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積累(4)

第六章 地理常識

第一節 中國地理

一、中國的行政區域

(一)概況

1.中國有 34 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 23 個省,4 個直轄市,5 個自治區,2 個特別行政區。 四個直轄市: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五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 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

2.我國疆域地理位置四個極點

(1)最東:烏蘇里江與黑龍江匯合的中心航道上;

(2)最西:帕米爾高原;

(3)最南:曾母暗沙;

(4)最北:漠河。

3.鄰國

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14 個陸上鄰國,6 個海上鄰國。

(1)陸上鄰國 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爾、緬甸、老撾、越南。

(2)海上鄰國 日本、韓國、非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二、四大高原

(一)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中華水塔。雪山、湖泊、草地相間分佈。水能、地熱資源豐富。我國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冰川廣佈。物產:冬蟲夏草、酥油茶、耗牛肉、青稞酒。

(二)內蒙古高原

中國第二大高原,氣候乾燥,地勢平坦,戈壁、沙漠、草原廣佈。古 稱“瀚海”,“塞上江南”河套平原。資源:煤、鐵、稀土豐富,畜牧業 發達,陰山岩畫。

(三)黃土高原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溝壑縱橫,水土流失 嚴重。易發泥石流災害、旱澇災害。典型地貌:塬、梁、峁、川。資源: 煤、石油、鋁土豐富。

(四)雲貴高原

中國第四大高原,氣候垂直差異明顯。民諺: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 晴。多發泥石流災害、洪澇災害。典型地貌:山原、盆地(壩子)、峽谷。 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觀,地下暗河,梯田景觀。資源:水力、生物、煤炭、 有色金屬。

三、四大盆地

(一)塔里木盆地

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位於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 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多風蝕雅丹地貌。發現高產油田。光照條件好, 熱量豐富,盛產優質棉、瓜果。

(二)準噶爾盆地

中國第二大盆地,“塞北江南”,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 的外流河。風蝕地貌魔鬼城。蘊藏着豐富的石油、煤,及黃金等礦藏,克 拉瑪依油田位於盆地西部。降水較多,農牧業發達。

(三)柴達木盆地

世界地勢最高盆地,“聚寶盆”。富含鹽、石油及鉛鋅礦等金屬礦 藏。

(四)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豐富的生物、水力資源和煤、鐵、天然氣、岩鹽以及金 屬礦藏。盆地西北部爲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之稱。

四、三大平原

(一)東北平原

又叫松遼平原,由三江平原、遼河平原、松嫩平原三部分組成。是 中國最大的平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北大荒”變“北大倉”。著名資源有:黑土地、糧食、石油(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吉林油田)。東北 平原是我國主要的糧食基地之一,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帶。是丹頂鶴的繁 殖地之一,黑龍江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有“丹頂鶴之鄉”之稱。

(二)華北平原

是中國第二大平原。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石油、鐵礦等,有豐富 的海鹽。長蘆鹽場是我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鹽場。

(三)長江中下游平原

河網縱橫,湖泊衆多,稱爲“水鄉澤國”。豐富的有色金屬礦藏,煤、 鐵等資源較多。盛產稻米、小麥、棉花等。

五、三級階梯

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

二級階梯: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 爾盆地。

三級階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

一、二級階梯分界線: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二、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峯山。

六、南北氣候差異

決定我國自然環境差異的基本因素:是地貌(地形)和氣候。

(一)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

秦嶺一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秦嶺一淮河一線 的南北差異:

 

以南

以北

溫度:一月份 0°C等溫線

冬季河湖不結冰

冬季河湖結冰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

暖溫帶

降水:800mm 等 降水量線

年降水量較大

年降水量較少

溼潤地區

半溼潤地區

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 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 小

河流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 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 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耕種方式

水田爲主

旱地爲主

農作物

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 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

小麥和雜糧,一年一熟或兩年三 熟

七、中國的河流

(一)黃河

1.發源地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 9 個省區,最後在山東東營注入渤海。

2.從上游至下游的重要水電站龍羊峽、李家峽、劉家峽、青銅峽、三門峽、小浪底。

(二)長江

1.發源地 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長河(尼羅河、亞馬遜河),6300 千米。發源於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蘇、上海等 1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最後在上海注入 東海。

