新:過去的事,至今還記得清楚,就象新近發生的一樣。

94.

頭頭是道:形容說話做事有條有理。

天花亂墜:比喻說話有聲有色,非常動聽(多指誇大或不切實際的)。

95.

外強中乾:外表上好像很強大,實際上很空虛。

色厲內荏: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96.

如虎添翼,爲虎添翼

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於人或組織,帶貶義;後者則比喻給惡人做幫兇,助長惡人的勢力。

96.

半途而廢:比喻做事有始無終。多用於事業上、工作上,也用於學習上。

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習不深入鑽研。

前功盡棄:以前的功勞、成績完全丟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費。

功虧一簣:(築九仞高的土山)由於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

功敗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98.

風聲鶴唳: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杯弓蛇影:比喻把虛幻誤作真實,就疑心恐懼。形容人神經過敏。

草木皆兵:比喻軍隊敗退時心虛;把草木都看成爲是敵兵。亦形容極度驚恐時發出多疑的錯覺。

【辨析】 “杯弓蛇影”和“草木皆兵”;都有“把虛幻當真實;疑神疑鬼”的意思。但兩者的喻體不同。除此以外;“杯弓蛇影”偏重於“妄自驚擾”;表示不必要的疑慮、驚慌“草木皆兵”;偏重於“內心極其恐懼”;適用於形容戰敗者或畏敵者的疑懼心理。
99.

自命不凡: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自鳴得意: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賞。含貶義。

志得意滿:志向意願都得到滿足。形容躊躇滿志的得意情態。含貶義。

躊躇滿志:形容心滿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樣子。多指對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在強調得意忘形時含貶義。也用來形容謀事成功、願望達到而感到快慰自得的心情。

100.

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氣象宏大,非常可觀。用於物、文章、 問題等方面。側重指數量和種類多得可觀。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長或談話連綿不斷。也形容才思充沛;寫起來很 暢快。多用褒義。指寫文章和談話。

101.

長篇大論:多用於作貶義。多指內容空洞、重複繁瑣的言論。

連篇累牘:指採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形容文辭冗長。含貶義。專用於寫作 方面。

廢話連篇:形容文章或言談中不必要的話太多。

102.

聲名鵲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一舉成名:原指一旦科舉及舉,就會名聞天下。現在指因某一件事一下子就出了 名。
名聲大噪:由於名聲高而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洛陽紙貴:因爲搶着抄寫左思的《三都賦》,以致洛陽的紙價高起來了。形容寫文章、著作廣泛流傳;風行一時。

如日中天:如同太陽運行到太空正當中。

享譽中外: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讚譽。

103.

老謀深算:指周密地籌劃,深遠地打算。形容人老練精細,很有謀略。多用來形容 人的辦事能力。

深謀遠慮:指計劃得很周密,考慮得很長遠。

深思熟慮:反覆細緻地思索考慮。

104.

當仁不讓: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託,不謙讓。

責無旁貸:含褒義。表示從職責上來說,自己理所應當把責任承擔起來。

義不容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105.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難發生之前就採取預防措施。常用於預防事故、災難的發 生或預防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防微杜漸:在錯誤、壞事、不良風氣等剛剛露苗頭時就加以制止,不使其發展。

未雨綢繆:在沒有下雨前,就要修繕好門窗。比喻事先作好準備,防患未然。

【辨析】“防患未然”和“未雨綢繆”;都有“事先做好準備工作來預防”的意思;“未雨 綢繆”是直陳性的,偏重在“備”。 “防患未然”能用來表示“防止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未雨綢繆”不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