2.從上游至下游的重要水電站一一三峽、葛洲壩

三峽:依次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瞿塘最美,巫峽最險、 西陵最長。”

(三)其他重要河流

1.塔里木河——最大的內流河。

2.額爾齊斯河——發源於阿爾泰山南坡。流經哈薩克斯坦,進入俄羅斯,流入北冰洋。

3.雅魯藏布江——流經印度,成爲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與印度的恆河匯合注入孟加拉灣。屬於印度洋水系。

4.怒江。在緬甸注人印度洋的安達曼海。

5.瀾滄江——下游是東南亞國家的生命之河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中國南海。

第二節 世界地理

一、世界地理概況

(一)概況

1.七大洲 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其中面積最大的是亞洲,最小的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是亞洲,國家最多的是非洲。

2.四大洋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佔世 界海洋總面積的 49.8%,佔地球總面積的 35%,面積最小的是北冰洋。

3.人種

黃色人種、白色人種、黑色人種、棕色人種。這些是根據人的皮膚、 毛髮、眼睛等外表特徵來區分的。

4.分界線

(1)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 其海峽;

(2)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3)北美與南美——巴拿馬運河。

5.重要海峽

(1)馬六甲海峽——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生命線);

(2)巴拿馬運河——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3)麥哲倫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4)直布羅陀海峽——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5)曼德海峽、紅海——連接印度洋和地中海;

(6)白令海峽——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

(二)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長度 9000 多千米。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中國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世界上最 高的鐵路是青藏鐵路,於 2006 年 7 月 1 日正式通車。

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 多萬平方千米。

4.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約 560 萬平方千米。也是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蘊藏着世界五分之一的森林資源。

5.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第二大:印度半島;第三大: 中南半島(東南亞)。

6.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約 960 萬平方千米,與我國 國土面積相同。

7.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

8.世界上最大的海灣:孟加拉灣。

9.世界上最大的海:中國南海。

10.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海拔-154 米。

11.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北美五大湖中最大。

12.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裏海(亞歐交界)。

13.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

14.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方:太平洋的馬裏亞納海溝,深約 11022 米。

15.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澳大利亞東北岸)。

16.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波斯灣(阿拉伯第一位)、北海(歐洲)、墨西哥灣(北美洲)、南海(中國)。

17.石油產量最多的的國家:俄羅斯

18.煤炭儲量最多的國家:俄羅斯。

19.煤炭產量最多的國家:中國

20.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美國

21.最大的原料進口國:日本。

22.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美國。

23.最大石油儲集區:波斯灣。

二、板塊運動

(一)概況

1.1968 年法國的勒皮順等首創板塊構造學說。全球分爲六大板塊: 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2.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是地殼活躍的地帶。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動以 及地熱資源,幾乎都分佈在板塊的分界線附近。

3.全球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又稱地中海一喜 馬拉雅山地震帶);海嶺地震帶。我國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 間,地震頻度高。

三、大氣

(一)對流層

空氣對流明顯;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發生雲、霧、雨等天氣現象。

(二)平流層

大氣平穩流動,天氣晴朗;溫度隨高度增加而升高。飛機飛行的理想 空間。

(三)中間層

中間層指自平流層頂到 85 千米之間的大氣層。該層內因臭氧含量低, 同時,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陽短波輻射已經大部分被上層大氣所吸 收,所以溫度垂直遞減率很大,對流運動強盛。

(四)電離層

距離地面 50-1000 千米。被用來反射和傳送高頻無線電信號,實現 遠距離無線電通訊。

四、太陽系

(一)概況

1.八大行星

(由內而外)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公轉特點: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自轉特點:自西向東(金星除

外)。

2.太陽

(1)太陽能:太陽巨大的能量來源於氫轉化爲氨的熱核反應(核聚變)。 (2)太陽活動的主要標誌:黑子(光球層)和耀斑(色球層)。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對氣候,黑子活動強的年份氣候變化較大;對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對磁場,產生磁暴、極光現象,干擾通訊、電力和航空。

3.月球

(1)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人類探索宇宙的 第一站。

(2)月食: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球之間,三者剛好成一條直線,地 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使得月球無法反射太陽光而變暗。只發生在 農曆十五左右。

(3)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陽(主要是月球)引潮力作用下所產生 的週期性運動。錢塘江大潮,天下第一潮。

五、二十四節氣

反映季節

1立春:立春到立夏前是春季
2立夏:立夏到立秋前是夏季
3立秋:立秋到立冬前是秋季
4立冬:立冬到立春前是冬季

反映寒熱程 度

1小暑:天氣已經很熱但還不到最熱的時候 2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3處暑:“處”含有躲藏、終止之意,所以“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 束了,是氣溫下降的一個轉折點

4小寒: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
5大寒: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

反映氣溫下 降的過程和 程度

1白露: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地面水汽結露
2寒露: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更多,而且越來越涼
3霜降:當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時,水汽凝華爲霜

反映太陽高 度

1春分(每年 3 月 21 日左右):太陽幾乎直射赤道,是春季 90 天的中 分點,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2夏至(每年 6 月 22 日左右):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所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 叫作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

3秋分(每年 9 月 23 日左右):同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 夜幾乎相等,是秋季 90 天的中分點,因而稱秋分
4冬至(每年 12 月 22 日左右):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 最短、黑夜最長

反映降水現 象

1雨水: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溼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2穀雨:由於雨水滋潤大地,五穀得以生長,所以穀雨就是“雨生百穀” 3小雪:氣溫下降,開始降雪,但還不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叫小雪 4大學:天氣更冷,降雪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往往雪下得大、範圍也 廣

反映自然物 候

1驚蟄: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裏的各種冬眠動物將蘇 醒過來,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 2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 種瓜點豆”之說

反映作物的
成熟、收成
情況

1小滿:從小滿開始,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 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2芒種:“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麥、大麥等,“種”指種子,所以“芒 種”即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

真題訓練

1.關於氣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的影響

B.秦嶺—淮河一線是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我國氣候的突出表現是季風氣候顯著

D.世界上大多數動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主要是因爲我國氣候類型複雜

2.我國山脈衆多,給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帶來深刻影響。對此,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秦嶺山脈是我國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線

B.祁連山脈融雪是河西走廊綠洲農業的主要水源

C.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年輕最高大的山脈

D.陰山山脈是傳統上重要的農業與林業的分界

3.下列詩句與描寫的景點對應正確的是( )

A.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安徽黃山

B.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杭州西湖

C.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北京昆明湖

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貴州黃果樹瀑布

4.京滬鐵路沒有經過下列哪一名勝所在的省份?( )

A.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B.蓬萊閣風景區

C.承德避暑山莊

D.黃山風景區

5.我國海域廣闊,有四大海域,從南到北排列依次爲( )

A.南海、黃海、渤海、東海

B.南海、黃海、東海、渤海

C.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D.南海、東海、渤海、黃海

6.掩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科學家經常藉助觀察這一現象來判斷星體是否有大氣 層。當行星掩過遙遠恆星,如果恆星變得模糊之後才消失,那麼可以認爲 ()

A.該行星有稠密的大氣層

B.該恆星有稠密的大氣層

C.該行星無大氣層或大氣層稀薄

D.該恆星無大氣層或大氣層稀薄

7.關於北斗七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北斗七星的相對位置始終不變

B.北斗七星是七顆亮度相等的恆星

C.北斗七星中的開陽星與其輔星構成雙星

D.古代“鬥牛”中的“鬥”指北斗七星

8.9 月底,小李開啓了歐洲之旅。他先參加了一場盛大的啤酒節,隨 後參觀了海德公園並瞻仰了馬克思墓,最後參觀了歐盟總部。問小李依次 遊歷了哪幾座城市( )

A.慕尼黑、倫敦、布魯塞爾
B.米蘭、柏林、阿姆斯特丹
C.柏林、倫敦、日內瓦
D.巴黎、漢堡、布魯塞爾

9.關於下列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歐洲北海:既是著名產油區,又是著名漁場

B.波斯灣地區:既是著名產油區,又是古文明發祥地

C.湄公河流域:既是小麥主產區,又是佛教聖地

D.五大湖區:既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又跨美加兩國邊境線

10.下列哪一現象與季風氣候不存在因果關係( )

A.塔里木河在夏季進入汛期

B.華北地區在初春頻發寒潮

C.我國東北的工業區一般建在城市的東北或西南

D.夏季長江入海口附近海域的鹽度比其他季節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